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7.在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A,B兩種氣體,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反應:2A(g)+B(g)?C(g)△H>0,達到平衡后,改變一個條件(x),下列量(y)一定符合圖中曲線的是( �。�
xy
A通入A氣體B的轉化率
B加入催化劑A的體積分數
C增大壓強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
D升高溫度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
A.AB.BC.CD.D

分析 反應的特征是反應氣體的化學計量數大于生成氣體的化學計量數,則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該反應是吸熱反應,溫度升高時化學平衡正向移動,圖象中縱坐標隨橫坐標的增大而增大,結合影響化學平衡移動的因素解答該題.

解答 解:A.再通入A氣體,平衡正向移動,B的轉化率增大,符合,故A正確;
B.加入催化劑,平衡不移動,所以A的體積分數不變,不符合,故B錯誤;
C.增大壓強,平衡正向移動,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減小,不符合,故C錯誤;
D.該反應是吸熱反應,溫度升高時化學平衡正向移動,混合氣體的總物質的量減小,不符合,故D錯誤.
故選A.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影響,為高頻考點,側重于學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反應的特點以及題給信息,為解答該題的關鍵,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已知aA3+,bB2-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則a與b之間的等式關系為a=b+5(填數學運算符號和具體數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1)實事證明,能設計成原電池的反應通常是放熱反應,下列化學反應在實際中可以設計成原電池的是C
A.C(s)+H2O(g)=CO(g)+H2(g)△H>0
B.NaOH(aq)+HC1(aq)=NaC1(aq)+H2O(1)△H<0
C.2H2(g)+O2(g)=2H2O(1)△H<0
(2)以KOH溶液為電解質溶液,依據所選反應設計一個原電池,其負極反應的電極反應式為H2+2OH--2e-=2H2O.
(3)電解原理在化學工業(yè)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如圖所示裝置,C、D、E、F、X、Y都是惰性電極,甲、乙中溶液的體積和濃度都相同,A、B為外接直流電源的兩極.將直流電源接通后,F極附近呈紅色.請回答:
①外接直流電源中A為正極,甲中電解時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CuSO4+2H2O_2Cu+O2↑+2H2SO4,通過一段時間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2molCu(OH)2粉末,恰好恢復到電解前的濃度和pH,則電解過程中轉移的電子的物質的量為0.8mol.
②現用丙裝置給銅件鍍銀,H為鍍件(“鍍件”還是“鍍層”),當乙中溶液的pH是13時(此時乙溶液體積為500mL),丙中鍍件上析出銀的質量為5.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做法不正確的是( �。�
A.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B.NaHCO3的熱穩(wěn)定性大于Na2CO3
C.乙醇可與金屬鈉反應放出氫氣D.金屬鈉著火時,用細沙覆蓋滅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向某密閉容器中充入1molCO和2molH2O(g),發(fā)生反應CO+H2O(g)?CO2+H2當反應達到平衡時,CO的體積分數為x.若維持容器的體積和溫度不變,起始物質按下列四種配比充入該容器中,達到平衡時CO的體積分子大于x的是( �。�
A.0.5mol CO+2mol H2O(g)+1mol CO2+1mol H2
B.1mol CO+1mol H2O(g)+1mol CO2+1mol H2
C.0.5mol CO+1.5mol H2O(g)+0.4mol CO2+0.4molH2
D.0.5mol CO+1.5mol H2O(g)+0.5molCO2+0.5mol 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某同學要配制480mL 0.200mol•L-1 Na2CO3溶液,需要Na2CO3的質量為10.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某同學在家自制“84消毒液”,他根據84消毒液標簽上的配方,用NaC1O固體配制480mL質量分數為25%的、密度為1.19g/cm3的NaC1O消毒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容量瓶用蒸餾水洗凈后需晾干才能使用
B.需稱取NaC1O固體144g
C.所配得NaC1O消毒液久置后會失效
D.8 4消毒液的消毒原理是利用了NaClO的強堿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之一,與之伴生的二氧化硫(SO2)和酸雨污染問題較為突出.目前我國采用的控制方法是電廠煙氣脫硫.煙氣脫硫的原理是利用堿性物質吸收并固定酸性的二氧化硫,主要有如下兩種方法:
Ⅰ、鈉堿循環(huán)法脫硫技術.
(1)此法是利用Na2SO3溶液可脫除煙氣中的SO2.Na2SO3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2OH-+SO2═SO32-+H2O.
(2)NaOH溶液吸收SO的過程中,pH隨n(SO32-):n(HSO3-)變化關系如表:
 n(SO32-):n(HSO3- 91:9 1:19:91 
 pH 8.27.2 6.2
①由表判斷,NaHSO3溶液顯酸性,用化學平衡原理解釋:溶液中存在HSO3-?H++SO32-,HSO3-+H2O?H2SO3+OH-,顯酸性是因其電離大于其水解.
②當溶液呈中性時,離子濃度關系正確的是(選填字母):bc.
a.c(Na+)=c(SO32-)+c(HSO3-)+c(H2SO3
b.c(Na+)>c(HSO3-)>c(SO32-)>c(H-)=c(OH-
c.c(Na+)=2c(SO32-)+c(HSO3-
Ⅱ、石灰石脫硫法
此法是以石灰石為原料通過系列反應將硫元素以CaSO4的形式固定,從而降低SO2的排放.但是煤炭燃燒過程中產生的CO又會與CaSO4發(fā)生化學反應,降低脫硫效率.相關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如下:
CaSO4 (s)+CO (g)?CaO(s)+SO2 (g)+CO2 (g)△H=218.4kJ•mol-1(反應Ⅰ)
CaSO4(s)+4CO(g)?CaS(s)+4CO2(g)△H2=-175.6kJ•mol-1  (反應Ⅱ)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結合反應Ⅰ、Ⅱ寫出CaSO4(s)與CaS(s) 的熱化學反應方程式3CaSO4 (s)+CaS(s)=4CaO(s)+4SO2 (g)△H=1049.2kJ•mol-1
(2)對于氣體參與的反應,表示平衡常數 Kp時用氣體組分(B)的平衡壓強p(B)代替該氣體物質的量濃度c(B),則反應Ⅰ的Kp=PCO2×PSO2PCO    (用表達式表示).
(3)假設某溫度下,反應Ⅰ的速率(v1)小于反應Ⅱ的速率(v2),則下列反應過程能量變化示意圖(如圖1所示)其中正確的是B.
(4)圖2為實驗測得不同溫度下反應體系中CO初始體積百分數與平衡時固體產物中CaS質量百分數 的關系曲線.則降低該反應體系中產生的SO2生成量的措施有AB.

A、向該反應體系中投入生石灰          B、在合適的溫度區(qū)間內控制較低的反應溫度
C、降低CO的初始體積百分數           D、提高反應體系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已知PbO2受熱分解為Pb的+4和+2價的混合氧化物,其中PbO2能氧化濃鹽酸生成Cl2.現加熱分解1moI PbO2得到O2和剩余固體,再向剩余固體中加入足量的濃鹽酸得到Cl2,O2和Cl2的物質的量之比為1:2,則加熱分解后剩余固體的組成及物質的量之比是( �。�
選項剩余固體剩余固體的物質的量之比
APb3O4,PbO1:1
BPbO2,Pb3O41:1
CPbO2,Pb3O4,PbO1:2:1
DPbO2,Pb3O4,PbO1:1: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