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cessing math: 100%
4.實驗室中某些氣體的制取、收集及尾氣處理裝置如圖所示(省略夾持和凈化裝置).用此裝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質(zhì)能完成相關實驗的是( �。�
選項a中物質(zhì)b中物質(zhì)c中的氣體d中物質(zhì)
A濃氨水CaONH3H2O
B稀硝酸CuNOH2O
C硫酸Na2CO3CO2NaOH溶液
D濃鹽酸MnO2Cl2NaOH溶液
A.AB.BC.CD.D

分析 根據(jù)裝置圖可知所制備的氣體應為固體和液體不加熱制備,并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以及采用防倒吸的方法進行尾氣處理,根據(jù)各選項中反應物的狀態(tài)判斷發(fā)生裝置、氣體的性質(zhì)以及是否除雜等角度解答本題.

解答 解:A、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c裝置中應該短管進,長管出,故A錯誤;
B、銅與稀硝酸反應產(chǎn)生的氣體為NO,NO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水不能完全吸收,故B錯誤;
C、硫酸可以與碳酸鈉反應,生成二氧化碳,CO2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大,c裝置中應該長管進,短管出,剩余二氧化碳氣體可以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尾氣,裝置符合制備、收集和吸收的要求,故C正確;
D、濃鹽酸與MnO2制氯氣需要加熱,且由于濃鹽酸易揮發(fā),所以c中收集的氣體不純凈,應該在bc之間應添加除去氯化氫的裝置,剩余其用氫氧化鈉溶液吸收,故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化學實驗基本原理(氣體的制備),實驗裝置、儀器的使用,題目難度不大,掌握物質(zhì)的性質(zhì)即可解答.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化學實驗有助于理解化學知識,形成化學觀念,提高探究與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科學素養(yǎng),湖南省某示范性高中的化學學習小組對高中所學的部分物質(zhì)的性質(zhì)進行了探究.

I.化學學習小組甲用如圖1裝置驗證二氧化硫的化學性質(zhì)
(1)裝置A中盛放濃硫酸儀器名稱是分液漏斗,實驗過程中.裝置C中發(fā)生的現(xiàn)象是試管中出現(xiàn)淡黃色沉淀,整套裝置驗證了二氧化硫的化學性有acd
a.還原性 b.溶解性              c.氧化性         d.漂白性
(2)尾氣處理若用氫氧化鈉溶液,當通入二氧化硫至溶液顯中性時,此時溶液中c(Na+)=2c(SO32-)+c(HSO3-)(用含硫微粒濃度的代數(shù)式表示).
Ⅱ.化學學習小組乙用如圖2所示裝置驗證鹵素單質(zhì)氧化性的相對強弱(夾持儀器已略去,氣密性已檢驗)
實驗過程:
I.打開彈簧夾,打開活塞a,殫?夾,滴加濃鹽酸
Ⅱ.當B和C中的溶液變?yōu)辄S色時,夾緊彈簧夾
Ⅲ.當B中溶液由黃色變?yōu)樽丶t色時,關閉活塞a
IV…
(3)裝置B、C中“浸有X溶液的棉花”當中X溶液可以是NaOH溶液
(4)寫出裝置A中產(chǎn)生氯氣的化學方程式2KMnO4+16HCl(濃)=2MnCl2+5Cl2↑+2KCl+8H2O
(5)過程Ⅲ實驗目的是確認C中的黃色溶液中無氯氣排除氯氣對溴置換碘實驗的干擾
Ⅲ請你幫助化學學習小組丙設計實驗證明:氧化性強弱:Cl2>Br2>Fe3+,可供選擇的試劑:氯水、溴化亞鐵溶液、四氯化碳、硫氰化鉀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為了探究三種氣態(tài)氧化物(SO2、NO2、CO2)的性質(zhì),某同學設計了一組實驗:
實驗一:探究三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性,用三支相同的試管收集滿三種氣體,倒置在盛滿水的燒杯中,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如圖A、B、C所示.

(1)在相同條件下,三種氣體在水中溶解度最大的是NO2(或A).
寫出A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3NO2+H2O═2HNO3+NO.
實驗二:用三只集氣瓶收集滿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氣體,然后將其倒置在水槽中.分別緩慢通入適量O2或Cl2,如圖D、E、F所示.一段時間后,D、E裝置的集氣瓶中充滿溶液,F(xiàn)裝置的集氣瓶中還有氣體剩余.

(2)實驗二中裝置D的集氣瓶最終充滿溶液(假設瓶內(nèi)液體不擴散):
①寫出裝置D中總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NO2+O2+2H2O═4HNO3
②假設該實驗條件下,氣體摩爾體積為a L•mol-1.則裝置D的集氣瓶中所得溶液溶質(zhì)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1amol/L.
(3)實驗前在F裝置的水槽里滴加幾滴紫色石蕊試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紫色石蕊試液變紅,通入氧氣后,可能觀察到的實驗現(xiàn)象是紅色由淺變深,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SO2+O2+2H2O=2H2SO4
(4)溶液充滿集氣瓶后,在E裝置的水槽里滴加硝酸鋇溶液,寫出有關反應的離子方程式SO2+Cl2+2H2O=4H++SO42-+Cl-、SO42-+Ba2+=Ba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能影響水的電離平衡,最終使水電離的離子在溶液中表現(xiàn)為c(OH-)<c(H+)的操作是( �。�
A.向水中投入一小塊金屬鈉B.將水加熱煮沸
C.向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氣體D.向水中加醋酸鈉晶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硼(B)元素有2種天然核素:10B和11B,又知硼(B)元素的平均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0.8,則硼元素中11B的物質(zhì)的量分數(shù)是(  )
A.20%B.略大于20%C.略小于20%D.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某同學將鎂條放在水中煮沸,趁熱取出部分溶液,滴加酚酞試液,溶液變?yōu)榧t色,放置在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溶液的紅色褪去了.
(1)據(jù)你推測,溶液紅色褪去的原因可能是
①吸收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而使溶液堿性消失(或減弱);
②氫氧化鎂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從而使溶液堿性消失(或減弱).
(2)請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你的其中一個推測,簡要說明操作、現(xiàn)象及結(jié)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實驗操作可以達到實驗目的是( �。�
 實 驗目的實驗操作
A.驗證乙炔能被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將電石與飽和食鹽水反應生成的氣體直接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觀察溶液是否褪色
B.除去溴水中的少量溴化鈉加入乙醇,震蕩,靜置,分液,取出上層液體
C.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酸加入足量飽和Na2CO3溶液,振蕩,靜置,分液,取出上層液體
D.檢驗溴乙烷中的溴元素取少量溴乙烷,與氫氧化鈉溶液共熱后加入硝酸銀溶液,觀察是否出現(xiàn)淡黃色沉淀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A、B、C三種強電解質(zhì),它們在水中電離出的離子如表所示
陽離子Ag+、Na+
陰離子NO3-、SO42-、Cl-
下圖所示裝置中,甲、乙、丙三個燒杯依次分別盛放足量的A、B、C三種溶液,電極均為石墨電極.接通電源,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測得乙中C電極質(zhì)量增加了54克.常溫下各燒杯中溶液的pH與電解時間t的關系圖如下.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N為電源的正極
(2)計算電極f上生成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2.8L.
(3)寫出乙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4AgNO3+2H2O_4Ag+O2↑+4HNO3
(4)若電解后甲溶液的體積為5 L,則該溶液的pH為13.
(5)要使丙恢復到原來的狀態(tài),應加入4.5 gH2O.(填寫化學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低脫硝技術(shù)可用于處理廢氣中的氮氧化物,發(fā)生的化學反應為2NH3(g)+NO(g)+NO2(g)1502N2(g)+3H2O(g)△H<0,在恒容的密閉容器中,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平衡時,其他條件不變,升高溫度可使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減小
B.平衡時,其他條件不變,增加NH3的濃度,廢氣中氮氧化物的轉(zhuǎn)化率增大
C.單位時間內(nèi)消耗NO和N2的物質(zhì)的量比為1:1時,反應達到平衡
D.其他條件不變,使用高效催化劑,廢氣中氮氧化物的轉(zhuǎn)化率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