【題目】將鋼棒的一端靠近小磁針的北極,它們相互吸引,靠近小磁針的南極,它們也相互吸引,則( )

A. 鋼棒一定有磁性 B. 鋼棒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沒有磁性

C. 鋼棒一定沒有磁性 D. 無法判斷

【答案】C

【解析】磁體能夠吸引鐵鈷鎳等磁性材料,異名磁極相互吸引,因此將鋼棒的一端靠近小磁針的北極,它們相互吸引,可能是鋼棒沒有磁性,也可能是鋼棒的S極?拷〈裴樐蠘O,它們也相互吸引,可能是鋼棒沒有磁性,也可能是鋼棒的N極。說明鋼棒一定沒有磁性。故A. 鋼棒一定有磁性,判斷錯誤;B. 鋼棒可能有磁性,也可能沒有磁性,判斷錯誤;C. 鋼棒一定沒有磁性,判斷正確;D. 無法判斷,錯誤。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在下面的兩句話中,字的含義各指的是什么?(填溫度”、“熱量內(nèi)能”)

(1)摩擦生熱,這里的是指________

(2)物體吸熱升溫,這里的是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2015年的冬天,一場大雪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映像,雪的形成是

A. 凝固 B. 凝華 C. 汽化 D. 液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為0.5kg某種晶體熔化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則根據(jù)圖像可知:

(1)該晶體的熔點是_______,熔化時處于____________狀態(tài),用時_______分鐘.

(2)用同一熱源加熱,則它在固態(tài)與液態(tài)時的比熱容之比為____.

(3)若該晶體液態(tài)時的比熱為2.4×103J/kg.℃),其熔化過程中吸收的熱量為____J

(4)若規(guī)定“質(zhì)量為1kg的某種晶體物質(zhì)在完全熔化時所吸收的熱量叫做該物質(zhì)的熔化熱”,計算出其熔化熱λ=____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甲、乙兩物體先后從同地沿同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甲比乙先運動2秒,甲運動6秒時通過的路程為6米,此時甲、乙間的距離為2米,在如圖所示的a、b、c三條圖線中,下列關(guān)于乙的s﹣t圖線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一定是圖線a
B.一定是圖線b
C.可能是圖線b
D.可能是圖線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磁場的基本性質(zhì)是指 ( )

A. 能使小磁針發(fā)生偏轉(zhuǎn)

B. 能夠吸引鐵、鉆、鎳等物體的性質(zhì)

C. 能夠產(chǎn)生磁力線

D. 能對放在其中的磁體產(chǎn)生磁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①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日本本州島附近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強震并引發(fā)海嘯,發(fā)生地震和海嘯都會產(chǎn)生____________(超聲波”、“次聲波”或“電磁波”)。日本地震造成福島第一核電站反應(yīng)堆冷卻系統(tǒng)破壞,日本當局不斷采取向反應(yīng)堆空中、地面注水的方法,進行冷卻,以免造成更大的核事故,這種冷卻方法利用了水的_________性質(zhì)。

②凍雨是初冬或冬末春初時節(jié)見到的一種天氣現(xiàn)象,會嚴重影響人們的出行。如圖所示,凍雨是一種過冷卻水滴,它落到溫度更低的物體上時,就可能立刻凍結(jié)成外表光滑而透明的冰層。這里所說的凍結(jié)是一種______現(xiàn)象(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

③某人站在木架上,眼睛P正下方的地面有一光源S。眼睛到地面的高度為3m,F(xiàn)在人面前2m處豎直立一塊平面鏡MN,如圖所示,則光源S發(fā)出的光經(jīng)平面鏡反射到達人眼所走過的路程是______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電影影片中所展現(xiàn)的樓房倒塌的場面中,砸在人們身上的混凝土塊是由密度很____的材料制成的道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

【題目】小明用彈簧測力計、圓柱體、兩個相同的圓柱形容器,分別裝有一定量的水和鹽水,對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進行了探究,其裝置和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如圖所示。

(1)析圖甲、乙、丙,說明浮力的大小與______有關(guān)。

(2)為了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有無關(guān)系,可選用________圖的裝置來進行操作。

(3)分析圖甲、丁、戊,說明浮力的大小與_______有關(guān)。

(4)圓柱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是_____N,圓柱體的密度是_______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