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為復雜化學系統(tǒng)創(chuàng)立了多尺度模型”的三位美國科學家,使化學家能通過計算機模擬,更快獲得比傳統(tǒng)實驗更精準的預測結果.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化學不再需要實驗
B、化學研究只需要計算機模擬就行了
C、化學不再是純實驗科學
D、未來化學的方向還是經(jīng)驗化
考點:化學的主要特點與意義
專題:化學應用
分析:由題干可知化學家能通過計算機模擬,更快獲得比傳統(tǒng)實驗更精準的預測結果,說明化學不再是純實驗科學.
解答: 解:由題干可知化學家能通過計算機模擬,更快獲得比傳統(tǒng)實驗更精準的預測結果,傳統(tǒng)的化學屬于純實驗科學,現(xiàn)在化學已經(jīng)引入計算機模擬,說明化學不再是純實驗科學,
故選C.
點評:本題考查了化學學科的特點,題目難度不大,側重于基礎知識的考查.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組物質中,每種物質都既能被氧化又能被還原的是(  )
A、SO2、HCl
B、HNO3、H2SO4
C、Na2S、NH4HCO3
D、SO3、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常溫下,1mol CO2含有的氧原子數(shù)為2NA
B、0.1mol/L的Al2(SO43溶液中含SO42-數(shù)為0.3NA
C、標況下9g水所含分子數(shù)為0.5NA
D、常溫下,2g氦氣所含有原子數(shù)為0.5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離子方程式書寫不正確的是( 。
A、石灰乳跟稀硝酸反應:Ca(OH)2+2H+═Ca2++2H2O
B、銅粉投入到硝酸銀溶液中:Cu+Ag+═Cu2++Ag
C、AlCl3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氫氧化鈉:Al3++3OH-═Al(OH)3
D、鈉和冷水反應 2Na+2H2O═2Na++2OH-+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氧化物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金屬氧化物一定是堿性氧化物,非金屬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酸性氧化物都能與水化合生成酸
C、堿性氧化物都能與水化合生成堿
D、堿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屬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屬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各個反應,可以應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的是( 。
A、鈉在氯氣中燃燒,生產(chǎn)食鹽
B、二氧化錳和濃鹽酸共熱,制取氯氣
C、氯氣與消石灰反應,生產(chǎn)漂白粉
D、氫氣和氯氣混合見光爆炸制氯化氫,再生產(chǎn)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E代表5種元素.請?zhí)羁眨?br />(1)A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最外層有3個未成對電子,次外層有2個電子,其元素符號為
 
,其氣態(tài)氫化物化學式為
 

(2)B元素的負一價離子和C元素的正一價離子的電子層結構都與氬相同,B的元素符號為
 
,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學式為
 
,C的元素符號為
 
,C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為
 

(3)D元素的正三價離子的3d亞層為半充滿,D的元素符號為
 
,其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4)E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M層全充滿,N層沒有成對電子,只有一個未成對電子,E的元素符號為
 
,其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2Fe2++Br2=2Fe3++2Br-,若向100mL FeBr2溶液中緩慢通入2.24L標況下的氯氣,充分反應后,有
1
5
的Br-被氧化成Br2,則原FeBr2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 。
A、1.4mol/L
B、2.5mol/L
C、無法計算
D、5.0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B、C、D、E均是短周期元素.B元素原子最外層上的電子數(shù)為內層電子總數(shù)的2倍.B元素原子和C元素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差為2.C和D形成的化合物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E元素的氣態(tài)單質、E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均能與D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
(1)上述4種元素按照原子序數(shù)由大到小排列為
 
、
 
 
、
 
;(填元素符號);
(2)B、C形成的化合物(比空氣重)的結構式為
 

(3)C、D的單質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物質X,其中含有化學鍵的類型為
 
;X的電子式為
 
;
(4)Y是C的氣態(tài)氫化物.常溫下,將D的單質投入Y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 該反應
 
(填“能”、“不能”)作為設計原電池的反應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