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利用海水可以提取溴和鎂,提取過程如下:

(1)提取溴的過程中,經(jīng)過2次Br-→Br2轉(zhuǎn)化的目的是________,吸收塔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據(jù)上述流程,將10m3海水中溴元素(海水中Br-離子含量為64mg/L)轉(zhuǎn)化為工業(yè)溴,整個流程中至少需要標準狀況下Cl2的體枳為______L(忽略Cl2溶解)。

(3)從理論上考慮,下列物質(zhì)也能吸收Br2的是_____。

A.H2O B.FeCl2 C.Na2SO3

(4)由無水氯化鎂得到鎂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

(5)有同學認為:可以加熱Mg(OH)2得到MgO,再電解熔融的MgO制金屬鎂,以簡化實驗步驟,體現(xiàn)實驗的簡約性原則,你是否同意該同學的觀點,理由為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對溴元素進行富集 179.2 BC 不同意,因為MgO熔點高,熔融時耗費大量的能量增加生產(chǎn)成本,所以觀點不正確。

【解析】分析:海水中加入氫氧化鈣沉淀鎂離子后過濾,在濾液中通入氯氣是將濾液中的Br-氧化為Br2,再利用熱的空氣將Br2吹出,進入吸收塔與SO2反應生成溴離子;再通入氯氣將Br-氧化為Br2,兩次轉(zhuǎn)化的目的是對溴元素進行富集;氫氧化鎂加入鹽酸溶解得到氯化鎂溶液,氯化鎂溶液中得到氯化鎂晶體的操作是加熱蒸發(fā)冷卻結(jié)晶得到無水氯化鎂,電解熔融氯化鎂得到金屬,據(jù)此解答。

詳解:(1)根據(jù)以上分析可知經(jīng)過2Br-Br2轉(zhuǎn)化的目的是得到更多的溴單質(zhì),提取過程對溴元素進行富集;吸收塔內(nèi)通入的是二氧化硫氣體是和溴單質(zhì)反應生成溴離子,因此吸收塔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SO2+Br2+2H2O4H++2Br-+SO42-

2)若將10m3海水中的溴元素轉(zhuǎn)化為工業(yè)溴,依據(jù)溴元素含量為64mg/L可計算10m3海水中含溴元素的質(zhì)量是10000L×64g/L×10-3640g;物質(zhì)的量=640÷80g/mol8mol,依據(jù)反應計算得到:2Br-+Cl2Br2+2Cl-,消耗氯氣物質(zhì)的量為:4mol;提取過程中需要兩次通入氯氣實現(xiàn)溴離子被氧化,所以至少需要標準狀況下Cl2的物質(zhì)的量為8 mol,在標準狀況下體積為8mol×22.4L/mol179.2L

3A.單質(zhì)溴H2O中的溶解度很小,A錯誤;B.FeCl2具有還原性,能被溴氧化,因此可以吸收溴,B正確;C.Na2SO3具有還原性,能被溴氧化,因此可以吸收溴,C正確。答案選BC;

4)鎂是活潑的金屬,電解熔融氯化鎂得到金屬鎂和氯氣,因此由無水氯化鎂得到鎂的化學方程式是MgCl2(熔融)Mg+Cl2↑。

5)由于MgO熔點高,熔融時耗費大量的能量增加生產(chǎn)成本,所以觀點不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guān)于金屬鈉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金屬鈉是銀白色金屬,硬度很大

B.在空氣中加熱時,金屬鈉劇烈燃燒,產(chǎn)生黃色火焰,生成過氧化鈉

C.金屬鈉與水反應時,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快速游動

D.由于金屬鈉易與空氣中的成分發(fā)生化學反應,所以需要保存在煤油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鐵、銅混合物粉末平均分成三等份,分別加入到同濃度、不同體積的稀硝酸中,充分反應后,收集到NO氣體的體積及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如表 (設反應前后溶液的體積不變,氣體體積已換算為標準狀況時的體積):

實驗序號號

稀硝酸的體積/mL

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g

NO的體積/L

100

17.2

2.24

200

8.00

4.48

400

0

V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表中 V=7.84 L
B.原混合物粉末的質(zhì)量為25.6 g
C.原混合物粉未中鐵和銅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3
D.實驗3所得溶液中硝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875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設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為NA .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0.1 mol C2H6O分子中含有C﹣H鍵數(shù)為0.5NA
B.標準狀況下,11.2 L CH3CH2OH中含有的分子數(shù)目為0.5NA
C.3.0 g甲醛(HCHO)和乙酸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原子總數(shù)為0.4NA
D.常溫常壓下,12 g冰醋酸溶解于水,其電離出的氫離子數(shù)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糖類、油脂、蛋白質(zhì)都能發(fā)生水解反應
B.糖類、油脂、蛋白質(zhì)都是由C,H,O三種元素組成的
C.糖類、油脂、蛋白質(zhì)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D.油脂有油和脂肪之分,但都屬于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草酸鎳晶體(NiC2O4·2H2O)難溶于水,工業(yè)上用廢鎳催化劑(成分主要為Ni ,含有一定量的Al2O3、Fe、SiO2、CaO等)制備草酸鎳晶體的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①相關(guān)金屬離子生成氫氧化物沉淀的pH見表中數(shù)據(jù):

金屬離子

Fe3+

Fe2+

Al3+

Ni2+

開始沉淀的pH

1.1

5.8

3.0

6.8

完全沉淀的pH

3.2

8.8

5.0

9.5

Ksp(NiC2O4)= 4.05×1010

(1)“酸浸”前將廢鎳催化劑粉碎的目的是:____!盀V渣Ⅰ”的主要成分為:____。

(2)若試劑a為H2O2 ,寫出氧化時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

(3)調(diào)節(jié)pH的范圍為:____。

(4)寫出“沉鈣”操作中加入NH4F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NH4F的電子式為:____

(5)如果“沉鎳”操作后測得濾液中C2O42 的濃度為0.18 mol·L1,則溶液中c(Ni2+)= ____ mol·L1。

(6)將得到的草酸鎳晶體在真空中加熱至320℃分解,可重新制得單質(zhì)鎳催化劑。該制備過程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有機物在氧氣中充分燃燒,生成CO2H2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2,則該有機物

A.一定含有CH、O三種元素B.分子中CH原子個數(shù)之比為1:4

C.只含有C、H兩種元素D.最簡式為C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廣告用語在科學性上錯誤的是(  )
A.沒有水就沒有生命
B.這種蒸餾水絕對純凈,其中不含任何離子
C.這種口服液含豐富的氮、磷、鋅等微量元素
D.這種飲料不含任何化學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CO+H2的混合氣體又稱“合成氣”,在合成有機物中應用廣泛。工業(yè)上常采用天然氣與水蒸氣或二氧化碳反應等方法來制取合成氣。請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在一定條件下,0.25molCH4 與水蒸氣完全反應制備“合成氣”時吸收51.5kJ 的熱量,請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然氣與CO2反應也可制備合成氣,在10L 密閉容器中通入lmolCH4 與1molCO2,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測得CH4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溫度及壓強的關(guān)系如下圖1所示。

①1100℃、P2時氣體混合后反應經(jīng)過10min 至x 點的平衡,用CO 的變化量表示反應速率v(CO)=_____________

②下列選項中能表示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____________;

A.v(H2)=3v (CO) B.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C.密閉容器中總壓強不變 D.c(CH4)=c(CO)

③由圖1可知,壓強P1_______P2 (填“大于”或“小于”);壓強為P2時,在y點: v()____ v()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求y點對應溫度下的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__________。

(3)天然氣中的H2S 雜質(zhì)常用氨水吸收,產(chǎn)物為NH4HS。

已知: 25℃時,NH3·H2O 的電離常數(shù)K=1.8×10-5,H2S 的兩步電離常數(shù)分別為Ka1=1.3×10-7,Ka2=7.1×10-15。求NH4HS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關(guān)系_____________________(由大到小)。

(4)合成氣制甲醚的反應方程式為2CO(g)+4H2(g)CH3OCH3(g)+H2O(g) △H= b kJ/mol。有研究者在催化劑、壓強為5.0MPa 的條件下,由H2和CO 直接制備甲醚,結(jié)果如圖2 所示。

①290℃前,CO轉(zhuǎn)化率和甲醚產(chǎn)率的變化趨勢不一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______0 (填“ >”或“<”或“=”)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