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緩釋阿司匹林”提示了乙酰水楊酸和水楊酸結構出現的可能.由D→Y 的反應可以看出是合成酚醛樹脂的過程.結合D 的分子式C7H6O3,可以推知D是.由于反應I的另一產物M能與NaHCO3 反應產生CO2,可知M含羧基.結合M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0可以得出M為乙酸,B為.由A 兩次酸性水解,先后得到C和X,可知A是X兩側與乙酰水楊酸成酯產物,C是X單側與乙酰水楊酸成酯產物.若X的聚合度n=1,有機物A 只存在一種官能團,A 的結構簡式是.若E中不含羥基,可知E 必然是X 兩側酯化產物.則E為,最后E 發(fā)生共聚,得到聚合物P.
解答 解:“緩釋阿司匹林”提示了乙酰水楊酸和水楊酸結構出現的可能.由D→Y 的反應可以看出是合成酚醛樹脂的過程.結合D 的分子式C7H6O3,可以推知D是.由于反應I的另一產物M能與NaHCO3 反應產生CO2,可知M含羧基.結合M的相對分子質量為60可以得出M為乙酸,B為.由A 兩次酸性水解,先后得到C和X,可知A是X兩側與乙酰水楊酸成酯產物,C是X單側與乙酰水楊酸成酯產物.若X的聚合度n=1,有機物A 只存在一種官能團,A 的結構簡式是.若E中不含羥基,可知E 必然是X 兩側酯化產物.則E為,最后E 發(fā)生共聚,得到聚合物P.
(1)D是,所含的官能團是:羧基、羥基,故答案為:羧基、羥基;
(2)D→Y的化學方程式是:,
故答案為:;
(3)①M 是CH3COOH,故答案為:CH3COOH;
②B→D的化學方程式是:,
故答案為:;
(4)a.D是,不含酯基,故a錯誤;
b.CH2=CH2與溴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1,2-二溴乙烷,在氫氧化鈉水溶液、加入條件下發(fā)生水解反應生成乙二醇,故b正確;
c.C是X單側與乙酰水楊酸成酯產物,沒有酚羥基,不能與飽和溴水反應產生白色沉淀,故c錯誤,
故選:b;
(5)①X→E發(fā)生酯化反應,屬于取代反應,故答案為:取代反應;
②E 的結構簡式是:,故答案為:;
(6)若X的聚合度n=1,有機物A 只存在一種官能團,A 的結構簡式是:,
故答案為:;
(7)聚合物P 的結構簡式是:,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的合成,側重考查學生分析推理能力,熟練掌握官能團的性質與轉化,題目涉及有機物的結構復雜,為易錯題目.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實驗操作 | 實驗現象 | |
I | 打開活塞a,滴加氯水,關閉活塞a | A中溶液變?yōu)榧t棕色. |
II | 吹入熱空氣 | A中紅棕色明顯變淺;B中有氣泡,產生大量白色沉淀,混合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
III | 停止吹入空氣,打開活塞b,逐滴加入H2O2溶液 | 開始時顏色無明顯變化;繼續(xù)滴加H2O2溶液,一段時間后,混合液逐漸變成紅棕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有機物燃燒時一定只生成CO2和H2O | |
B. | 該有機物不可能為芳香醇 | |
C. | 該有機物的分子式可能為C8H10O2 | |
D. | 該有機物可能與NaOH溶液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實驗 | 檢驗方法 | |
A | 向沸水中滴加飽和FeCl3溶液,制備膠體 | 用可見光束照射 |
B | 確認銅與濃硫酸反應生成CuSO4 | 將反應后溶液轉入盛有水的燒杯中 |
C | 區(qū)分AgNO3溶液和Al2(SO4)3溶液 | 分別取少量溶液,滴加BaCl2溶液 |
D | 證明氯水中起漂白作用的不是Cl2 | 用CCl4充分萃取,將紅紙條分別浸入分層后的溶液中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開始沉淀時 | 沉淀完全時 | |
Mg2+ | pH=9.6 | pH=11.0 |
Ca2+ | pH=12.2 | c(OH-)=1.8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上述三個反應都有單質生成.都屬于置換反應 | |
B. | 氧化性KClO>Br,還原性Br->CI- | |
C. | 反應②中還原劑與氧化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6:1 | |
D. | ③中2mol還原劑反應則氧化劑得到電子的物質的量為2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Zn2+ | Mn2+ | Fe2+ | Fe3+ | Al3+ | |
pH | 8.0 | 10.1 | 9.0 | 3.2 | 4.7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能和碳酸鈉溶液反應的官能團有2種 | |
B. | 1 mol該有機物最多能與2 mol H2發(fā)生加成 | |
C. | 與 互為同分異構體 | |
D. | 既可以發(fā)生取代反應又可以發(fā)生氧化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