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理論上講,任何自發(fā)的氧化還原反應都可以設計成原電池。請利用反應“Cu+2Ag+ =2 Ag +Cu2+ ”設制一個化學電池(正極材料用碳棒),回答下列問題:
(1)該電池的負極材料是_______,發(fā)生_________反應(填“氧化”或“還原”),電解質溶液是_______;
(2)若導線上轉移電子1 mol,則生成銀___________克。
如圖為某化學興趣小組進行不同條件下化學能轉變?yōu)殡娔芴骄康难b置。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3)當電極a為Al、電極b為Cu、電解質溶液為稀硫酸時,正極的電極反應式為:___________。
(4)當電極a為Al、電極b為Mg、電解質溶液為氫氧化鈉溶液時,該裝置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原電池,若不能,請說明理由;若能,請指出正、負極_________。
【答案】銅 氧化 硝酸銀溶液 108 2H2++2e-=H2↑ 能 正極是鎂,負極是鋁。
【解析】
原電池中較活潑的金屬是負極,失去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電子經導線傳遞到正極,所以溶液中的陽離子向正極移動,正極得到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結合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分析解答。
(1)在Cu+2Ag+=2Ag+Cu2+反應中,Cu被氧化,應為原電池的負極,電極反應為:Cu-2e-=Cu2+,電解質溶液為含Ag+離子的溶液,如AgNO3溶液,故答案為:Cu,氧化,AgNO3溶液;
(2)正極反應為Ag++e-=Ag,若導線上轉移電子1mol,則生成銀1mol,質量為108g,故答案為:108;
(3)Al、Cu、稀硫酸構成的原電池,總反應為:2Al +6H +=2Al 3++3H2↑,Al做負極,Cu做正極,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反應為:2H++2e-=H2↑;故答案為:2H++2e-=H2↑;
(4)Al和Mg兩金屬中,Al和NaOH溶液可以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所以Al、Mg和NaOH溶液能構成原電池,根據(jù)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故正極是Mg,負極是Al。故答案為:能;正極是Mg,負極是Al。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試管a中先加入2mL 95%的乙醇,邊搖動邊緩緩加入5mL濃H2SO4并充分搖勻,冷卻后再加入2g無水醋酸鈉,用玻璃棒充分攪拌后將試管固定在鐵架臺上,在試管b中加入7mL飽和碳酸鈉溶液。連接好裝置,用酒精燈對試管a加熱,當觀察到試管b中有明顯現(xiàn)象時停止實驗。
(1)寫出a試管中的主要化學反應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濃H2SO4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試管b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實驗中球形干燥管除了起冷凝作用外,另一個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其原因_____________.
(5)飽和Na2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鉛酸蓄電池的工作原理如圖所示,其總反應式為Pb+PbO2+2H2SO4=2PbSO4+2H2O。下列判斷不正確的是( )
A. 閉合K時,d電極的反應式為PbSO4+2H2O-2e-=PbO2+4H++SO42—
B. 當電路中轉移0.2 mol電子時,Ⅰ中消耗的H2SO4為0.2 mol
C. 閉合K時,Ⅱ中SO42—向c電極遷移
D. 閉合K一段時間后,Ⅱ可單獨作為原電池,d電極為正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在500mLFeBr2溶液中導入22.4L(在標準狀況下)Cl2,充分反應后,溶液中1/3的Br-被氧化,則原溶液中FeBr2的物質的量濃度( )
A. 2.4mol/L B. 1.2mol/L C. 2.0mol/L D. 3.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據(jù)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族 周期 | ⅠA | ⅡA | ⅢA | ⅣA | ⅤA | ⅥA | ⅦA | O |
2 | E | H | F | I | ||||
3 | A | C | D | G | R | |||
4 | B |
(1)十種元素中化學性質最不活潑的元素是________(填元素符號)。
(2)A、C、D三種元素的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其中堿性最強的是________(填化學式)。
(3)I元素跟A元素形成化合物的是_____(離子或共價)化合物。并用電子式表示該化合物的形成過程_____
(4)G的單質和B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5)元素A和F能形成兩種化合物,寫出其中較穩(wěn)定的化合物與CO2反應生成氧氣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鐵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生產中應用廣泛,研究鐵及其化合物的應用意義重大.回答下列問題:
(1)已知高爐煉鐵過程中會發(fā)生如下反應:
FeO(s)+CO(g)═Fe(s)+CO2(g)△H1
Fe2O3(s)+CO(g)═Fe3O4(s)+CO2(g)△H2
Fe3O4(s)+CO(g)═3Fe(s)+CO2(g)H3
Fe2O3(s)+CO(g)═2Fe(s)+3CO2(g)H4
則△H4的表達式為__________(用含△H1、△H2、△H3的代數(shù)式表示).
(2)上述反應在高爐中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各階段主要成分與溫度的關系如下:
溫度 | 250℃ | 600℃ | 1000℃ | 2000℃ |
主要成分 | Fe2O3 | Fe3O4 | FeO | Fe |
1600℃時固體物質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___,該溫度下若測得固體混合物中m(Fe):m(O)=35:2,則FeO被CO還原為Fe的百分率為__________(設其它固體雜質中不含Fe、O元素).
(3)鐵等金屬可用作CO與氫氣反應的催化劑.已知某種催化劑可用來催化反應CO(g)+3H2(g)CH4(g)+H2O(g)△H<0.在T℃,106Pa時將lmolCO和3molH2加入體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實驗測得CO的體積分數(shù)x(CO)如下表:
t/min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x(CO) | 0.25 | 0.23 | 0.214 | 0.202 | 0.193 | 0.193 |
①能判斷CO(g)+3H2(g)CH4(g)+H2O(g)達到平衡的是__________(填序號).
a.容器內壓強不再發(fā)生變化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
c.v正(CO)=3v逆(H2) d.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發(fā)生變化
②達到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在T℃106Pa時該反應的壓強平衡常數(shù)Kp(用平衡分壓代替平衡濃度計算,分壓=總壓×物質的量分數(shù))的計算式為__________;
③圖表示該反應CO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圖中溫度T1、T2、T3由高到低的順序是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石油產品中含有H2S及COS、CH3SH等多種有機硫,石油化工催生出多種脫硫技術。請回答下列問題:
(1)COS的電子式是_______________。
(2)已知熱化學方程式:①2H2S(g)+SO2(g)=3S(s)+2H2O(l) △H=-362kJ·mol-1
②2H2S(g)+3O2(g)=2SO2(g)+2H2O(l) △H2=-1172kJ·mol-1
則H2S氣體和氧氣反應生成固態(tài)硫和液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
(3)可以用K2CO3溶液吸收H2S,其原理為K2CO3+H2S=KHS+KHCO3,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________。(已知H2CO3的Ka1=4.2×10-7,Ka2=5.6×10-11;H2S的Ka1=5.6×10-8,Ka2=1.2×10-15)
(4)在強酸溶液中用H2O2可將COS氧化為硫酸,這一原理可用于COS的脫硫。該反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
(5)COS的水解反應為COS(g)+H2O(g)CO2(g)+H2S(g) △H<0。某溫度時,用活性α-Al2O3作催化劑,在恒容密閉容器中COS(g)的平衡轉化率隨不同投料比[n(H2O)/n(COS)]的轉化關系如圖1所示。其它條件相同時,改變反應溫度,測得一定時間內COS的水解轉化率如圖2所示:
①該反應的最佳條件為:投料比[n(H2O)/n(COS)]____,溫度_____________
②P點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_____________。(保留小數(shù)點后2位)
③當溫度升高到一定值后,發(fā)現(xiàn)一定時間內COS(g)的水解轉化率降低;猜測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