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電負性X>Y,則第一電離能X大于Y
B.分子中鍵能越大,鍵長越短,則分子越穩(wěn)定,熔沸點越高
C.N-H鍵鍵能的含義是拆開約6.02×1023個N-H鍵所吸收的能量
D.H2O中每個O原子結合2個H原子的根本原因是共價鍵具有方向性

分析 A.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增大,第一電離能逐漸增大但ⅤA族大于ⅥA族元素;
B.鍵能決定分子的穩(wěn)定性,而熔沸點的高低取決于分子間作用力;
C.N-H鍵鍵能含義是拆開1mol即NA個N-H鍵所吸收的能量;
D.H2O中每個O原子結合2個H原子與共價鍵的飽和性有關.

解答 解:A.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電負性逐漸增大,第一電離能呈增大趨勢,但ⅤA族大于Ⅵ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故A錯誤;
B.鍵能決定分子的穩(wěn)定性,如為分子晶體,則熔沸點的高低取決于分子間作用力,故B錯誤;
C.N-H鍵鍵能含義是拆開1mol即NA個N-H鍵所吸收的能量,即拆開約6.02×1023個N-H鍵所吸收的能量,故C正確;
D.H2O中每個O原子結合2個H原子與共價鍵的飽和性有關,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元素的性質的遞變規(guī)律,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題目難度不大,易錯點為A,注意同周期ⅤA族大于Ⅵ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某實驗小組模擬工業(yè)上用SiHCl3與H2在1357K的條件下制備高純硅,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加熱及夾持裝置略去):

已知SiHCl3的性質如下:沸點為33.0℃;密度為1.34g•mL-1;易溶于有機溶劑;能與H2O劇烈反應;在空氣中易被氧化.
請回答:
(1)裝置C中的燒瓶用水浴加熱的優(yōu)點為受熱均勻,使產生SiHCl3的氣流平穩(wěn).
(2)裝置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SiHCl3+H2 $\frac{\underline{\;1357K\;}}{\;}$Si+3HCl.
(3)裝置E的作用為①吸收HCl、②吸收未反應的SiHCl3、③防倒吸.
(4)相關實驗步驟如下,其合理順序依次為②①⑤④③(填入所缺序號).
①加熱裝置C,打開K2,滴加6.5mL SiHCl3
②打開K1,裝置A中反應一段時間;
③關閉K1;
④關閉K2;
⑤加熱裝置D至1357K.
(5)計算SiHCl3的利用率:對裝置E中液體進行分液操作,取上層液體20.00mL轉移至錐形瓶中,滴加幾滴酚酞溶液.用0.1mol•L-1鹽酸滴定,達到滴定終點時,消耗鹽酸20.00mL.達到滴定終點的現(xiàn)象是溶液紅色褪去,且半分鐘不變色.SiHCl3的利用率為93.34%(保留兩位小數(shù)).
(6)設計實驗,檢驗SiHCl3與水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存在鹽酸取兩份溶液,一份加入石蕊試液,變紅色,說明含有氫離子;另一份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則證明含有氯離子,由此可以鑒定含有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磷酸亞鐵[Fe3(PO42•8H2O]為白藍色晶體,溶于強酸,不溶于水、醋酸和乙醇.主要用于制造磷酸鐵鋰電池.實驗室制備磷酸亞鐵的裝置示意圖如圖、反應和實驗步驟如下.
主要反應為:
3FeSO4+2Na2HPO4+2CH3COONa+8H2O=Fe3(PO42•8H2O↓+3Na2SO4+2CH3COOH
實驗步驟:①在儀器A中先加入抗壞血酸(C6H8O6)稀溶液作底液②向儀器A中,滴入Na2HPO4與CH3COONa混合溶液至pH=4 ③滴入15.2克FeSO4溶液,最終維持pH=6,充分反應后,靜置④進行操作a,干燥得到的磷酸亞鐵12.8克.
(1)儀器A的名稱是三頸燒瓶.
(2)實驗中配制FeSO4溶液時,先要對蒸餾水進行的操作是煮沸、冷卻.
(3)實驗中不是將三種溶液直接混合的原因是避免生成Fe(OH)2沉淀,反應時需不斷攪拌,其目的是使反應物充分接觸,避免生成Fe(OH)2沉淀 .
(4)步驟④進行的操作a是過濾、洗滌.
(5)檢驗磷酸亞鐵粗產品中是否混有氫氧化鐵雜質的方法是取少量固體溶于適量鹽酸,然后滴入KSCN溶液,容易變紅色,說明含有Fe3+,否則不含.
(6)本實驗的產率是76.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Ⅰ.現(xiàn)有NH4Cl和氨水組成的混合溶液.請回答下列問題(填“>”、“<”或“=”):
(1)若溶液的pH=7,則該溶液中c(NH4+)=c(Cl-).
(2)若溶液中pH>7,則該溶液中c(NH4+)>c(Cl-).
Ⅱ.常溫下有濃度均為0.1mol•L-1的三種溶液:①Na2CO3、②NaHCO3、③HCl
(3)溶液②中按物質的量濃度由大到小順序排列該溶液中各離子濃度c(Na+)>c(HCO3-)>c(OH-)>c(H+)>c(CO32-);
(4)溶液②中,c(CO32-)+c(HCO3-)+c(H2CO3)=0.1 mol•L-1;
(5)將10mL溶液③加水稀釋至100mL,則此時溶液中由水電離出的c( H+)=10-12mol•L-1
Ⅲ.按要求完成下列填空:
(6)AlCl3溶液蒸干并灼燒得到的物質是Al2O3(填化學式).
(7)泡沫滅火器滅火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是Al3++3HCO3-=Al(OH)3↓+3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下列有關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聞未知液體氣味時,應該將試劑瓶口距離口鼻遠一些,用手輕輕扇動
B.將碘單質從碘的CCl4溶液中分離出來可用如圖甲所示實驗裝置
C.用容量瓶配制好一定濃度的某溶液后,塞緊瓶塞并在容量瓶上貼上標簽
D.配制500 mL 0.4 mol•L-1NaCl溶液,必要的儀器如圖乙所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計算題

8.在一定溫度下,投入4molSO2和4mol氧氣,到2L的密閉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時n(SO2)+n(O2)=n(SO3),求二氧化硫的轉化率和此溫度下的平衡常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兩種金屬元素M和N,其中M單質是人類使用最廣泛和最多的金屬,N元素的氧化物和氫氧化物均具有兩性,它們的單質及化合物有著各自的性質.
(1)在一定溫度下,氧化M可以與一氧化碳發(fā)生下列反應:M2O3(s)+3CO(g)?2M(s)+3CO2(g)
①元素M名稱鐵,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為:K=$\frac{c^3(C{O}_{2})}{c^3(CO)}$.
②該溫度下,在2L盛有M2O3粉末的密閉容器中通入CO氣體,10min后,生成了單質M11.2g,則10min內CO的平均反應速率為0.0015mol•L-1•min-1
(2)請用上述反應中某種氣體的有關物理量來說明該反應已達到平衡狀態(tài):
①CO(或CO2)的濃度不再變化,②CO(或CO2)的生成速率消耗速率相等.
(3)某些金屬氧化物粉末和N單質粉末狀固體在鎂條的引燃下可以發(fā)生反應.下列反應速率(v)和溫度(T)的關系示意圖中與該反應最接近的是b.

(4)寫出N的氫氧化物在水中發(fā)生堿式電離的電離方程式:Al(OH)3?Al3++3OH-,欲使上述平衡體系中N簡單陽離子濃度增加,可加入的物質是鹽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膠體區(qū)別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質特征是:膠體粒子直徑在1-100nm之間
B.一定溫度、壓強下,氣體體積由其分子的大小決定
C.氧化還原反應的本質是電子轉移
D.在1L2mol/L的氫氧化鐵膠體中含有氫氧化鐵膠粒數(shù)小于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設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22.4 L 四氯化碳(CCl4)含有的碳原子數(shù)目為NA
B.CO2通過Na2O2使其增重5.6g時,反應中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0.4 NA
C.0.2mol Fe與0.2 mol Cl2反應時失電子數(shù)為0.6NA
D.常溫常壓下,29.8 g KCl與NaClO的固體混合物中陰離子的數(shù)目為0.4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