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三個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K2、K3)與溫度的關系分別如下表所示:請回答:

(1)反應①是吸熱(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寫出反應③的平衡常數(shù)K3的表達式$\frac{c(C{O}_{2})×c({H}_{2})}{c(CO)×c({H}_{2}O)}$.
(3)根據(jù)反應①與②可推導出K1、K2與K3之間的關系,則K3=$\frac{{K}_{2}}{{K}_{1}}$(用K1、K2表示).
(4)要使反應③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可采取的措施有CE(填寫字母序號).
A.縮小反應容器的容積      B.擴大反應容器的容積       C.升高溫度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E.設法減小平衡體系中的CO的濃度
(5)若反應③的逆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

①可見反應在t1、t3、t7時都達到了平衡,而t2、t8時都改變了一種條件,試判斷改變的是什么條件:t2時升高溫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濃度; t8時增大壓強或使用催化劑.
②若t4時降壓,t6時增大反應物的濃度,請在圖中畫出t4~t6時逆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線.

分析 (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反應①中溫度越高,平衡常數(shù)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2)化學平衡常數(shù),是指在一定溫度下,可逆反應達到平衡時各生成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shù)次冪的乘積除以各反應物濃度的化學計量數(shù)次冪的乘積所得的比值;
(3)反應②-反應①得到反應③,則平衡常數(shù)K3為反應②與反應①的平衡常數(shù)商;
(4)反應①溫度越高,平衡常數(shù)越大,反應②溫度越高,平衡常數(shù)越小,而K3=$\frac{{K}_{2}}{{K}_{1}}$,故反應③溫度越高,平衡常數(shù)越小,即正反應為放熱反應,結合平衡移動原理分析解答;
(5)①t2時逆反應速率增大,且平衡時反應速率大于t2時反應速率,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該反應正反應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放熱反應,不能是增大壓強,可能是升高溫度或者增大生成物的濃度;
t8時反應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動,該反應正反應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可能為增大壓強或使用催化劑;
②t4時降壓,逆反應速率減小,但平衡不移動,t6時增大反應物的濃度,瞬間t6點逆反應速率不變,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隨著反應的進行,逆反應速率增大.

解答 解:(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反應①中溫度越高,平衡常數(shù)越大,說明升高溫度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反應方向移動,故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故答案為:吸熱;
(2)反應③的平衡常數(shù)K3的表達式K=$\frac{c(C{O}_{2})×c({H}_{2})}{c(CO)×c({H}_{2}O)}$,
故答案為:$\frac{c(C{O}_{2})×c({H}_{2})}{c(CO)×c({H}_{2}O)}$;
(3)反應②-反應①得到反應③,則平衡常數(shù)K3為反應②與反應①的平衡常數(shù)商,故K3=$\frac{{K}_{2}}{{K}_{1}}$,
故答案為:$\frac{{K}_{2}}{{K}_{1}}$;
(4)反應①溫度越高,平衡常數(shù)越大,反應②溫度越高,平衡常數(shù)越小,而K3=$\frac{{K}_{2}}{{K}_{1}}$,故反應③溫度越高,平衡常數(shù)越小,即正反應為放熱反應.
A.縮小反應容器的容積,壓強增大,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平衡不移動,故A錯誤;
B.擴大反應容器的容積,壓強減小,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平衡不移動,故B錯誤;
C.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向移動,故C正確;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同等程度加快反應速率,平衡不移動,故D錯誤;
E.設法減小平衡體系中的CO的濃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E正確,
故選:CE;
(5)①t2時逆反應速率增大,然后逆反應速率減低,且平衡時反應速率大于t2時反應速率,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該反應正反應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放熱反應,不能增大壓強,可能是升高溫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濃度;
t8時反應速率增大,但平衡不移動,該反應正反應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反應,可能為增大壓強或使用催化劑,
故答案為:升高溫度或增大生成物的濃度;增大壓強或使用催化劑;
②t4時降壓,逆反應速率減小,但平衡不移動,t6時增大反應物的濃度,瞬間t6點逆反應速率不變,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隨著反應的進行,逆反應速率增大,在圖中畫出t4~t6時逆反應速率與時間的關系線為:,
故答案為: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常數(shù)、化學平衡與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速率-時間圖象等,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能力,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5.如圖為鈉硫高能電池的結構示意圖,該電池的工作溫度為320℃左右,電池反應為2Na+xS═Na2Sx,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xS+2e-═Sx2-,M(由Na2O和Al2O3制得)的兩個作用是導電和隔絕Na、S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1)在硫酸銅晶體里結晶水含量的測定實驗中,稱量操作至少要進行4次.
(2)中和熱測定的實驗中,用到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溫度計、環(huán)形玻璃攪拌棒、量筒.
(3)圖1是中學化學中常用玻璃儀器組成的實驗裝置圖(根據(jù)需要可在其中加入液體或固體).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能用作干燥氨氣的裝置有DE(填字母);
②既能用于收集氯氣又能用于收集一氧化氮氣體的裝置有AB(填字母);
③在實驗室制備氯氣的實驗中,用以除去氯氣中氯化氫等雜質氣體的裝置有A (填字母);
④能用于乙烯與溴水反應制二溴乙烷的實驗裝置有A(填字母);
⑤在C裝置中,若用燒杯內的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二氧化硫,則廣口瓶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4)為比較Fe3+和Cu2+對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同學設計了圖2所示的實驗.
①可通過觀察以生成的氣體O2快慢來判斷反應的快慢來定性的得出結論;
②有A同學提出將CuSO4改為CuCl2更為合理,其理由是使陰離子相同,排除陰離子的干擾;若不采用A同學的改進方案,你認為還可以如何改進?將FeCl3改為Fe2(SO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Ni(CO)4是無色液體,沸點42.1℃,熔點-19.3℃,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推測Ni(CO)4是非極性分子(填“極性”或“非極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用膽礬(CuSO4.5H2O)配置0.1mol/L硫酸銅溶液,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
A.稱取25g膽礬溶解在1L水中
B.將16g膽礬溶于水,然后將此溶液稀釋至1L
C.稱取25g膽礬溶于水,然后將此溶液稀釋至1L
D.將膽礬加熱除去結晶水后,稱取16g溶解在1L水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事實中,能證明HCl是共價化合物的是( 。
A.HCl易溶于水B.HCl的水溶液能導電
C.液態(tài)HCl不導電D.HCl不易分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①~⑥六種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①~⑥六種元素中,形成化合物種類最多的元素是③(填寫相應序號,下同);原子半徑最大的是②.
(2)元素④、⑤和元素①形成的最簡單氣態(tài)化合物的穩(wěn)定性關系為H2O>NH3(用化學式表示).
(3)元素②的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化學式為NaOH;該化合物的化學鍵類型為離子鍵、共價鍵;常溫下,若用含有該化合物60g的稀水溶液與元素⑥的單質完全反應,則反應過程中轉移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75mol.
(4)元素④和元素①形成的最簡單化合物可以和元素④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反應生成一種不含金屬元素的鹽,則該鹽的化學式為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實驗方案正確且能達到相應實驗預期目的是( 。
A.
分離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B.
用銅和濃硝酸制取少量NO2
C.
比較MnO2、Cl2、I2的氧化性
D.
探究NaHCO3的熱穩(wěn)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由CH2=CH2制備HO-CH2-CH2-OH,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是(  )
A.加成反應B.消去反應、氧化反應
C.氧化反應、加成反應D.加成反應、取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