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14.氮化硼( BN)是一種重要的功能陶瓷材料.以天然硼砂(主要成分Na2B4O7)為起始物,經過一系列反應可以得到BN和火箭高能燃料及有機合成催化劑BF3的過程如下:
(1)寫出由B203制備BF3的化學方程式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BF3中,B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sp2,BF3分子空間構型為平面正三角形.
(2)在硼、氧、氟、氮中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用元素符號表示)F>N>O>B.
(3)已知:硼酸的電離方程式為H3B03+H20?[B(OH)4]-+H+,試依據上述反應寫出[Al( OH)4]-的結構式,并推測1mol NH4BF4(氟硼酸銨)中含有2NA個配位鍵.
(4)由12個硼原子構成如圖1的結構單元,硼晶體的熔點為1873℃,則硼晶體的1個結構單元中含有30  個B-B鍵.

(5)氮化硼(BN)晶體有多種相結構.六方相氮化硼(晶體結構如圖2)是通常存在的穩(wěn)定相可作高溫潤滑劑.立方相氮化硼(晶體結構如圖3)是超硬材料,有優(yōu)異的耐磨性.
①關于這兩種晶體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d(填字母).
a.兩種晶體均為分子晶體       
b.兩種晶體中的B-N鍵均為共價鍵
c.六方相氮化硼層間作用力小,所以質地軟
d.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鍵和π鍵,所以硬度大
②六方相氮化硼晶體內B-N鍵數(shù)與硼原子數(shù)之比為3:1,其結構與石墨相似卻不導電,原因是立方氮化硼晶體內無自由移動的電子.
③立方相氮化硼晶體中,每個硼原子連接12個六元環(huán).該晶體的天然礦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約300km的古地殼中被發(fā)現(xiàn).根據這一礦物形成事實,推斷實驗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條件應是高溫、高壓.

分析 (1)由圖及元素守恒可寫出由B2O3制備BF3的方程式;根據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確定構型和雜化方式;
(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shù)增大而增大,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大于其相鄰元素,據此判斷第一電離能大小順序;
(3)在[Al(OH)4]-中Al采取sp3雜化,用最外層的四個空軌道接受O提供的孤對電子形成配合物,一個NH4BF4中N原子和其中一個H原子之間存在配位鍵、B原子和其中一個F原子之間存在一個配位鍵,所以含有2個配位鍵,據此計算;
(4)在硼原子組成的正二十面體結構中,每5個面共用一個頂點,每個等邊三角形擁有的頂點為:$\frac{1}{5}$×3=$\frac{3}{5}$,20個等邊三角形擁有的頂點為:$\frac{3}{5}$×20=12,每2個面共用一個B-B鍵;
(5)①a.由圖可知立方相氮化硼是立體網狀結構,為原子晶體;
b.非金屬元素之間易形成共價鍵;
c.六方相氮化硼為層狀結構,層間為分子間作用力,作用力;
d.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鍵不存在π鍵;
②六方相氮化硼晶體層內一個硼原子與相鄰氮原子形成3個共價單鍵,該物質的層狀結構中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電子;
③氮化硼與碳元素的單質相似,結合金剛石的結構進行判斷,立方相氮化硼晶體中,每個硼原子連接12個六元環(huán),在地殼內部,離地面越深,其壓強越大、溫度越高.

解答 解:(1)B2O3與CaF2和H2SO4反應即生成BF3,同時還應該產生硫酸鈣和水,方程式為: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BF3分子的中心原子B原子上含有3個σ 鍵,中心原子上的孤電子對數(shù)=$\frac{1}{2}$(a-xb)=$\frac{1}{2}$(0-3×1)=0,中心原子B原子的價層電子對數(shù)為3,屬于sp2雜化,中心原子上沒有孤對電子,所以其空間構型就是平面三角形,鍵角是120°,BF3分子為平面三角形,
故答案為:B2O3+3CaF2+3H2SO4=2BF3↑+3CaSO4+3H2O;sp2;平面正三角形;
(2)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隨著原子序數(shù)增大而增大,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第一電離能大于其相鄰元素,B、N、O、F元素處于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數(shù)逐漸增大,N處于第VA族,所以第一電離能N>O,B的第一電離能最小,第一電離能由大到小的順序是:F>N>O>B,
故答案為:F>N>O>B;
(3)在[Al(OH)4]-中Al采取sp3雜化,用最外層的四個空軌道接受O提供的孤對電子形成配合物,其結構式為,一個NH4BF4中N原子和其中一個H原子之間存在配位鍵、B原子和其中一個F原子之間存在一個配位鍵,所以含有2個配位鍵,則1mol NH4BF4含有2mol配位鍵,即2NA個配位鍵,
故答案為:;2NA;
(4)在硼原子組成的正二十面體結構中,每5個面共用一個頂點,每個面擁有這個頂點的:$\frac{1}{5}$×3=$\frac{3}{5}$,20個等邊三角形擁有的頂點為:$\frac{3}{5}$×20=12,每2個面共用一個B-B鍵,每個面擁有這個B-B鍵的$\frac{1}{2}$,每個等邊三角形占有的B-B鍵為:$\frac{1}{2}$×3=$\frac{3}{2}$,20個等邊三角形擁有的B-B鍵為:$\frac{3}{2}$×20=30,
故答案為:30;
(5)①a.立方相氮化硼為空間網狀結構,不存在分子,為原子晶體,故a錯誤;
b.非金屬元素之間易形成共價鍵,所以N原子和B原子之間存在共價鍵,故b正確;
c.六方相氮化硼層間為層狀結構,分子間作用力,作用力小,導致其質地軟,故c正確;
d.立方相氮化硼N原子和B原子之間存在共價單鍵,所以該化合物中含有σ鍵不存在π鍵,故d錯誤;
故選ad;  
②六方相氮化硼晶體層內一個硼原子與相鄰氮原子形成3個共價單鍵,六方相氮化硼晶體內B-N鍵數(shù)與硼原子數(shù)之比為3:1,該物質的層狀結構中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電子,所以不導電,
故答案為:3:1;立方氮化硼晶體內無自由移動的電子;
③氮化硼與金剛石的結構相似,立方相氮化硼晶體中,每個硼原子連接12個六元環(huán),在地殼內部,離地面越深,其壓強越大、溫度越高,根據題干知,實驗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條件應是高溫高壓,
故答案為:12;高溫、高壓.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結構和性質,涉及第一電離能、原子的雜化方式、晶體的計算等知識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計算能力的考查,這些知識點都是高考熱點,注意價層電子對互斥理論確定原子雜化方式及分子空間構型、晶胞的計算,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實驗裝置、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
A.
測定中和熱
B.
反應快慢
C.
粗銅的電解精煉
D.
電解食鹽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常溫下,濃度均為0.10mol/L、體積均為V0的HA和HB溶液,分別加水稀釋至體積V,pH隨lg$\frac{V}{{V}_{0}}$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溫度下HB的電離平衡常數(shù)約等于1.11×10-5
B.當lg$\frac{V}{{V}_{0}}$=3時,若兩溶液同時升高溫度,則$\frac{c({B}^{-})}{c({A}^{-})}$減小
C.相同條件下NaA溶液的pH大于NaB溶液的pH
D.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a=c>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化學反應可視為舊鍵斷裂和新鍵形成的過程.化學鍵的鍵能是形成(或拆開)1mol化學鍵時釋放(或吸收)的能量.已知白磷和P4O6的分子結構如圖所示,現(xiàn)提供以下化學鍵的鍵能(kJ/mol):P-P:198,P-O:360,O=O:498,對于反應P4(白磷)+3O2=P4O6,當2mol,白磷與氧氣充分反應的能量變化為(  )
A.放熱1638 kJB.吸熱1638 kJC.吸熱3276 kJD.放熱3276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元素的原子在形成不同的物質中,既能形成離子鍵,又能形成極性鍵和非極性鍵的是( 。
A.KB.CaC.ID.N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請根據下表,回答下列問題:(數(shù)據均在25℃時測定)
化學式CH3COOHH2CO3HClOCu(OH)2
相關常數(shù)Ka=1.8×10-5Ka1=4.3×10-7
Ka2=5.6×10-11
Ka=3.0×10-8Ksp=2×10-20
(1)物質的量濃度為0.1mol•L-1的下列四種物質:a.Na2CO3,b.NaClO,c.CH3COONa,d.NaHCO3,由水電離產生的H+由大到小的順序是a>b>d>c(填編號).
(2)常溫下0.1mol•L-1的HClO溶液加水稀釋過程,下列表達式的數(shù)據不變的是D;
A.c (H+)  B.$\frac{c({H}^{+})}{c(HClO)}$C.$\frac{c(O{H}^{-})}{c({H}^{+})}$D.$\frac{c(Cl{O}^{-})}{c(HClO)•c(O{H}^{-})}$
(3)體積為10mL pH=2的醋酸溶液與一元酸HX分別加水稀釋至1000mL,稀釋過程pH變化如圖所示,則Ka(HX)> (選填>、=、<,下同) Ka(CH3COOH);若將濃度為c1的NaOH溶液與0.1mol/L的HX等體積混合,
所得溶液的pH=7,則c1<0.1mol/L,溶液中離子濃度的大小關系為:c(Na+)=c(X-)>c(OH-)=c(H+);若將“0.1mol/L的HX”改為“pH=1的HX”,所得溶液的pH仍為7,則c1>0.1mol/L.
(4)室溫下,如果將0.1mol CH3COONa和0.05mol HCl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體積不變)  
 ①CH3COOH和CH3COO-兩種粒子的物質的量之和等于0.1mol.
②CH3COO-和OH-兩種粒子的物質的量之和比H+多0.05mol.
(5)某硫酸銅溶液里c(Cu2+)=0.02mol•L-1,如要生成Cu(OH)2,應調整溶液pH,使之大于5;要使0.2mol•L-1硫酸銅溶液中Cu2+沉淀較為完全(使Cu2+濃度降至原來的千分之一),則應向溶液里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使溶液pH為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物質中,既含有離子鍵,又含有共價鍵的是( 。
A.H2O2B.NaOHC.CaOD.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ClO2氣體是一種在水處理等方面有廣泛應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劑.我國從2000年起逐步用ClO2代替氯氣對飲用水進行消毒.
(1)消毒水時,ClO2還可將水中的Fe2+、Mn2+等轉化成Fe(OH)3和MnO2等難溶物除去,說明ClO2具有氧化性.
(2)工業(yè)上可用Cl2氧化NaClO2溶液制取ClO2,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l2 +2NaClO2 =2NaCl+2ClO2.工業(yè)上還可在80℃時電解氯化鈉溶液得到NaClO3,然后與鹽酸反應得到ClO2.電解時,NaClO3在(填陰或陽)陽極生成,生成ClO3-的電極反應式為Cl--6e-+3 H2O=6H++ClO3-
(3)自來水廠用ClO2處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濃度在0.1~0.8mg/L之間.碘量法可以檢測水中ClO2的濃度,步驟如下:
Ⅰ.取一定體積的水樣,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鉀,再用氫氧化鈉溶液調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變藍.
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已知:2S2O32-+I2═+2I-
Ⅲ.加硫酸調節(jié)水樣pH至1~3.
操作時,不同pH環(huán)境中粒子種類如右圖所示.
①操作工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2ClO2+2I-=2ClO2-+I2
②確定操作Ⅱ完全反應的現(xiàn)象是藍色消失,半分鐘內不變色.
③在操作Ⅲ過程中,溶液又呈藍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ClO2-+4I-+4H+=Cl-+2I2+2H2O.
④若水樣的體積為1.0L,在操作Ⅱ時消耗了1.0×10-3mol/L的Na2S2O3溶液10mL,則水樣中ClO2的濃度是0.675mg/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金屬鈦素有“太空金屬”、“未來金屬”等美譽.工業(yè)上,以鈦鐵礦為原料制備二氧化鈦并得到副產品FeSO4•7H2O(綠礬)的工藝流程如下圖所示.

已知:TiO2+在一定條件下會發(fā)生水解;鈦鐵礦主要成分為鈦酸亞鐵(FeTiO3),含有少量SiO2雜質;其中一部分鐵元素在鈦鐵礦處理過程中會轉化為+3價.
(1)黑鈦液中生成的主要陽離子有TiO2+和Fe2+,寫出步驟①化學反應方程式:FeTiO3+2H2SO4═FeSO4+TiOSO4+2H2O;步驟②中,加入鐵粉的主要目的是將Fe3+轉化為Fe2+并防止Fe2+被氧化.
(2)步驟③中,實現(xiàn)混合物的分離是利用物質的b(填字母序號).
a.熔沸點差異    b.溶解性差異    c.氧化性、還原性差異
(3)步驟②、③、④中,均涉及到的操作是過濾(填操作名稱);該操作所需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玻璃棒.
(4)請結合化學用語用化學平衡理論解釋步驟④中將TiO2+轉化為Ti(OH)4的原因:溶液中存在平衡:TiO2++3H2O?Ti(OH)4+2H+,當加入熱水稀釋、升溫后,平衡正向移動,生成Ti(OH)4
(5)可以利用生產過程中的廢液與軟錳礦(主要成分為MnO2)反應生產硫酸錳(MnSO4,易溶于水),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MnO2+2Fe2++4H+═Mn2++2Fe3++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