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三種氣體,取X和Y按1∶1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X+2Y2Z,達到平衡后,測得混合氣體中反應物的總物質(zhì)的量與生成物的總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3∶2,則Y的轉(zhuǎn)化率最接近于(  )

A.33%             B.40%             C.50%            D.65%


D [設X、Y初始的物質(zhì)的量均為1 mol,轉(zhuǎn)化的物質(zhì)的量分別為a mol、2a mol、2a mol,

由方程式

     X  +  2Y2Z

開始(mol)  1           1       0

轉(zhuǎn)化(mol)  a          2a      2a

平衡(mol)  1-a      1-2  2a

由題意得

求得:a,

因此Y的轉(zhuǎn)化率為×100%,最接近65%。]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教材中的各項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

A.在化學反應中,反應物轉(zhuǎn)化為生成物的同時,必然發(fā)生能量的變化

B.氮肥包括銨態(tài)氮肥、硝態(tài)氮肥和尿素

C.在書寫熱化學方程式時應標明反應物及生成物的狀態(tài),無需標明反應溫度和壓強

D.醫(yī)療上用的石膏繃帶是利用熟石膏與水混合成糊狀后很快凝固的性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A、B、C是實驗室常用的三種制取氣體的裝置,提供的藥品有:大理石、濃鹽酸、稀鹽酸、鋅粒、二氧化錳、氯化銨、熟石灰,F(xiàn)欲利用這些藥品分別制取NH3、Cl2、H2、CO2四種氣體,試回答下列問題:

(1)選用A裝置可制取的氣體有________,選用B裝置可制取的氣體有________,選用C裝置可制取的氣體有________。

(2)標號①、②的儀器名稱分別為________、________。

(3)寫出利用上述有關藥品制取氨氣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制得干燥氨氣,可選用下列干燥劑中的________(填序號)。

a.生石灰 b.濃硫酸 c.五氧化二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可逆反應4NH3(g)+5O2(g)4NO(g)+6H2O(g),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達到化學平衡時,4v(O2)=5v(NO)

B.若單位時間內(nèi)生成x mol NO的同時,消耗x mol NH3,則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C.達到化學平衡時,若增加容器體積,則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大

D.化學反應速率關系是2v(NH3)=3v(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化學平衡常數(shù)K表示可逆反應的進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_________________,K值大小與溫度的關系:溫度升高,K值__________________(填“一定增大”、“一定減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

(2)在一體積為10 L的密閉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CO和H2O,在850 ℃時發(fā)生如下反應:

CO(g)+H2O(g)CO2(g)+H2(g)+Q(Q>0)

CO和H2O濃度變化如圖所示:

則0~4 min間平均反應速率v(CO)=________mol·L-1·min-1。

(3)t℃(高于850℃)時,在相同容器中發(fā)生上述反應,容器內(nèi)各物質(zhì)的濃度變化如下所示。

t℃時物質(zhì)濃度(mol·L-1)的變化

時間/min

CO

H2O

CO2

H2

0

0.200

0.300

0

0

2

0.138

0.238

0.062

0.062

3

c1

c2

c3

c3

4

c1

c2

c3

c3

5

0.116

0.216

0.084

6

0.096

0.266

0.104

                 

①表中3~4 min之間反應處于________狀態(tài);c1數(shù)值________0.08 mol·L-1(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反應在4~5 min間,平衡向逆方向移動,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單選)。表中5~6 min之間數(shù)值發(fā)生變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單選)。

a.增加水蒸氣  b.降低溫度    c.使用催化劑  d.增大氫氣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實驗室中配制碘水,往往是將I2溶于KI溶液中,這樣就可以得到濃度較大的碘水,主要是因為發(fā)生了反應:I2(aq)+I(aq)I(aq)。上述平衡體系中,I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I]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曲線上的任何一點都表示平衡狀態(tài))。

                 

(1)通過分析圖象,該反應的正反應為__________反應(填“吸熱”或“放熱”)。

(2)在T1、D狀態(tài)時,v______v(填“>”、“<”或“=”)。若在T1時某狀態(tài)c(I)/c(I)=1/100__________平衡狀態(tài)(填“是”、“不是”或“不一定是”)。

(3)寫出該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K=________________。若升高溫度,K值將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若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溴水,K值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在預防SARS時,醫(yī)學專家告訴我們對公共場所要進行消毒;毛巾、口罩要經(jīng)常用開水蒸煮;被褥要放在太陽底下直射,其目的是(  )

A.使蛋白質(zhì)變性                        B.使多糖水解

C.使油脂水解                          D.使氨基酸變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對牛奶中的蛋白質(zhì)進行下列實驗:取30.0 mL牛奶,用蓋爾達法分離蛋白質(zhì),把氮完全轉(zhuǎn)化為氨,用50.0 mL 0.5 mol·L-1 H2SO4溶液吸收后,剩余的酸用1 mol·L-1 NaOH溶液中和,需38.0 mL。

(1)30.0 mL牛奶中含有多少克氮?

(2)如果蛋白質(zhì)中含氮16%(質(zhì)量分數(shù)),計算牛奶中含蛋白質(zhì)的質(zhì)量分數(shù)。(已知牛奶的密度是1.03 g·mL-1)

提示:蓋爾達法:蛋白質(zhì)硫酸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人們對酸堿的認識已有幾百年的歷史,經(jīng)歷了一個由淺入深、由低級到高級的認識過程。我們目前中學課本中的酸堿理論是1887年阿倫尼烏斯(Arrhenius)提出的電離理論。

探究過程:

(1)1905年富蘭克林(Franklin)深入研究了水和液氨的相似性,把阿倫尼烏斯以水為溶劑的個別現(xiàn)象推廣到任何溶液,提出了酸堿溶劑理論。溶劑理論認為凡能離解而產(chǎn)生溶劑正離子的物質(zhì)為酸,凡能離解而產(chǎn)生溶劑負離子的物質(zhì)為堿。試寫出液氨弱電離的方程式(生成的兩種微粒電子數(shù)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923年丹麥化學家布朗斯特(Bronsted)和英國化學家勞萊(Lowry)提出了質(zhì)子論。凡是能夠釋放質(zhì)子(氫離子)的任何含氫原子的分子或離子都是酸;凡是能與質(zhì)子(氫離子)結(jié)合的分子或離子都是堿。按質(zhì)子理論:下列微粒在水溶液中既可看作酸又可看作堿的是________。

A.H2O B.NH C.OH D.HCO E.CH3COO F.Cl

(3)1923年路易斯(Lewis)提出了廣義的酸堿概念。凡是能給出電子對而用來形成化學鍵的物質(zhì)是堿;凡是能和電子對結(jié)合的物質(zhì)都是酸。如:

酸(電子對接受體) 堿(電子對給予體)  反應產(chǎn)物

 H  。  —→ H:OH

試指出下列兩個反應中的酸或堿:

①H3BO3+H2OH+B(OH) 該反應中的堿是________;

②NaH+H2O===NaOH+H2↑ 該反應中的酸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