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乙兩同學為探究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能否反應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夾持裝置和A中加熱裝置已略,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操作現(xiàn)象
關閉彈簧夾,滴加一定量濃硫酸,加熱A中有白霧生成,銅片表面產(chǎn)生氣泡
B中有氣泡冒出,產(chǎn)生大量白色沉淀
C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液面上方略顯淺棕色并逐漸消失
打開彈簧夾,通入N2,停止加熱,一段時間后關閉
---
從B、C中分別取少量白色沉淀,加稀鹽酸均未發(fā)現(xiàn)白色沉淀溶解
(1)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u+2H2SO4$\stackrel{△}{→}$CuSO4+SO2↑+2H2O.
(2)C中白色沉淀是Ba2SO4,該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還原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淺棕色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2NO+O2=2NO2
(4)分析B中不溶于稀鹽酸的沉淀產(chǎn)生的原因,甲認為是空氣參與反應,乙認為是白霧參與反應.
①為證實各自的觀點,在原實驗基礎上: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該操作是通N2一段時間,排除裝置中的空氣;乙在A、B間增加洗氣瓶D,D中盛放的試劑是飽和NaHSO3溶液.
②進行實驗,B中現(xiàn)象:甲--有大量白色沉淀;乙--有少量白色沉淀檢驗白色沉淀,發(fā)現(xiàn)均不溶于稀鹽酸.結合離子方程式解釋實驗現(xiàn)象異同的原因:甲:SO42-+Ba2+→BaSO4↓,乙:2Ba2++2SO2+O2+2H2O→2BaSO4↓+4H+
白霧的量遠多于裝置中O2的量.
(5)合并(4)中兩同學的方案進行實驗.B中無沉淀生成,而C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結論是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不能反應生成BaSO3沉淀.

分析 (1)由題給實驗目的和實驗可知,A中發(fā)生的反應方程式為:Cu+2H2SO4$\stackrel{△}{→}$CuSO4+SO2↑+2H2O;
(2)C中白色沉淀不溶于稀鹽酸,說明沉淀是BaSO4,原因是硝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能將SO2氧化為SO42-,說明SO2具有還原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淺棕色氣體則是硝酸還原生成的NO,遇O2生成了紅棕色的NO2之故,化學方程式是2NO+O2═2NO2
(4)①甲同學為排除裝置內(nèi)空氣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在Cu與濃硫酸反應前,可先通一會兒N2;乙同學為除去白霧或SO2中的SO3,可在A、B間增加一個盛放濃硫酸或飽和NaHSO3溶液的洗氣瓶;②由于甲同學沒有排除白霧的干擾,生成BaSO4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SO42-+Ba2═BaSO4↓;乙同學沒有排除空氣的干擾,其生成BaSO4的離子方程式為2Ba2++2SO2+O2+2H2O═2BaSO4↓+4H+;
(5)合并甲、乙兩同學的方案進行實驗時,B中無沉淀生成,C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不能反應生成BaSO3沉淀.

解答 解:(1)銅和濃硫酸加熱條件下生成硫酸銅、二氧化硫和水,化學方程式為:Cu+2H2SO4$\stackrel{△}{→}$CuSO4+SO2↑+2H2O,故答案為:Cu+2H2SO4$\stackrel{△}{→}$CuSO4+SO2↑+2H2O;
(2)A中生成氣體SO2,C中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鹽酸,說明C中沉淀為是BaSO4,原因是硝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下具有強氧化性,能將SO2氧化為SO42-,說明SO2具有還原性,故答案為:Ba2SO4;還原;
(3)C中發(fā)生的反應是3SO2+3Ba2++2NO3-+2H2O═3BaSO4↓+2NO↑+4H+,C中液面上方生成淺棕色氣體則是硝酸還原生成的NO遇O2生成了紅棕色的NO2之故,化學方程式是2NO+O2═2NO2,故答案為:2NO+O2═2NO2
(4)①A中白霧與氯化鋇反應能生成BaSO4沉淀,故其可能含有SO3或SO2;甲同學為排除裝置內(nèi)空氣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在Cu與濃硫酸反應前,可先通一會兒N2;A中白霧可能含有SO3或SO2,乙同學為除去白霧或SO2中的SO3,可在A、B間增加一個盛放濃硫酸或飽和NaHSO3溶液的洗氣瓶,故答案為:通N2一段時間,排除裝置中的空氣;飽和NaHSO3溶液;
②在甲、乙兩同學的實驗中,B中均出現(xiàn)了不溶于稀鹽酸的白色沉淀,說明該白色沉淀都是BaSO4,由于甲同學沒有排除白霧的干擾,故生成BaSO4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SO42-+Ba2+═BaSO4↓;乙同學沒有排除空氣的干擾,其生成BaSO4的離子方程式為2Ba2++2SO2+O2+2H2O═2BaSO4↓+4H+,白霧的量遠多于裝置中氧氣的量,所以甲中產(chǎn)生大量白色沉淀,乙中產(chǎn)生少量白色沉淀,故答案為:甲:SO42-+Ba2+═BaSO4↓,乙:2Ba2++2SO2+O2+2H2O═2BaSO4↓+4H+,白霧的量遠多于裝置中O2的量;
(5)合并甲、乙兩同學的方案進行實驗時,B中無沉淀生成,C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不能反應生成BaSO3沉淀,故答案為:SO2與可溶性鋇的強酸鹽不能反應生成BaSO3沉淀.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SO2的制取、性質(zhì)及BaSO3、BaSO4的性質(zhì)知識等,同時考查了學生的實驗設計、分析、檢驗、推斷等基本技能,充分考查了學生的思維分析能力等,綜合性強,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方法可以制得Al(OH)3的是( 。
A.Al2O3與水共熱
B.少量氯化鋁溶液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
C.少量偏鋁酸鈉溶液滴入硫酸中
D.足量氨水加入氯化鋁溶液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某小分子抗癌藥物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1mol該有機物最多可以和4mol Na反應
B.該有機物容易發(fā)生加成、取代、中和、消去等反應
C.該有機物遇FeCl3溶液不變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mol該有機物與濃溴水反應,最多消耗3mol B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水解反應是中學化學中的一大類反應.
(1)在 ①酸 ②堿 ③鹽 ④不飽和烴 ⑤鹵代烴 ⑥醇 ⑦醛 ⑧酯 ⑨低聚糖 ⑩蛋白質(zhì)等物質(zhì)中,能發(fā)生水解的物質(zhì)有③⑤⑧⑨⑩(填編號).蔗糖水解的產(chǎn)物名稱為葡萄糖、果糖.
(2)寫出二甲基二氯硅烷[(CH32SiCl2]水解得到二甲基硅二醇的化學方程式::(CH32SiCl2+2H2O-→(CH32Si(OH)2+2HCl.
(3)溴乙烷水解實驗的操作為:取一支試管,加入0.5 mL溴乙烷,再加入2 mL 5% 的NaOH溶液,充分振蕩后靜置,待液體分層后,用滴管小心吸取10滴上層水溶液,轉(zhuǎn)入另一盛有10mL稀HNO3溶液的試管中,然后加入3滴2% 的AgNO3溶液,觀察反應現(xiàn)象.
請根據(jù)上述操作回答以下問題:
①本實驗中涉及溴乙烷的物理性質(zhì)主要有難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稀HNO3的作用是中和過量的NaOH使溶液呈酸性.
②甲同學在盛溴乙烷和NaOH溶液的試管口塞緊帶長玻璃管的單孔橡皮塞,然后水浴加熱數(shù)分鐘,最后液體不再分層.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3CH2Br+NaOH$→_{△}^{H_{2}O}$ CH3CH2OH+NaBr.
③乙同學認為:要證明上述實驗中溴乙烷發(fā)生了水解反應,需要先做一個對比實驗證明溴乙烷自身不能電離出溴離子,此實驗操作步驟和現(xiàn)象是另取一支試管,加少量溴乙烷和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振蕩、靜置,無沉淀產(chǎn)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鎂鋁合金質(zhì)優(yōu)體輕,又不易銹蝕,被大量用于航空工業(yè)、造船工業(yè)、日用化工等領域.下列關于鎂鋁合金性質(zhì)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此合金的熔點比鎂和鋁的熔點都高
B.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稀鹽酸中
C.此合金能全部溶解于氫氧化鈉溶液中
D.此合金的硬度比鎂和鋁的硬度都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用二氧化氯(ClO2)、鐵酸鈉(Na2FeO4摩爾質(zhì)量為166g•mol-1)等新型凈水劑替代傳統(tǒng)的凈水劑Cl2對淡水進行消毒是城市飲用水處理新技術.ClO2和Na2FeO4在水處理過程中分別被還原為Cl-和Fe3+
(1)如果以單位質(zhì)量的氧化劑所得到的電子數(shù)來表示消毒效率,那么ClO2、Na2FeO4、Cl2三種消毒殺菌劑的消毒效率由大到小的順序是ClO2>Cl2>Na2FeO4.(填化學式)        
(2)二氧化氯是一種黃綠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其熔點為-59℃,沸點為11.0℃,易溶于水.工業(yè)上用稍潮濕的KClO3和草酸(H2C2O4)在60℃時反應制得.某學生用如上圖所示的裝置模擬工業(yè)制取及收集ClO2,其中A為ClO2的發(fā)生裝置,B為ClO2的凝集裝置,C為尾氣吸收裝置.請問:
①A中反應產(chǎn)物有K2CO3、ClO2和CO2等,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KClO3+H2C2O4$\frac{\underline{\;60℃\;}}{\;}$K2CO3+CO2↑+2ClO2↑+H2O.A部分還應添加溫度控制(如水浴加熱)裝置,B部分還應補充什么裝置:盛有冰水混合物的水槽;
②該裝置按①補充完整后,裝置A、B、C中還有一處設計明顯不合理的是C(填“A、B或C”),理由是器C沒有使瓶內(nèi)外壓強相等,氣體不能順利通過.
③C中的試劑為NaOH溶液,反應時生成氯酸鈉和亞氯酸鈉(NaClO2),發(fā)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ClO2+2OH-=ClO2-+ClO3-+H2O.若實驗時需要450mL 4mol/L的NaOH溶液,則在精確配制時,需要稱取NaOH的質(zhì)量是80.0g,所使用的儀器除托盤天平、量筒、膠頭滴管、玻璃棒外,還必須有500ml容量瓶;燒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乙烯是來自石油的重要有機化工原料,其產(chǎn)量通常用來衡量一個國家的石油化工發(fā)展水平.結合如圖1路線回答:
已知:2CH3CHO+O2$→_{△}^{催化劑}$2CH3COOH
(1)反應II的化學方程式是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2)D為高分子化合物,可以用來制造多種包裝材料,其結構簡式是
(3)E是有香味的物質(zhì),在實驗室用圖2裝置制。
①反應IV的化學方程式是CH3COOH+HOCH2CH3CH3COOCH2CH3+H2O,該反應類型為酯化反應或取代反應.
②該裝置圖中有一個明顯的錯誤是導氣管的出口伸入到飽和碳酸鈉溶液液面以下.
(4)為了證明濃硫酸在反應IV中起到了催化劑和吸水劑的作用,某同學利用上圖改進后裝置進行了以下4個實驗.實驗開始先用酒精燈微熱3min,再加熱使之微微沸騰3min.實驗結束后充分振蕩小試管乙再測有機層的厚度,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編號試管甲中試劑試管乙中試劑有機層的厚度/cm
A2mL乙醇、1mL乙酸、
1mL18mol•L-1 濃硫酸
飽和Na2CO3溶液3.0
B2mL乙醇、1mL乙酸0.1
C2mL乙醇、1mL乙酸、
3mL 2mol•L-1 H2SO4
0.6
D2mL乙醇、1mL乙酸、鹽酸0.6
①實驗D的目的是與實驗C相對照,證明H+對酯化反應具有催化作用.實驗D中應加入鹽酸的體積和濃度分別是3mL和4 mol•L-1
②分析實驗AC(填實驗編號)的數(shù)據(jù),可以推測出濃H2SO4的吸水性提高了乙酸乙酯的產(chǎn)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各組中的反應,不屬于同一反應類型的是( 。
A.乙烯使溴水褪色;乙烯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B.苯與液溴混合后加入鐵粉;光照甲烷與氯氣的混合氣體
C.苯與氫氣在鎳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乙烯與水反應制乙醇
D.乙醇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乙醇使酸性重鉻酸鉀溶液變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悉尼奧運會所用火炬燃料為65%丁烷和35%丙烷,已知丙烷的燃燒熱為2221.5kJ•mol-1;正丁烷的燃燒熱為2878kJ•mol-1;異丁烷的燃燒熱為2869.6kJ•mol-1;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丙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為:C3H8(g)+5O2(g)=3CO2(g)+4H2O(g)△H=-2221.5kJ•mol-1
B.相同質(zhì)量的正丁烷和丙烷分別完全燃燒,前者需要的氧氣多,產(chǎn)生的熱量也多
C.正丁烷比異丁烷穩(wěn)定
D.奧運火炬燃燒時主要是將化學能轉(zhuǎn)變?yōu)闊崮芎凸饽?/t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