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地理 > 題目詳情

下面兩幅圖,圖Ⅰ為甲、乙兩個城市某年人口變動示意圖,圖Ⅱ為A、B兩城市人口就業(yè)構成,讀圖回答問題。(15分)

(1)圖Ⅰ中甲、乙兩城市人口規(guī)模相當,人口自然增長率大的是________,甲城面臨的人口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城面臨的人口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2)圖Ⅰ中城市甲向城市乙人口遷移的原因是什么?(4分)
(3)圖Ⅱ中A、B兩地分別對應圖Ⅰ中甲、乙兩城,判斷A地對應__________,B地對應__________。根據勞動力的就業(yè)結構與該地經濟發(fā)展水平之間的關系,說明判斷理由。(6分)


(1)甲 甲城人口自然增長率大,人口增長過快 乙城出現(xiàn)人口負增長,面臨著人口老齡化問題
(2)甲城人口自然增長率大,人口增長過快,經濟相對落后,剩余勞動力向發(fā)達地區(qū)轉移,而乙城人口負增長,出現(xiàn)老齡化現(xiàn)象,為了解決勞動力不足需要引進人口。
(3)乙城 甲城 A地就業(yè)集中于第三產業(yè);呈現(xiàn)向第三產業(yè)集中的趨勢,屬于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乙地從人口負增長和老齡化來看,屬于發(fā)達地區(qū),經濟水平較高,因此,A地對應乙城。B地就業(yè)集中于第一、二產業(yè),這一就業(yè)形勢一般屬于經濟水平較低的地區(qū);甲城從人口自然增長率大,人口增長過快來看屬于經濟較落后地區(qū),因此,B地對應甲城。

解析(1)甲城市的出生人口遠大于死亡人口,自然增長率較大,人口增長過快。乙城市人口出生數(shù)遠小于死亡人數(shù),表明人口出現(xiàn)負增長。
(2)根據人口增長狀況,判斷兩城市經濟狀況,經濟因素是人口遷移的主要原因。
(3)經濟較為發(fā)達的城市,第一產業(yè)比重較小,第二、三產業(yè)比重較大。經濟落后地區(qū)正好相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綜合題

(10分)環(huán)境保護
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要求。
重金屬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危害巨大。圖甲為重金屬污染物進入人體的路徑示意圖,圖乙為某高速公路兩側土壤中鉛、鎘濃度分布示意圖。

(1)據圖回答重金屬污染物進入人體的主要途徑是什么(4分)
(2)判斷高速公路兩側土壤中重金屬污染物的主要來源是什么,并簡述降低高速公路兩側土壤重金屬污染物濃度的有效措施。(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綜合題

(60分)
讀西亞地區(qū)材料和圖,回答問題
材料一 絕對濕度是指在一定溫度時,單位體積的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份量(gm.),用百分比表示。迪拜夏季(6-10月)酷熱潮濕,絕對濕度高,但全年降雨稀少,年均不足100毫米。但迪拜有許多高層建筑,很多高層建筑大多在三四百米,其中世界最高為821米,卻又高處不勝寒。
材料二 西亞部分地區(qū)城市和石油天然氣分布圖和迪拜建筑景觀圖

材料三 下表為伊拉克巴格達和伊朗伊斯法罕的氣象資料 
巴格達氣象站位置33° 19′ 30″ N, 44° 25′ 19.2″ E海拔34米

伊斯法罕氣象站位置: 32.6°  N, 51.7° E, 海拔 1590 米

(1)根據材料三比較巴格達和伊斯法罕兩地的氣候異同點。(10分)
(2)根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迪拜潮濕和降水少的原因。從自然角度分析迪拜建高層建筑的有利條件。(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綜合題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5分)
材料1:下圖中M國國土面積位居所在大洲的第三位,工農業(yè)發(fā)達,是所在大洲重要的農產品供應國。鈾礦資源豐富,核電占總發(fā)電量比例高達78%。

材料2:下表是M國能源消費結構(占全部能源消費%)。

 
1973年
1992年
1993年
煤炭
15.2
8.1
6.4
石油
69.1
41.2
40.4
天然氣
7.3
12.8
13.3
電力(核能和水電)
7.3
36
38
新能源
1.1
1.9
1.9
合計
100
100
100
自給率
22.5
49.3
51.8
 
(1)分別說明①、②兩地地貌差異的成因。(2分)
(2)圖示地區(qū)內河航運發(fā)達,試分析該地區(qū)修建運河有利的自然條件。(3分)
(3)分析M國成為該地區(qū)小麥輸出大國有利的自然條件。(4分)
(4)指出M國能源消費結構的特點,說明該國大力發(fā)展核電的原因。(6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綜合題

.讀農業(yè)的主要區(qū)位因素圖,完成下列問題。(14分)

(1)圖中字母表示的內容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D________E________。
(2)如對A、B因素利用不當,容易產生哪些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
(3)C、D、E因素中,最終決定農業(yè)生產類型和規(guī)模的是________。
(4)分析回答形成下列各地農業(yè)類型最主要的區(qū)位因素。
橫斷山區(qū)的“立體農業(y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東北平原農作物大都是一年一熟,華北平原農作物大都是兩年三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國南方紅壤地區(qū)種植茶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綜合題

隨著中國的崛起,世界經濟和海洋運輸?shù)母窬职l(fā)生了深刻變化。分析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6分)
材料1:世界海洋運輸?shù)膮^(qū)域集散趨勢表(運量比重:%)。

年份
類型
北美
歐洲
東亞
地中海
及中東
南亞
中美
南美
澳新
非洲
1970
運量
30.9
50.1
6.3
1.3



8.4

2003
運量
13.4
12.4
53.2
13
2.3
2.4
1
1.6
0.7
材料2:下圖是“世界主要港口航線分布圖”。

材料3:下圖是“南海區(qū)位示意圖”。

(l)根據材料1、2,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海洋運輸?shù)目臻g格局發(fā)生了從以________為中心,向以__________為中心的轉變,并逐步形成以________洋為中心的世界經濟新格局。(3分)
(2)根據材料3,南海地處________洲和________洲,________洋和________洋之間的交通要道。南海逐步成為我國經濟的“海上生命線”,其原因是什么?(6分)
(3)在太平洋經濟圈中,亞洲貨物運往北美一般采用M航線(如材料2所示)。請分析其形成原因。(3分)
(4)分析N國吸引我國制鞋、紡織等產業(yè)轉移的優(yōu)勢條件。(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綜合題

【自然災害】超強臺風“海燕”于2013年11月8日凌晨4點40分在菲律賓中部薩馬省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7級,為全球有記錄以來的最強登陸臺風。2013年11月27日清晨,菲律賓國家減災委員會發(fā)布消息,超強臺風“海燕”在該國造成的死亡人數(shù)已上升至5500人,另有1757人失蹤、近3萬人受傷。圖為臺風“海燕”行進路徑圖。 (10分)

試從自然地理角度分析臺風“海燕”給菲律賓造成嚴重災情的原因。(10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綜合題

下圖為“某兩日晝半球示意圖”。讀圖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請在圖中畫出太陽的直射光線。(2分)
(2)下列敘述正確的是______(選擇填空)。(2分)

A.甲圖時①地比②地相同高度旗桿影子長
B.乙圖時北京地區(qū)太陽從東北方向升起
C.從甲圖到乙圖,地球的公轉速度越來越快
D.兩圖中①點與③點的經度相同,地方時也相同
(3)描述甲圖時北半球晝夜長短的緯度差異。(3分)
(4)寫出乙圖時北京的日期和時間(北京時間)。(2分)
(5)簡述從甲圖到乙圖的過程中,②地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情況。(3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地理 來源: 題型:綜合題

2016年8月5日至8月21日,第31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讀下圖及相關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分)

材料一 巴西政府規(guī)定,自2008年1月開始,強制性要求燃料銷售商在柴油燃料中攙雜2%的生物柴油(主要以蓖麻、大豆等原料制成),到2013年1月該攙雜比例將提高至5%。
(1)2010年,中國和巴西簽訂協(xié)議,共同出資在里約熱內盧附近建設一家年產500萬噸鋼鐵的大型鋼鐵廠,所產鋼材主要用于巴西汽車制造、造船、石油開采等行業(yè),部分輸往中國。
簡述該鋼鐵廠區(qū)位選擇的有利條件。(6分)
(2)結合資料一及圖乙,說出可再生能源在巴西能源消費結構中的比重,簡要說明政府強制性提高生物柴油比重的意義。(6分)
(3)圣保羅的城市發(fā)展經歷了“三步曲”:第一步,建市階段。由于這里氣候條件適宜,村落不斷擴大。1836年,人口大約2萬多;第二步,咖啡繁榮階段。隨著咖啡種植園興起,這里修建了通往沿海和內地的鐵路。城市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改造和擴建。1900年人口約24萬;第三步,工業(yè)化階段?Х壬a和貿易積累了大量財富,圣保羅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城市發(fā)展和經濟繁榮吸引了大批農村人口,城市化速度加快,成為全國最大的城市,人口超過1600萬。
歸納圣保羅城市化發(fā)展的特點,并分析各階段城市發(fā)展的主要原因。(8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