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已知CN-(氫氰酸根離子)和Cl-有相似之處,HCN(氰化氫)的某些性質(zhì)與氯化氫相似.(CN)2(氰)與Cl2的性質(zhì)有相似之處,且常溫常壓下也是氣體.(例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 )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1)MnO2和HCN溶液加熱反應MnO2+4HCN═Mn(CN)2+(CN)2↑+2H2O;
(2)(CN)2和KOH溶液反應(CN)2+2KOH═KCN+KOCN+H2O.

分析 氯氣與二氧化錳反應方程式: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反應中氯化氫一半表現(xiàn)酸性,一半表現(xiàn)還原性,氯氣與氫氧化鈉發(fā)生歧化反應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由題意可知:(CN)2(氰)與Cl2的性質(zhì)有相似之處,所以可以依據(jù)氯氣與二氧化錳、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書寫(CN)2與二氧化錳、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

解答 解:依據(jù)題意可知:CN-(氫氰酸根離子)和Cl-有相似之處,HCN(氰化氫)的某些性質(zhì)與氯化氫相似.(CN)2(氰)與Cl2的性質(zhì)有相似之處,可依據(jù)氯氣與二氧化錳、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書寫(CN)2與二氧化錳、氫氧化鈉反應的方程式.
(1)氯氣與二氧化錳反應方程式:MnO2+4HCl(濃)$\frac{\underline{\;\;△\;\;}}{\;}$MnCl2+Cl2↑+2H2O,則(CN)2與二氧化錳反應的方程式為:MnO2+4HCN═Mn(CN)2+(CN)2↑+2H2O;
故答案為:MnO2+4HCN═Mn(CN)2+(CN)2↑+2H2O
(2)氯氣與氫氧化鈉發(fā)生歧化反應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則(CN)2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方程式:(CN)2+2KOH═KCN+KOCN+H2O;
故答案為:(CN)2+2KOH═KCN+KOCN+H2O;

點評 本題考查了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準確把握題干信息,熟悉氯氣的性質(zhì)及發(fā)生的反應是解題關鍵,側重考查學生對已有知識的遷移應用,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1mol氧氣與足量氫氣反應生成水蒸氣放熱483.6kJ,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2H2(g)+O2(g)=2H2O(g)△H=-483.6kJ/mol.
若1g水蒸氣轉化成液態(tài)水放熱2.444kJ,請寫出表示氫氣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H2(g)+$\frac{1}{2}$O2(g)═H2O(l)△H=-285.8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在容積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發(fā)生反應N2O4(g)?2NO2(g)△H,隨溫度升高,混合氣體的顏色變深.

回答下列問題:
(1)反應的△H>0(填“>”或“<”);100℃時,體系中各物質(zhì)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1所示.在0~60s時段,平均反應速率v(NO2)為0.002mol?L-1?s-1,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為0.36.
(2)100℃時達到平衡后,改變反應溫度為T,c(N2O4) 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經(jīng)10s又達到平衡.則T大于100℃(填“大于”或“小于”).
(3)利用圖2(a)和(b)中的信息,按圖(b)裝置(連通的A、B瓶中已充有NO2氣體)進行實驗.可觀察到B瓶中氣體顏色比A瓶中的深(填“深”或“淺”),其原因是N2O4(無色)?2NO2(紅棕色)△H>0,是吸熱反應,而雙氧水的分解反應是放熱反應,當右邊雙氧水分解時,放出的熱量會使B瓶升溫,從而使瓶中反應朝正反應方向移動,即向生成NO2移動,故B瓶顏色更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1)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燒生成CO2和液態(tài)水時放熱22.68kJ,則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應為CH3OH(l)+$\frac{3}{2}$O2(g)=CO2(g)+2H2O(l)△H=-725.8KJ/mol.
(2)化學反應的焓變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鍵能有關.所謂鍵能就是:在101.3kPa、298K時,斷開1mol氣態(tài)AB為氣態(tài)A、氣態(tài)B時過程的焓變,用△H298(AB)表示;斷開化學鍵時△H>0[如H2(g)=2H(g)△H=+436kJ•mol-1],形成化學鍵時△H<0[如2H(g)=H2(g)△H=-436kJ•mol-1].
已知:H2(g)+Cl2(g)═2HCl(g)△H=-185kJ•mol-1
△H298(H2)=+436kJ•mol-1,△H298(Cl2)=+247kJ•mol-1
則△H298(HCl)=+434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碳、氮廣泛的分布在自然界中,碳、氮的化合物性能優(yōu)良,在工業(yè)生產(chǎn)和科技領域有重要用途.

(1)氮化硅(Si3N4)是一種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SiO2與過量焦炭在1300~1700°C的氮氣流中反應制得:3SiO2(s)+6C(s)+2N2(g)?Si3N4(s)+6CO(g)△H=-1591.2kJ/mol,則該反應每轉移1mole-,可放出的熱量為132.6kJ.
(2)高溫時,用CO還原MgSO4可制備高純MgO.
①750℃時,測得氣體中含等物質(zhì)的量的SO2和SO3,此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2MgSO4 $\frac{\underline{\;高溫\;}}{\;}$2MgO+CO2+SO2+SO3
②由MgO制成的Mg可構成“鎂-次氯酸鹽”電池,其裝置示意圖如圖1,該電池的正極反應式為ClO-+2e-+H2O=Cl-+2OH-
(3)某研究小組將三組CO(g)與H2O(g)的混合氣體分別通入體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CO(g)+H2O(g)?CO2(g)+H2(g),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
實驗組溫度/℃起始量/mol平衡量/mol達平衡所需時間/min
COH2OCOH2
1650240.51.55
2900120.50.5-
①實驗Ⅰ中,前5min的反應速率v(CO2)=0.15mol/(L.min).
②下列能判斷實驗Ⅱ已經(jīng)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填寫選項序號)ad.
a.容器內(nèi)CO、H2O、CO2、H2的濃度不再變化      b.容器內(nèi)壓強不再變化
c.混合氣體的密度保持不變                d.v(CO)=v(CO2
e.容器中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隨時間而變化
③若實驗Ⅲ的容器是絕熱的密閉容器,實驗測得H2O(g)的轉化率H2O%隨時間變化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b點v>v(填“<”、“=”或“>”),t3~t4時刻,H2O(g)的轉化率H2O%降低的原因是該反應達到平衡后,因反應為放熱反應且反應容器為絕熱容器,故容器內(nèi)溫度升高,反應逆向進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已知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X是原子半徑最小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2倍,W是地殼中含量最高的元素.回答下列問題:
(1)X、Y、Z、W四種元素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C>N>O>H(用元素符號表示),寫出Y單質(zhì)與Z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濃溶液混合加熱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4HNO3(濃)=$\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M、Q都是由X、Z兩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已知氣體M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為0.76g.L-1.過量的M與次氯酸鈉反應可制得Q,Q的相對分子質(zhì)量為32,其中所含X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12.5%.
①M的結構式為,Q的電子式為
②Q可以與新制Cu(OH)2反應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同時生成密度為1.25g.L-1標準狀況下)的無色無味的氣體R,寫出Q與新制Cu(OH)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N2H4+4Cu(OH)2=2Cu2O↓+N2↑+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實驗操作:①用50mL量筒量取5mL蒸餾水;②稱量沒有腐蝕性固體藥品時,把藥品放在托盤上稱量;③傾倒液體時試劑不對準容器口;④塊狀藥品都要用藥匙取用;⑤固體藥品用廣口瓶保存.其中不正確的是(  )
A.①②③④B.③④C.②⑤D.①②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為實驗室某濃鹽酸試劑瓶上的標簽,試根據(jù)有關數(shù)據(jù)回答下列問題:
鹽酸
分子式:
相對分子量:36.5
密度:1.2g/ml
HCI質(zhì)量分數(shù):36.5%
(1)該濃鹽酸中HCl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2mol/L.
現(xiàn)在需要475mL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0.6mol/L稀鹽酸,用上述濃鹽酸和蒸餾水配制:
(2)需要量取25 mL上述濃鹽酸進行配制.
(3)配制過程中,除需使用燒杯、量筒、玻璃棒外,還需要的儀器是膠頭滴管.500mL容量瓶.
(4)配制時,其正確的操作順序是(要求用字母表示,每個字母只能用一次)BCAFED.
A.用30mL蒸餾水洗滌燒杯2-3次,洗滌液均注入容量瓶,振蕩
B.用量筒準確量取所需濃鹽酸的體積,慢慢沿杯壁注入盛有少量蒸餾水(約30mL)的燒杯中,用玻璃棒慢慢攪動,使其混合均勻
C.將已冷卻的鹽酸沿玻璃棒注入所選用的容量瓶中
D.將容量瓶蓋緊,顛倒搖勻
E.改用膠頭滴管加蒸餾水,使溶液凹面恰好與刻度線相切
F.繼續(xù)往容量瓶內(nèi)小心加蒸餾水,直到液面接近刻線1-2cm處
(5)在配制過程中,下列實驗操作會使所配制的稀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偏高的是BD
A.搖勻后靜置,發(fā)現(xiàn)液面低于刻線,未做任何處理
B.溶液注入容量瓶前沒有恢復到室溫就進行定容
C.用量筒量取濃鹽酸時俯視刻線
D.在配制前用已知濃度的稀鹽酸潤洗容量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已知有以下物質(zhì)相互轉化

試回答:
(1)寫出A的化學式Fe,D的化學式KCl.
(2)寫出由E轉變成G的化學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3)鑒定I中陽離子的實驗方法和現(xiàn)象:取少許I溶液于試管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呈紅色即可鑒別含F(xiàn)e3+,.
(4)寫出將B溶液轉化為I溶液的離子方程式2Fe2++Cl2=2Fe2++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