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已知反應:①C(s)+$\frac{1}{2}$O2(g)=CO(g)△H1=-110.5kJ•mol-1
②C(s)+O2(g)═CO2(g)△H2=-393.5kJ•mol-1
寫出表示CO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CO(g)+$\frac{1}{2}$O2(g)═CO2(g)△H=-283.0kJ•mol-1
(2)搭載神舟十一號航天飛船的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的助推器、芯一級、芯二級應用的燃料全部是液態(tài)偏二甲肼和液態(tài)四氧化二氮.其中偏二甲肼(C2H8N2)為火箭燃料,四氧化二氮(N2O4)為氧化劑,當它們混合時,立即產(chǎn)生大量氮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氣,并放出大量熱. 若0.1mol 偏二甲肼與N2O4完全反應時,放出 526.65kJ的熱量.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C2H8N2(l)+2N2O4(l)═2CO2(g)+3N2(g)+4H2O(g)△H=-5266.5kJ•mol-1

分析 (1)利用蓋斯定理,將②-①可得CO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
(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8N2(l)+2N2O4(l)═2CO2(g)+3N2(g)+4 H2O(g),結合方程式計算反應熱.

解答 解:(1)CO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表示1molCO完全燃燒放出熱量的熱化學方程式,用蓋斯定理,將②-①可得CO(g)+$\frac{1}{2}$O2(g)═CO2(g)△H=-283.0 kJ•mol-1
故答案為:CO(g)+$\frac{1}{2}$O2(g)═CO2(g)△H=-283.0 kJ•mol-1;
(2)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2H8N2(l)+2N2O4(l)═2CO2(g)+3N2(g)+4 H2O(g),若0.1mol 偏二甲肼與N2O4完全反應時,放出 526.65kJ的熱量,則1molC2H8N2完全燃燒放出5266.5 kJ,熱化學方程式為C2H8N2(l)+2N2O4(l)═2CO2(g)+3N2(g)+4 H2O(g)△H=-5266.5 kJ•mol-1
故答案為:C2H8N2(l)+2N2O4(l)═2CO2(g)+3N2(g)+4 H2O(g)△H=-5266.5 kJ•mol-1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為高頻考點,側重考查學生的分析、計算能力,注意把握熱化學方程式的書寫以及蓋斯定律的運用,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把過量新制的氯水滴加到石蕊試液中,溶液顏色先變藍后褪色
B.自來水廠用氯氣給水消毒,是因為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lO具有強氧化性
C.Cl2、Cl-均有毒
D.Cl2、HClO、H2O2都具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將32.64g銅與140mL一定濃度的硝酸反應,銅完全溶解產(chǎn)生的NO和NO2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1.2L.請回答:
(1)NO的物質的量為0.26mol,NO2的物質的量為0.24mol.
(2)待產(chǎn)生的氣體全部釋放后,向溶液中加入VmL、amol•L-1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轉化成沉淀,則原硝酸溶液的濃度為$\frac{50+0.1aV}{14}$mol•L-1
(3)欲使銅與硝酸反應生成的氣體在NaOH溶液中全部轉化為NaNO3,至少需要30%的雙氧水57.8g.
(書寫計算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①常溫下,0.1molCl2與足量NaOH溶液反應,轉移的電子數(shù)目為0.2NA
②常溫常壓下,18g H2O中含有的電子總數(shù)為10NA
③將100mL 0.1mol•L-1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可制得Fe(OH)3膠粒0.01NA
④在反應KIO3+6HI═KI+3I2+3H2O中,每生成6mol I2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10NA
A.①⑤B.③④C.②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4.某學生中和滴定實驗的過程如下:
(1)取一支酸式滴定管,
(2)用蒸餾水洗凈,
(3)加入待測鹽酸溶液,
(4)記錄液面刻度的讀數(shù),
(5)用酸式滴定管精確放出一定量待測鹽酸溶液,
(6)置于用待測液洗滌過的錐形瓶中,
(7)加入2滴酚酞試劑 
(8)置于裝好標準NaOH溶液的滴定管下,
(9)開始滴定,先慢后快,邊滴邊搖蕩,
(10)邊注視滴定管液面變化,
(11)小心滴到溶液顏色無色到粉紅色時(填顏色變化),即停止滴定.
(12)記錄液面讀數(shù),
(13)重復滴定,根據(jù)兩次讀數(shù)得出NaOH的體積為21mL.
上述學生操作錯誤的有(3)(6)(9)(10)(11)(13) (填序號)
下列操作會導致誤差的是:偏高(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
(1)滴定管用蒸餾水洗凈后,未用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潤洗,使滴定結果偏高;
(2)錐形瓶用蒸餾水洗凈后,又用待測溶液潤洗,使滴定結果偏高;
(3)滴定管(裝標準溶液)在滴定前尖嘴處有氣泡,滴定終了無氣泡,使滴定結果偏高;
(4)滴定前仰視,滴定終了平視,使滴定結果偏低;
(5)用含Na2O雜質的NaOH固體來配制已知濃度的標準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濃度的鹽酸,使測得鹽酸的濃度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在100mL0.3moL•L-1的A1Cl3溶液中,加入2.3g鈉塊,待其充分反應后,若忽略溶液體積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反應后溶液為澄清狀態(tài)
B.反應后溶液中AlO2-濃度為0.1 mo L•L-1
C.反應后溶液中離子濃度最大的是Cl-
D.溶液中Al3+與AlO2-濃度之比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下列是元素周期表的前三周期中的部分元素
族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LiCNOFNe
NaMgSCl
KCaBr
(1)表中所標出的元素當中,最活潑的金屬元素是K,最活潑的非金屬元素是F,最不活潑的元素是Ne;
(2)K和Mg兩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都是堿,則這兩種堿的堿性強弱為:KOH大于Mg(OH)2(大于/小于);
(3)Si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ⅣA族,它的最高價氧化物的化學式是SiO2,由共價鍵(離子鍵/共價鍵)組成;
(4)已知①2H2+O2$\frac{\underline{\;點燃\;}}{\;}$2H2O;②Cl2和H2混合,在光照下就可以發(fā)生爆炸,生成HCl.據(jù)此推斷,活潑性比較:O2小于Cl2(大于/小于);另由③Cl2+2NaBr=Br2+2NaCl,可推斷氧化性比較:Cl2大于Br2 (大于/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8.按要求填空:
(1)將質量比為7:15的N2和NO混合,則混合氣體中N2和NO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氮原子和氧原子的個數(shù)之比為2:1;22克該混合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16.8 L.
(2)在氯化鎂和硫酸鎂的混合液中,若Mg2+與Cl-的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4:3時,則Mg2+與SO物質的量濃度之比為8:5
(3)將8g鐵片放入100mL硫酸銅溶液中,溶液中的Cu2+全部被還原時,“鐵片”變?yōu)?.4g,則原c(CuSO4)為0.5mol/L.
(4)使4.48L CO2氣體迅速通過Na2O2固體后得到3.36L(標準狀況下)氣體,這3.36L氣體的質量是6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某研究小組為探究Cu的化學性質及溶液環(huán)境對反應的影響,設計并完成了下列實驗.
Ⅰ.探究Cu的化學性質
實驗試劑1試劑2操作及現(xiàn)象


銅絲
氯氣將加熱后的銅絲伸入盛有氯氣的集氣瓶中,產(chǎn)生棕黃色的煙
稀硝酸產(chǎn)生無色氣體,遇空氣變?yōu)榧t棕色
0.1mol/LKMnO4溶液加熱后,銅絲表面有黑色物質,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
(1)根據(jù)化合價分析,在化學反應中銅主要體現(xiàn)出的化學性質是還原性.
(2)寫出銅與稀硝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3Cu+8H++2NO3-═3Cu2++2NO↑+4H2O.
(3)向實驗①的集氣瓶中加水,隨著水量的增加,溶液由黃色變?yōu)榫G色,最后變?yōu)樗{色.
【查閱資料】
ⅰ.黃色與藍色混合呈現(xiàn)綠色.
ⅱ.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Cu(H2O)4]2++4Cl-?[CuCl4]2-+4H2O
利用化學用語和文字解釋溶液顏色變化的原因:[CuCl4]2-+4H2O?[Cu(H2O)4]2++4 Cl-,加水過程中,平衡正向移動,隨著[Cu(H2O)4]2+的增加,溶液由黃色變?yōu)榫G色,最后變?yōu)樗{色.
(4)反應③中溶液顏色無明顯變化,是因為中性環(huán)境下反應很難進行.銅表面黑色的物質為CuO,同時有MnO2生成,則中性環(huán)境下反應很難進行的原因是:生成的CuO覆蓋在銅的表面阻止反應繼續(xù).
Ⅱ.探究溶液環(huán)境對反應的影響
為進一步研究酸堿性對銅與0.1mol/L KMnO4溶液反應的影響,設計如圖實驗:
環(huán)境反應現(xiàn)象
酸性溶液紫紅色變淺
堿性(1mL 1mol/L NaOH溶液)無明顯現(xiàn)象
(1)探究酸性條件下反應時,試劑X是.溶液顏色變淺能否說明銅與0.1mol/L KMnO4溶液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了反應,理由是如果加入H2SO4溶液的體積是1 mL,對比堿性條件下的實驗現(xiàn)象,則能說明發(fā)生了反應,如果加入H2SO4溶液的體積是大于1 mL,則有可能是稀釋作用導致的溶液顏色變淺.
(2)對于銅與0.1mol/L KMnO4溶液在堿性環(huán)境下的反應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Ⅰ:0.1mol/L KMnO4溶液在堿性環(huán)境下不能將銅氧化;
假設Ⅱ:0.1mol/L KMnO4溶液在堿性環(huán)境下與銅反應較慢.
設計實驗驗證:
將銅絲緊密纏繞在碳棒上放入堿性的溶液A中,溶液很快由紫紅色變?yōu)樯罹G色、.一段時間后,溶液變?yōu)闇\藍綠色,試管底部出現(xiàn)棕褐色粉末(MnO2).①反應加快的原因是發(fā)生了電化學腐蝕,其正極發(fā)生的電極反應式為:MnO4-+e-→MnO42-、MnO42-+2e-+2H2O=MnO2+4OH-
②通過上述實驗得出結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