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電子數(shù)相等的微粒叫等電子體,下列微粒組是等電子體的是

A.N2O4和NO2 B.Na和Cl C.SO42-和PO43- D.NO和O2

【答案】C

【解析】

試題分析:A.N2O4的電子數(shù)為7×2+8×4=46,NO2的電子數(shù)為7+8×2=23,二者電子數(shù)不相同,故A錯誤;B.Na+的電子數(shù)為11-1=10,Cl-的電子數(shù)為17+1=18,二者電子數(shù)不相同,故B錯誤;C.SO42-的電子數(shù)為16+8×4+2=50,PO43-的電子數(shù)為15+8×4+3=50,二者電子數(shù)相同,故C正確;D.NO的電子數(shù)為7+8=15,O2的電子數(shù)為8×2=16,二者電子數(shù)不相同,故D錯誤;故選C。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一定量的CO2與足量的碳在體積可變的恒壓密閉容器中反應:Cs)+CO2g) 2COg)。平衡時,體系中氣體體積分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已知:氣體分壓P)=氣體總壓P)×體積分數(sh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550時,若充入惰性氣體,, 均減小,平衡不移動

B.650時,反應達平衡后CO2的轉化率為25.0%

C.T時,若充入等體積的CO2和CO,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D.925時,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表示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P=24.0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12C13C說法正確的是( )

A. 兩者互為同位素

B. 兩者屬于不同的元素

C. 兩者屬于同一種核素

D. 兩者互為同素異形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試劑可用帶磨口玻璃塞的玻璃試劑瓶保存的是

A.氫氟酸 B.硫酸 C.碳酸鈉溶液 D.氧氧化鈉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是人類從海水資源獲取某些重要化工原料的流程示意圖

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A是___________和過濾填實驗基本操作名稱。

2操作B需加入下列試劑中的一種,最合適的是______選填編號。

a.氫氧化鈉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石灰乳

d.碳酸鈉溶液

3向苦鹵中通入Cl2,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達95%,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

4工業(yè)上由無水MgCl2制取鎂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兩組實驗來探究元素周期律。甲同學根據(jù)元素非金屬性與對應最高價含氧酸之間的關系,設計了如圖1裝置來一次性完成NC、Si三種非金屬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比較的實驗研究;乙同學設計了如圖2裝置來驗證鹵族元素性質(zhì)的遞變規(guī)律。圖2中,DE、F三處分別是沾有NaBr溶液的棉花、濕潤的淀粉KI試紙、濕潤紅紙條。已知常溫下濃鹽酸與高錳酸鉀能反應生成氯氣。

1)甲同學實驗中選用的物質(zhì)名稱為:A ,B ;C處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2)乙同學的實驗中圓底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E處的實驗現(xiàn)象為 ,F處的實驗現(xiàn)象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元素基態(tài)原子失去3個電子后,3d軌道半充滿,其原子序數(shù)為( )

A. 24 B. 25 C. 26 D. 2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將一定體積密度為1.84 g/cm3、質(zhì)量分數(shù)為98%的濃硫酸稀釋成1 000 m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2 mol/L的稀硫酸。求:

1原濃硫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

2原濃硫酸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氫氧化鎂廣泛用作阻燃劑和填充劑。以白云石(化學式:MgCO3CaCO3)為原料制備氫氧化鎂的工藝流程如下:

(1)根據(jù)流程圖,白云石“輕燒”分解的化學方程式是

(2)“研磨”的目的是 。

(3)加入氨水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檢驗Mg(OH)2沉淀是否洗滌干凈的方法是 。

(4)本流程中可以循環(huán)利用的物質(zhì)是 。

(5)傳統(tǒng)工藝是將白云石高溫分解為氧化鎂和氧化鈣后提取,而該工藝采用輕燒白云石的方法,其優(yōu)點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