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某溫度下,在45.7g水中溶解14.3g Na2CO3.10H2O恰好達到飽和,該溶液密度為1.50g/cm3,求:
(1)該溫度下Na2CO3溶解度;
(2)該溶液中Na2CO3的物質的量濃度;
(3)取出20.0ml該溶液,稀釋成濃度為0.500mol/L的稀溶液,則稀釋后溶液的體積是多少毫升?

解:(1)45.7g水中溶解14.3g Na2CO3.10H2O恰好達到飽和,
14.3g Na2CO3.10H2O中碳酸鈉的質量為14.3g×=5.3g,故含有水的質量為14.3g-5.3g=9g,
故100g:S=(45.7g+9g):5.3g,解得S=9.69g,
答:該溫度下碳酸鈉的溶解度為9.69g;
(2)碳酸鈉的物質的量為=0.05mol,
溶液的體積為:=40mL=0.04L,
故該飽和碳酸鈉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25mol/L,
答:該飽和碳酸鈉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為1.25mol/L;
(3)根據(jù)稀釋定律,稀釋前后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令稀釋后溶液的體積為V,則:
20mL×1.25mol/L=0.500mol/L×V,
解得V=50mL,
答:稀釋后碳酸鈉溶液的體積為50mL.
分析:(1)計算14.3g Na2CO3.10H2O中碳酸鈉、水的質量,再根據(jù)溶解度定義計算100g水中溶解溶質的最大質量,即為該溫度下的溶解度;
(2)根據(jù)n=計算碳酸鈉的物質的量,根據(jù)V=計算溶液的體積,再根據(jù)c=計算碳酸鈉的物質的量濃度;
(3)根據(jù)稀釋定律,稀釋前后溶質的物質的量不變,據(jù)此計算稀釋后溶液的體積.
點評:本題考查溶解度計算、物質的量濃度的有關計算,難度不大,注意對溶解度的理解.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2012?河西區(qū)一模)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此方面的科學研究為當今提倡的“低碳生活方式”提供依據(jù).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甲烷燃燒放出大量的熱,可作為能源用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
已知:①2CH4 (g)+3O2 (g)=2CO (g)△H1=-1214kJ/mol②2CO (g)+O2 (g)=2CO2 (g)△H2=-566kJ/mol寫出甲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CH4 (g)+2O2 (g)=CO2 (g)+2H2O (l)△H=-890kJ/mol
CH4 (g)+2O2 (g)=CO2 (g)+2H2O (l)△H=-890kJ/mol

(2)甲烷燃料電池已得到廣泛使用.若在酸性介質中,該電池工作時負極電極反應式為
CH4-8e-+2H2O=CO2+8H+
CH4-8e-+2H2O=CO2+8H+
.某同學利用此甲烷燃料電池設計了一種電解法制取Fe(OH)2的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通電后,溶液中產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且較長時間不變色.
①b端所用電極材料為

②寫出一種適合該裝置的電解質溶液的名稱:
NaCl溶液
NaCl溶液

③寫出該裝置工作時的總反應:
Fe+2H2O
 通電 
.
 
Fe(OH)2+H2
Fe+2H2O
 通電 
.
 
Fe(OH)2+H2


(3)焦炭可以用于制取新型陶瓷材料氮化硅(Si3N4).在1300~1700℃的氮氣流中SiO2與焦炭發(fā)生如下反應:3SiO2 (s)+6C (s)+2N2 (g)?Si3N4 (s)+6CO (g)
已知在容積不變的密閉容器中進行該反應,每轉移1mol eˉ放出132.6kJ的熱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B
AB

A.該反應的△H=-1591.2kJ/mol
B.當焦炭質量不再改變時,該反應到達平衡
C.加入更多的SiO2、充入N2,平衡均不移動
D.溫度控制在1300~17000℃是為了提高反應速率,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動
(4)某溫度下,在2L的密閉容器中,測得該反應中N2和CO各個時刻的物質的量如下表所示.請計算:0~20min內平均v(N2)=
3.70×102 mol/(L?min)
3.70×102 mol/(L?min)
;該溫度下,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K=
81.0
81.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N2 8.00 7.40 7.00 6.72 6.52 6.36 6.20 6.00 6.00 6.00
CO 0.00 1.80 3.00 3.84 4.22 4.92 5.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2分)某溫度時,在2L密閉容器中氣態(tài)物質CO和H2反應生成氣態(tài)物質Z,它們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所示。

t/min

CO/mol

H2/mol

Z/mol

0

1.00

1.00

0.00

1

0.90

0.80

0.10

3

0.75

0.50

0.25

5

0.65

0.30

0.35

7

0.55

0.10

0.45

9

0.55

0.10

0.45

10

0.55

0.10

0.45

   (1)(根據(jù)上表中數(shù)據(jù),在下圖中畫出CO、z的物質的量的濃度(c)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

   (2)體系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在3—5 min時間內產物Z的平均反應速率:                  

   (4)圖2表示該反應進行過程中能量的變化。曲線a表示不使用催化劑時反應的能量變化,曲線b表示使用催化劑后的能量變化。該反應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5)恒容條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增大的有    (選填序號)。

a.升高溫度    b.使用催化劑                  C.再充人2 mol H2 d.再充人2 mol 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0年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上學期摸底考試化學試題 題型:填空題

(12分)某溫度時,在2L密閉容器中氣態(tài)物質CO和H2反應生成氣態(tài)物質Z,它們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所示。

t/min

CO/mol

H2/mol

Z/mol

0

1.00

1.00

0.00

1

0.90

0.80

0.10

3

0.75

0.50

0.25

5

0.65

0.30

0.35

7

0.55

0.10

0.45

9

0.55

0.10

0.45

10

0.55

0.10

0.45

   (1)(根據(jù)上表中數(shù)據(jù),在下圖中畫出CO、z的物質的量的濃度(c)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

   (2)體系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3)在3—5 min時間內產物Z的平均反應速率:                   。

   (4)圖2表示該反應進行過程中能量的變化。曲線a表示不使用催化劑時反應的能量變化,曲線b表示使用催化劑后的能量變化。該反應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5)恒容條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增大的有     (選填序號)。

a.升高溫度    b.使用催化劑                  C.再充人2 mol H2 d.再充人2 mol 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溫度時,在2L密閉容器中氣態(tài)物質CO和H2反應生成氣態(tài)物質Z,它們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如下表所示。

t/min

CO/mol

H2/mol

Z/mol

0

1.00

1.00

0.00

1

0.90

0.80

0.10

3

0.75

0.50

0.25

5

0.65

0.30

0.35

7

0.55

0.10

0.45

9

0.55

0.10

0.45

10

0.55

0.10

0.45

   (1)(根據(jù)上表中數(shù)據(jù),在下圖中畫出CO、z的物質的量的濃度(c)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

   (2)體系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在3—5 min時間內產物Z的平均反應速率:                   

   (4)圖2表示該反應進行過程中能量的變化。曲線a表示不使用催化劑時反應的能量變化,曲線b表示使用催化劑后的能量變化。該反應是        (填“吸熱”或“放熱”)反應,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是                            。

   (5)恒容條件下,下列措施中能使n(CH3OH)/n(CO)增大的有     (選填序號)。

a.升高溫度    b.使用催化劑           C.再充人2 mol H2 d.再充人2 mol H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0分)工業(yè)上通常把溶液中存在的CO32- 和HCO3-的總濃度稱為總堿度。水中堿度的控制成為碳酸鈉軟化水處理法的關鍵。碳酸在水中一般以3種形態(tài)存在,即H2CO3(CO2)、CO32- 和HCO3-。當溶液的pH發(fā)生變化時,其中任一種形態(tài)的物質的量占三種形態(tài)總物質的量的分數(shù)δ也可能發(fā)生變化,下圖是碳酸溶液中碳酸的各種形態(tài)的δ隨pH的變化曲線。

(1)從圖中推斷NaHCO3溶液呈      (填“酸”、“堿”、或“中”)性,其原因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正常情況下,人體血液的pH維持在7.35~7.45之間,則溶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填寫微粒化學式)

(3)根據(jù)上圖,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HCO3-既能與強酸反應又能與強堿反應。

B.鹽酸逐滴滴入碳酸鈉溶液至恰好完全反應時溶液呈中性

C.pH小于7的雨水稱為酸雨

D.在pH為6.37時,溶液中的c (H2CO3)= c (HCO3-)

(4)工業(yè)用循環(huán)冷卻水中常含有Ca2+等雜質離子,在循環(huán)過程中易結垢,可通過控制溶液的總堿度使Ca2+等離子形成沉渣除去。已知某溫度下Ksp(CaCO3)=3.03×10-9,當水中的c(Ca2+)≤3×10-4 mol·L-1時,不會出現(xiàn)結垢現(xiàn)象,則該水中的c(CO32-)應至少為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