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某課外小組在實驗室中用下列儀器,以乙醇、濃硫酸和溴為原料制備1,2二溴乙烷.已知1,2二溴乙烷熔點為9℃,C2H5OH$→_{濃硫酸}^{170℃}$CH2=CH2↑+H2O.

(1)如果氣體流向為從左到右,正確的連接順序是(短接口或橡皮管均已略去):B經(jīng)A(1)插入A中,D接A(2);A(3)接C接F接E接G.
(2)裝置A是三頸燒瓶,儀器D的漏斗的特點是恒壓分液,河沙的作用為防止暴沸.
(3)寫出儀器C的兩個作用:防止倒吸;防止氣體通道被阻塞而發(fā)生危險.
(4)溫度計水銀球的正確位置是溫度計插入液面以下位于三頸瓶的液體中央不接觸瓶底.
(5)反應管E中加入少量水及把反應管E置于盛有冷水的小燒杯中是因為溴易揮發(fā),可以減少溴的揮發(fā).
(6)若產(chǎn)物中有少量未反應的Br2,最好用a(填正確選項前的字母)洗滌除去.
a.飽和亞硫酸氫鈉溶液    b.氫氧化鈉溶液
c.碘化鈉溶液            d.乙醇
(7)產(chǎn)品中可能會有的有機雜質(zhì)是乙醚,可用蒸餾方法除去.

分析 以乙醇、濃硫酸和溴為原料制備1,2二溴乙烷.已知1,2二溴乙烷熔點為9℃,C2H5OH$→_{濃硫酸}^{170℃}$CH2=CH2↑+H2O,第一:必須除去混在乙烯中的氣體雜質(zhì),尤其是SO2氣體,以防止SO2與Br2發(fā)生反應SO2+Br2+2H2O=2HBr+H2SO4,影響1,2-二溴乙烷產(chǎn)品的制備;第二: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組裝題給的不太熟悉的實驗儀器(如三頸燒瓶A、恒壓滴液漏斗D、安全瓶防堵塞裝置C),反應管E中冷水的作用是盡量減少溴的揮發(fā),儀器組裝順序是:制取乙烯氣體(用A、B、D組裝)一安全瓶(C,兼防堵塞)→凈化氣體(F,用NaOH溶液吸收CO2和SO2等酸性雜質(zhì)氣體)→制備1,2-二溴乙烷的主要反應裝置(E)→尾氣處理(G)”,
(1)儀器組裝順序是:制取乙烯氣體(用A、B、D組裝)一安全瓶(C,兼防堵塞)→凈化氣體(F,用NaOH溶液吸收CO2和SO2等酸性雜質(zhì)氣體)→制備1,2-二溴乙烷的主要反應裝置(E)→尾氣處理(G)”;
(2)儀器D的漏斗為恒壓滴液漏斗,可以恒壓分液,混合溶液加熱需要防止暴沸;
(3)儀器C的兩個作用是防止倒吸、避免裝置內(nèi)壓強增大,氣體通道被阻塞而發(fā)生危險;
(4)溫度計的位置應位于三頸瓶的液體中央,插入溶液液面以下,但不能接觸瓶底;
(5)溴易揮發(fā),把反應管E置于盛有冷水的小燒杯中,可降低溫度,減少揮發(fā);
(6)若產(chǎn)物中有少量未反應的Br2,1,2二溴乙烷在氫氧化鈉溶液中會水解,飽和亞硫酸氫鈉溶液具有還原性可以和溴單質(zhì)發(fā)生反應,碘化鈉溶液和溴單質(zhì)反應生成的碘單質(zhì),會溶解到生成的鹵代烴;乙醇也會溶解1,2二溴乙烷;
(7)溫度在140°C會發(fā)生反應生成乙醚,利用1,2-二溴乙烷與乙醚的沸點不同進行解答;

解答 解:(1)儀器組裝順序為:制取乙烯氣體(用A、B、D組裝)→安全瓶(C,兼防堵塞)→凈化氣體(F,用NaOH溶液吸收CO2和SO2等酸性雜質(zhì)氣體)→制備1,2-二溴乙烷的主要反應裝置(E)→尾氣處理(G),
故答案為:C;F;E;G;
(2)裝置D為恒壓滴液漏斗,該反應溫度較高,容器內(nèi)壓強較大,若容器內(nèi)壓力過大時液體無法滴落,選用恒壓滴液漏斗,可以平衡上下壓強,使液體順利滴下,河沙作用是防止溶液加熱暴沸,
故答案為:平衡上下壓強,使液體順利滴下;防止暴沸;
(3)裝置C為安全瓶,起到防止倒吸的作用,同時防止氣體通道被阻塞而發(fā)生危險,
故答案為:安全瓶防止倒吸;防止氣體通道被阻塞而發(fā)生危險;
(4)乙醇在濃硫酸作用下加熱到1700C時發(fā)消去反應生成乙烯,則溫度計的位置應位于三頸瓶的液體中央,插入溶液液面以下,但不能接觸瓶底,
故答案為:溫度計插入液面以下;位于三頸瓶的液體中央;不接觸瓶底;
(5)溴易揮發(fā),為減少揮發(fā),在反應管E中加入少量水可起到水封的作用,把反應管E置于盛有冷水的小燒杯中,可降低溫度,減少揮發(fā),
故答案為:溴易揮發(fā),可以減少溴的揮發(fā);
(6)若產(chǎn)物中有少量未反應的Br2,
a.飽和亞硫酸氫鈉溶液和溴單質(zhì)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可以除去溴單質(zhì),故a正確;    
b.氫氧化鈉溶液中溴單質(zhì)發(fā)生反應,1,2二溴乙烷也會發(fā)生水解,不能除雜,故b錯誤;
c.碘化鈉溶液和溴單質(zhì)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碘單質(zhì)也會溶于鹵代烴,不能除雜,故c錯誤;           
d.乙醇能溶解溴單質(zhì)和鹵代烴,不能除雜,故d錯誤;
故答案為:a;
(7)溫度在140°C會發(fā)生反應生成乙醚,溫度在170°C生成乙烯,產(chǎn)品中可能會有的有機雜質(zhì),分離混合物是利用1,2-二溴乙烷與乙醚的沸點不同,通過蒸餾方法分離,
故答案為:乙醚;蒸餾;

點評 本題考查有機物制備及性質(zhì)實驗方案的設計,題目難度中等,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把握制備實驗的原理,能正確設計實驗順序,牢固把握實驗基本操作時解答該類題目的保證,學習中注意加強相關知識的全面把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常溫下,將鐵片投入濃H2SO4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不發(fā)生反應B.鐵被鈍化C.產(chǎn)生大量SO2D.產(chǎn)生大量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同溫同壓下,分子數(shù)相同的CO和C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密度之比為7:11B.體積之比為11:7
C.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7:11D.質(zhì)量之比為1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草酸晶體的組成可表示為H2C2O4•xH2O.實驗室常用其加熱分解制取CO氣體,反應方程式為:H2C2O4•xH2O  $\frac{\underline{\;\;△\;\;}}{\;}$CO+CO2+(x+1)H2O.下圖為分解草酸晶體,用干燥純凈的CO還原CuO制取Cu,并收集CO的實驗裝置(略去鐵架臺、鐵夾等支撐加持裝置),回答下列問題.

(1)A裝置為加熱分解草酸的裝置,該裝置錯誤是試管口應向下傾斜,C裝置中盛放的試劑是濃硫酸,E裝置的作用是安全瓶(或防倒吸).
(2)實驗過程中涉及到如下操作:①點燃A處的酒精燈 ②熄滅A處的酒精燈 ③點燃D處的酒精燈 ④熄滅D處的酒精燈.這4步操作由先到后的順序為①③④②(填序號).點燃D處酒精燈前必須要進行的操作名稱是驗純.
(3)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定草酸晶體,求x的值.
實驗步驟:準確稱取1.26g 草酸晶體,配成100mL溶液;取出20.00mL于錐形瓶中,再向瓶中加入足量稀H2SO4;用0.0500mol/L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定,滴定至終點時消耗高錳酸鉀溶液16.00mL.滴定時,所發(fā)生的反應為:2MnO4-+5H2C2O4+6H+═10CO2+2Mn2++8H2O.
①配制草酸溶液除需要玻璃棒、燒杯,還一定需要的玻璃儀器有1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②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亞硝酸鈉(NaNO2)被稱為工業(yè)鹽,在漂白、電鍍等方面應用廣泛.以木炭、濃硝酸、水和銅為原料制備亞硝酸鈉的裝置如圖所示.已知:室溫下,①2NO+Na2O2═2NaNO2;②3NaNO2+3HCl═3NaCl+HNO3+2NO↑+H2O;③酸性條件下,NO或NO2-都能與MnO4-反應生成NO3-和Mn2+
請按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檢查完該裝置的氣密性,裝入藥品后,實驗開始前通入一段時間氣體X,然后關閉彈簧夾,再滴加濃硝酸,加熱A控制B中導管均勻地產(chǎn)生氣泡.則X為氬氣,上述操作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NO被O2氧化;
(2)B裝置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NO2+H2O=2HNO3+NO↑;
(3)D裝置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5NO+3MnO4-+4H+=3Mn2++5NO3-+2H2O;
(4)預測C中反應開始階段,固體產(chǎn)物除NaNO2外,還含有的副產(chǎn)物有Na2CO3和NaOH,為避免產(chǎn)生這些副產(chǎn)物,應在B、C裝置間增加裝置E,則E中盛放的試劑名稱為堿石灰;
(5)利用改進后的裝置,將4.68g Na2O2完全轉(zhuǎn)化成為NaNO2,理論上至少需要木炭0.72g,為提高NaNO2的產(chǎn)量,在不改變實驗裝置的條件下,可在B中加入Cu物質(zh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乙酸正丁酯是無色透明有愉快果香氣味的液體,可用乙酸和正丁醇制備.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如下:
CH3COOH+CH3CH2CH2CH2OH$?_{△}^{濃硫酸}$CH3COOCH2CH2CH2CH3+H2O
發(fā)生的副反應如下:

有關化合物的物理性質(zhì)見下表:
化合物密度(g•cm-3水溶性沸點(℃)
冰乙酸1.05易溶118.1
正丁醇0.80微溶117.2
正丁醚0.77不溶142.0
乙酸正丁酯0.90微溶126.5
已知:乙酸正丁酯、正丁醇和水組成三元共沸物恒沸點為90.7℃.
合成:
方案甲:采用裝置甲(分水器預先加入水,使水面略低于分水器的支管口),在干燥的50mL圓底燒瓶中,加入11.5mL(0.125mol)正丁醇和7.2mL(0.125mo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濃硫酸和2g沸石,搖勻.按下圖安裝好帶分水器的回流反應裝置,通冷卻水,圓底燒瓶在電熱套上加熱煮沸.在反應過程中,通過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層液面仍保持原來高度,使油層盡量回到圓底燒瓶中).反應基本完成后,停止加熱.
方案乙:采用裝置乙,加料方式與方案甲相同.加熱回流,反應60min后停止加熱.

提純:甲乙兩方案均采用蒸餾方法.操作如下:

請回答:
(1)a處水流方向是進水(填“進水”或“出水”),儀器b的名稱(直形)冷凝管;
(2)合成步驟中,方案甲監(jiān)控酯化反應已基本完成的標志是分水器中水不再生成或分水器中的水層不再增加時;
(3)提純過程中,步驟②是為了除去有機層中殘留的酸,檢驗有機層已呈中性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有機層,點在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照,讀取pH值判斷;步驟③的目的是除去溶于酯中的少量無機鹽;
(4)下列有關洗滌過程中分液漏斗的使用正確的是BC
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須要檢漏,只要分液漏斗的旋塞芯處不漏水即可使用
B.洗滌時振搖放氣操作應如圖戊所示
C.放出下層液體時,需將玻璃塞打開或使塞上的凹槽對準漏斗口上的小孔
D.洗滌完成后,先放出下層液體,然后繼續(xù)從下口放出有機層置于干燥的錐形瓶中
(5)按裝置丙蒸餾,最后圓底燒瓶中殘留的液體主要是正丁醚;若按圖丁放置溫度計,則收集到的產(chǎn)品餾分中還含有正丁醇;
(6)實驗結果表明方案甲的產(chǎn)率較高,原因是通過分水器及時分離出產(chǎn)物水,有利于酯化反應的進行,提高酯的產(chǎn)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光氣(COCl2)在塑料、制革、制藥等工業(yè)中有許多用途,工業(yè)上采用高溫下CO與Cl2在活性炭催化下合成.
(1)實驗室中可用氯仿(CHCl3)與雙氧水直接反應制備光氣,其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Cl3+H2O2=HCl+H2O+COCl2
(2)COCl2的分解反應為COCl2(g)═Cl2(g)+CO(g)△H=+108kJ/mol.反應體系達到平衡后,各物質(zhì)的濃度在不同條件下的變化狀況如圖所示(第10min到14min的COCl2濃度變化曲線來示出):

①計算反應在第8min時的平衡常數(shù)K=0.234mol/L
②比較第2min反應溫度T(2)與第8min反應溫度(T8)的高低:T(2)<T(8)(填“<”、“>”或“=”);
③若12min時反應于溫度T(8)下重新達到平衡,則此時c(COCl2)=0.031mol/L;
④比較產(chǎn)物CO在2~3min、5~6min和12~13min時平均反應速率[平均反應速率分別以v(2-3)、v(5-6)、v(l2-13)表示]的大小v(5~6)>v(2~3)=v(12~13);
⑤比較反應物COCl2在5-6min和15-16min時平均反應速率的大。簐(5-6)>v(15-16)(填“<”、“>”或“=”),原因是在相同溫度時,該反應的反應物濃度越高,反應速率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恒溫條件下將氣體A、B置于固定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3A(g)+B(g)?2C(g)+2D(g),反應進行到10s末,達到平衡,測得A的物質(zhì)的量為1.8mol,B的物質(zhì)的量為0.6mol,C的物質(zhì)的量為0.8mol,則:
(1)用C表示10s 內(nèi)正反應的化學反應速率為0.04mol•L-1•s-1;
(2)反應前A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1.5mol•L-1;
(3)平衡時A的轉(zhuǎn)化率為40%;
(4)能說明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的是BD;
A.消耗3mol A同時生成2mol C.
B.反應體系中各物質(zhì)的百分含量不變
C.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      
D.2V正(A)=3V逆(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實驗題

7.磷酸亞鐵晶體[Fe3(PO42•8H2O]是藍白色單斜晶體,溶于稀強酸,不溶于水、醋酸、醇,主要用于制作磷酸鐵銼電池.實驗室制備磷酸亞鐵晶體的裝置、反應原理和實驗步驟如下:
主要反應為:3FeSO4+2Na2HPO4+2CH3COONa+8H2O=Fe3(PO42•8H2O•8H2O↓+3Na2SO4+2CH3COOH
實驗步驟:①向儀器A中先加入抗壞血酸(C5H5O5)稀溶液作底液;②向燒瓶中滴入足量Na2HPO4與CH3COONa混合溶液至pH=4;③再滴人含15.2g FeS04的溶液,最終維持pH=6(裝置如圖所示),靜置夕④進行操作b,干燥得到磷酸亞鐵晶體粗產(chǎn)品12.8g
(1)儀器A的名稱是三頸燒瓶,在該實驗中使用恒壓漏斗向儀器A中滴加足量Na2HPO4與CH3 COONa混合溶液,使用恒壓漏斗的優(yōu)點是可以保持漏斗內(nèi)壓強與發(fā)生器內(nèi)壓強相等,使漏斗內(nèi)液體能順利流下
(2)實驗中由原料配制溶液時,蒸餾水事先煮沸、冷卻,目的是煮沸除去水中的溶解的氧氣
(3)實驗過程中沒有將三種溶液直接混合的原因是避免生成氫氧化亞鐵沉淀,制備時需不斷攪拌,其目的是使反應物充分接觸
(4)步驟④進行的操作b是過濾和洗滌,過濾時使用的玻璃儀器有燒杯、漏斗和玻璃棒
(5)檢驗磷酸亞鐵粗產(chǎn)品中是否混有Fe(OH)3雜質(zhì)的方法是取少量固體溶于適量鹽酸,然后滴入KSCN溶液,溶液變紅色說明含有氫氧化鐵,否則不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