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請在圖中畫出此“不倒翁”所受重力、支持力的示意圖(黑點表示“不倒翁”的重心).

分析 根據(jù)力的示意圖的定義,將“不倒翁”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即可.

解答 解:“不倒翁”受到的重力方向豎直向下,作用點在重心,沿豎直向下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用G表示;
支持力作用在“不倒翁”與水平面的接觸點,方向豎直向上,沿豎直向上方向畫一條帶箭頭的線段,用F表示;如圖所示:

點評 畫力的示意圖,就是用一條帶箭頭線段表示出力的三要素,所以要先正確分析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再根據(jù)力的示意圖的要求作出力的示意圖.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3.(1)如圖甲所示的體溫計的示數(shù)是37.7℃.
(2)如圖乙所示,木塊長度的測量值是1.75cm,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
(3)如圖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是1.6N.
(4)如圖丁所示,電能表的示數(shù)是kW•h.接在這種電能表上的用電器每消耗l kW•h電能,電能表上的轉(zhuǎn)盤轉(zhuǎn)過轉(zhuǎn),若只有一用電器在工作時,電能表1min轉(zhuǎn)了60轉(zhuǎn),則該用電器消耗的電能為0.03kW•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作圖題

4.如圖所示,請用箭頭畫出圖中磁感線的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關(guān)于家庭電路與安全用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家庭電路中各用電器間是串聯(lián)關(guān)系
B.家用電器的金屬外殼不應(yīng)該用導(dǎo)線接地
C.電熱毯的電阻絲斷了,將電阻絲的兩個斷頭接上后還可以安全使用
D.人的雙腳站在絕緣體上時,一只手接觸火線另一只手同時接觸零線會觸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將100g酒精用掉一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密度、比熱容、熱值都變?yōu)樵瓉淼囊话?/td>
B.密度不變,比熱容、熱值變?yōu)樵瓉淼囊话?/td>
C.密度、比熱容、熱值都不變
D.密度、比熱容不變,熱值變?yōu)樵瓉淼囊话?/t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5.小明同學(xué)用一個焦距未知的凸透鏡、蠟燭、光屏、光具座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

(1)如圖a可知,該凸透鏡的焦距是11.0cm.
(2)實驗時凸透鏡與光屏的高度已調(diào)好,但燭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應(yīng)將蠟燭向上(填“上”或“下”)適當(dāng)移動.
(3)如圖b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畫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燭焰的像,則蠟燭可能置于凸透鏡左邊a、b、c、d四點中的c點上(P是該凸透鏡的2倍焦距處),此成像特點可應(yīng)用在投影儀 上.
(4)小明發(fā)現(xiàn)蠟燭離凸透鏡越遠(yuǎn),光屏上得到的清晰像越。ㄌ睢按蟆被颉靶 保严灎T向凸透鏡靠近時,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應(yīng)遠(yuǎn)離凸透鏡(填“靠近”或“遠(yuǎn)離”),此時在光屏上成的清晰像是倒立的(填“倒立”或“正立”).
(5)實驗中,光屏上已成清晰的、縮小的像,此時小明在光屏和凸透鏡間放上近視眼鏡,若仍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則需將光屏向遠(yuǎn)離(填“靠近”或“遠(yuǎn)離”)凸透鏡的方向移動,此時所成的清晰像為實像(填“實”或“虛”).
(6)接下來保持凸透鏡的位置不變,將蠟燭與光屏的位置對調(diào)后,在光屏上還會出現(xiàn)一個清晰的像,這時所成的像是倒立、縮小的實像,這是因為光在折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關(guān)于磁場、磁感線,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磁場是客觀存在的一種特殊物質(zhì)
B.磁感線是磁場中真實存在的一些曲線,還可以通過實驗來模擬
C.磁體周圍空間各點的磁場強弱是一樣的
D.磁感線總是從磁體的S極出發(fā),而終止于N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我國浙江大學(xué)研制了一種超輕氣凝膠----“全碳?xì)饽z”,刷新了目前世界上最輕材料的紀(jì)錄.全碳?xì)饽z內(nèi)部由碳納米管和石墨烯共同支撐起無數(shù)個孔隙,充斥著空氣,因此極為輕盈,50cm3全碳?xì)饽z的質(zhì)量僅為8mg,則它的密度為1.6×10-4g/cm3;實驗發(fā)現(xiàn),全碳?xì)饽z被壓縮80%后仍可恢復(fù)原狀,因此具有很高的彈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