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常溫常壓時烯烴與氫氣混合不反應,高溫時反應很慢,但在適當?shù)拇呋瘎┐嬖跁r可與氫氣反應生成烷,
一般認為加氫反應是在催化劑表面進行.反應過程的示意圖如下: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乙烯和H2生成乙烷的反應△H>0
B.加入催化劑,降低了E活,并減小了反應的△H
C.圖1表明,催化加氫過程中催化劑參與反應過程并形成不穩(wěn)定的中間體
D.圖2表明,催化加氫過程中催化劑將較難發(fā)生的反應分成了多個容易發(fā)生的反應,可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

分析 A.由圖可知乙烯和H2生成乙烷的反應為放熱反應;
B.加入催化劑,反應熱不變;
C.由圖可知加入催化劑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應生成不穩(wěn)定的中間體;
D.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

解答 解:A.由圖可知乙烯和H2生成乙烷的反應為放熱反應,則△H<0,故A錯誤;
B.由圖可知加入催化劑,反應物與生成物的總能量差不變,則反應熱不變,故B錯誤;
C.由圖可知加入催化劑降低反應的活化能,應生成不穩(wěn)定的中間體,可知催化劑參加反應,故C正確;
D.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不能改變轉化率,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反應熱的判斷、催化劑的特點等知識,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注意知識的歸納和梳理是關鍵,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工業(yè)制硫酸中的一步重要反應是SO2在400~500℃下的催化氧化:2SO2+O2?2SO3,這是一步正反應放熱的可逆反應.如果反應在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有關說法中錯誤的是( 。
A.使用催化劑是為了加快反應速率,提高生產效率
B.在上述條件下,SO2不可能100%地轉化為SO3
C.為了提高SO2的轉化率,應適當提高O2的濃度
D.達到平衡時,SO2的濃度與SO3的濃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CuSO4和Cu(NO32是自然界中重要的銅鹽.請回答下列問題:
(1)CuSO4和Cu(NO32中陽離子的核外價電子排布式為[Ar]3d9,S、O、N三種元素的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為N>O>S.
(2)NO3-的立體構型是平面三角形,與NO3-互為等電子體的一種非極性分子為BF3 (填化學式).
(3)CuSO4的熔點為560°C,Cu(NO32的熔點為115℃,CuSO4熔點更高的原因是CuSO4和Cu(NO32均為離子晶體,SO42-所帶電荷比NO3-大,故CuSO4的晶格能較大,熔點較高.
(4)往CuSO4溶液中加人過量NaOH能生成配合物[Cu(OH)4]2-.不考慮空間構型[Cu(OH)4]2-的結構可用示意圖表示為 (用箭頭表示出配位鍵的位置)
(5)化學實驗室常利用新制氫氧化銅檢驗醛基的存在,乙醛分子中碳原子的雜化方式為sp2、sp3
(6)利用新制的Cu(OH)2檢驗醛基時,生成紅色的Cu2O,其晶胞結構如圖所示.
①該晶胞原子坐標參數(shù)A為(0,0,0);B為(1,0,0);C為($\frac{1}{2}$,$\frac{1}{2}$,$\frac{1}{2}$).則D原子的坐標參數(shù)為($\frac{1}{4}$,$\frac{1}{4}$,$\frac{1}{4}$),它代表Cu原子.
②若Cu2O晶體的密度為d g•cm-3,Cu和O的原子半徑分別為r(Cu) pm和r(O) pm,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值為NA,列式表示Cu2O晶胞中原子的空間利用率為$\frac{πd{N}_{A}[2{r}^{3}(Cu)+{r}^{3}(O)]×1{0}^{-30}}{108}×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濃度關系不正確的是( 。
A.0.1 mol•L-1的HCOOH溶液中:c(HCOO-)+c(OH-)=c(H+
B.等濃度、等體積的Na2CO3和NaHCO3混合:$\frac{c(HC{O}_{3}^{-})}{c({H}_{2}C{O}_{3})}$>$\frac{c(C{O}_{3}^{2-})}{c(HC{O}_{3}^{-})}$
C.0.1 mol•L-1的NaHCO3溶液中:c(Na+)+c(H+)=c(HCO${\;}_{3}^{-}$)+2c(CO${\;}_{3}^{2-}$)+c(OH-
D.等體積、等物質的量濃度的NaX和弱酸HX混合后的溶液中:c(Na+)>c(HX)>c(X-)>c(H+)>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按系統(tǒng)命名法, 的名稱為2,5,6-三甲基-4-乙基庚烷
B.常壓下,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的沸點依次增大
C.肌醇 與葡萄糖    的元素組成相同,化學式均為C6H12O6,滿足Cm(H2O)n,因此,均屬于糖類化合物
D.1.0 mol的    最多能與含5.0 mol NaOH的水溶液完全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8.固體硝酸鹽加熱易分解且產物較復雜.某學習小組以AgNO3為研究對象,擬通過實驗探究其熱分解的產物,提出如下3種猜想:
甲:Ag2O、NO2、O2乙:Ag、NO2、O2  丙:Ag2O、NO2、N2
(1)實驗前,小組成員經討論認定猜想丙不成立,理由是不符合氧化還原反應原理.
查閱資料得知:
2NO2+2NaOH═NaNO3+NaNO2+H2O;Ag2O與粉末態(tài)的Ag均為黑色;Ag2O可溶于氨水.針對甲、乙猜想,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中加熱、夾持儀器等均省略):

(2)實驗過程
①儀器連接后,放入固體試劑之前,首先進行的操作是檢驗裝置的氣密性.
②將AgNO3固體置于A中,加熱前通入N2以驅盡裝置內的空氣,其目的是避免對產物O2檢驗產生干擾;關閉K,用酒精燈加熱時,正確操作是先移動酒精燈預熱硬質玻璃管,然后固定在管中固體部位下加熱.
③觀察到A 中有紅棕色氣體出現(xiàn),C、D 中有氣泡.
④待樣品完全分解,A 裝置冷卻至室溫.
⑤取少量剩余固體于試管中,加入適量水,未見明顯現(xiàn)象.
(3)實驗結果分析討論
①證明一定有O2生成的依據(jù)是C中的溶液不褪色,且D中的溶液褪色,與此相關的化學原理為Na2SO3+H2O?NaHSO3+NaOH、2Na2SO3+O2═2Na2SO4(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②針對試管中殘留黑色固體的成分,該學習小組進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假設】試管中殘留的黑色固體可能是:ⅰ.Ag;ⅱ.Ag2O;ⅲ.Ag和Ag2O.
【實驗驗證】該小組為驗證上述設想,分別取少量黑色固體,進行了如下實驗.
實驗編號操作現(xiàn)象
a加入足量氨水,振蕩黑色固體不溶解
b加入足量稀硝酸,振蕩黑色固體溶解,并有氣體產生
【實驗評價】根據(jù)上述實驗,不能確定固體產物成分的實驗是b(填實驗編號).
【實驗結論】根據(jù)上述實驗結果,該小組得出AgNO3固體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2AgNO3$\frac{\underline{\;\;△\;\;}}{\;}$2Ag+2NO2↑+O2↑.
(4)從實驗安全的角度判斷該實驗裝置有無缺陷?若有,應如何改進?有,應在AB裝置間增加防倒吸的裝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利用圖所示裝置,當X、Y選用不同材料時,可將電解原理廣泛應用于工業(yè)生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氯堿工業(yè)中,X、Y均為石墨,Y附近能得到氫氧化鈉
B.銅的精煉中,X是純銅,Y是粗銅,Z是CuSO4
C.電鍍工業(yè)中,X是待鍍金屬,Y是鍍層金屬
D.外加電流的陰極保護法中,X是待保護金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根據(jù)侯氏制堿原理制備少量NaHCO3的實驗,經過制取氨氣、制取NaHCO3、分離NaHCO3、干燥NaHCO3四個步驟.下列圖示裝置和原理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
       制取氧氣
B.
    制取NaHCO
C.
   分離NaHCO3
D.
   干燥NaHC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和分子組成相差一個-CH2-,因此是同系物關系
B. 和均是芳香烴,既是芳香烴又是芳香族化合物
C.分子式為C4H8的有機物可能存在4個C-C單鍵
D.分子式為C4H7ClO2,可與NaHCO3產生CO2的有機物可能結構有5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