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所示,當(dāng)S閉合,甲乙兩表為電壓表時,兩表示數(shù)比UU=3∶l;當(dāng)S斷開,甲乙兩表為電流表時,兩表示數(shù)之比II=_________,此時R1R2的電阻之比為           ,消耗功率之比P1∶P2=_________。
2:3    2:1   1:2
當(dāng)S閉合,兩電阻串聯(lián)在電路中,電壓表a測量的是電阻R1和R2兩端的電壓,電壓表乙測量的是電阻R2兩端的電壓,
則U :U ="U" :U2 =3:1,
∵串聯(lián)電路各處的電流相等,用電器分擔(dān)的電壓之比等于阻值之比,
∴R1 /R2 =U1 /U2 ="(U-" U2 )/U2 ="2/1" ;
當(dāng)s斷開,兩電阻并聯(lián)在電路中,電流表甲測量的是通過電阻R2的電流,電流表乙測量的是干路中的總電流,
∵并聯(lián)電路中各支路兩端的電壓等于電源電壓,即U=U1=U2,則U1 /U2 ="1" /1 ,
用電器分擔(dān)的電流之比與阻值之比成反比,
∴I1 /I2 =R2 /R1 =1/2,
故I /I =I2 /I = 2/3,
則P1 /P2 = U12 /R1 /U22 /R2 = R2 /R1="1/2" .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將一個定值電阻和一個滑動變阻器串聯(lián)后,接到某個電壓可調(diào)的電源兩端,定值電阻消耗的電功率為P,F(xiàn)將電源電壓提高到原來的四倍,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改變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的阻值,使電路中的電流變?yōu)樵瓉淼娜,則定值電阻消耗的電功率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在某一溫度下,甲、乙兩電阻的電流與電壓的關(guān)系如圖所示。由圖可知,將甲、乙并聯(lián)后接在電壓為3V的電源兩端,則電路消的總功率為                                                     
A.2.7W B.0.9W
C.1.8WD.0.6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電熱毯的電路圖如圖所示,R1、R2均為電阻絲且阻值相等,電熱毯工作時電路可以處于三種狀態(tài):

A狀態(tài):S1閉合,S2斷開,S3接1;
B狀態(tài):S1閉合,S2閉合,S3接2;
C狀態(tài):S1閉合,S2閉合,S3接1。
則:低溫檔為_____狀態(tài),中溫檔為____狀態(tài),高溫檔為____狀態(tài)。若A狀態(tài)時的發(fā)熱功率為48.4w,,則每個發(fā)熱電阻的阻值為_______歐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圖所示的家用電器,正常工作時的電功率最接近1000W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計算題

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為6V且保持不變;瑒幼冏杵鱎2上標(biāo)有“10Ω  2A”字樣。滑動變阻器滑片P在最右端時,閉合開關(guān)S,通過電阻R1的電流為0.5A,求:

(1)電阻R1的阻值;
(2)此時通過干路中的電流;
(3)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P,在電路安全工作的情況下,滑動變阻器R2上消耗的電功率范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單選題

如果加在某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升高了3V,電阻的電流從0.2A變?yōu)?.3A,電阻的電功率變化了    
A.3.9WB.3.0W
C.1.5W D.0.3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燈泡L1標(biāo)有“6V 9W”,燈泡L2標(biāo)有“?V 1W”,燈泡L2的額定電壓模糊不清。將兩燈泡并聯(lián)在3V的電源上,燈泡L1比燈泡L2亮;將兩燈泡串聯(lián)在5V的電源上,燈泡L2恰好正常發(fā)光,此時燈泡L1消耗的電功率為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不詳 題型:填空題

如圖所示電路,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為R2=30Ω,燈上標(biāo)有“3V  3W”字樣,電源電壓及燈L的電阻保持不變。當(dāng)S1S2閉合S3斷開、且滑片滑到a端時,電流表A1、A2的示數(shù)之比是3:1;當(dāng)S1、S2斷開S3閉合,且滑片P置于變阻器的中點時,燈剛好正常發(fā)光。通過調(diào)節(jié)開關(guān)的通斷和變阻器滑片的位置,可使整個電路消耗的電功率最小,此最小電功率值是            W。(保留兩位小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