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常溫常壓下,將NH3緩慢通入飽和食鹽水中至飽和,然后向所得溶液中緩慢通入CO2,整個實驗進程中溶液的pH隨通入氣體體積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實驗中不考慮氨水的揮發(fā)).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由a點到b點的過程中,溶液中$\frac{{c(N{H_3}•{H_2}O)}}{c(NH_4^+)}$增大
B.由圖可知(NH42CO3溶液顯堿性、NH4Cl溶液顯酸性
C.c點所示溶液中,c(NH4+)>c(CO32-)>c(OH-)>c(H+
D.d點所示溶液中,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

分析 A.a(chǎn)點到b點是向飽和氯化鈉溶液中通入氨氣達到飽和,溶液中$\frac{c(N{H}_{3}•{H}_{2}O)}{c(N{{H}_{4}}^{+})}$=$\frac{c(N{H}_{3}•{H}_{2}O)}{c(N{{H}_{4}}^{+})}$×$\frac{c(O{H}^{-})}{c(O{H}^{-})}$=$\frac{c(O{H}^{-})}{Kb}$;
B.b到c點是一水合氨和通入的二氧化碳反應得到碳酸銨溶液,c到d點是碳酸銨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銨,在溶液中依據(jù)溶解度大小最后反應生成碳酸氫鈉晶體和氯化銨溶液;
C.c點所示溶液是碳酸銨溶液,圖象分析可知溶液顯堿性;
D.d點是氯化銨溶液和碳酸氫鈉飽和溶液,溶液中存在氮物料守恒,碳元素守恒,析出碳酸氫鈉,則溶液中氯離子大于溶液中鈉離子;

解答 解:A.a(chǎn)點到b點是向飽和氯化鈉溶液中通入氨氣達到飽和,溶液中$\frac{c(N{H}_{3}•{H}_{2}O)}{c(N{{H}_{4}}^{+})}$=$\frac{c(N{H}_{3}•{H}_{2}O)}{c(N{{H}_{4}}^{+})}$×$\frac{c(O{H}^{-})}{c(O{H}^{-})}$=$\frac{c(O{H}^{-})}{Kb}$生成一水合氨的過程中,溶液中氫氧根離子濃度增大,所以$\frac{c(N{H}_{3}•{H}_{2}O)}{c(N{{H}_{4}}^{+})}$比值增大,故A正確;
B.b到c點是一水合氨和通入的二氧化碳反應得到碳酸銨溶液,c到d點是碳酸銨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氫銨,在溶液中依據(jù)溶解度大小最后反應生成碳酸氫鈉晶體和氯化銨溶液,由圖可知(NH42CO3溶液顯堿性、NH4Cl溶液顯酸性,故B正確;
C.c點所示溶液是碳酸銨溶液,圖象分析可知溶液顯堿性,離子濃度大小為:c(NH4+)>c(CO32-)>c(OH-)>c(H+),故C正確;
D.d點是氯化銨溶液和碳酸氫鈉飽和溶液,溶液中存在氮物料守恒,碳元素守恒,析出碳酸氫鈉,則溶液中氯離子大于溶液中鈉離子,c(NH4+)+c(NH3•H2O)>c(HCO3-)+c(CO32-)+c(H2CO3),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侯氏制堿法的原理過程分析,鹽類水解原理、圖象變化和溶液酸堿性的判斷等知識,注意產(chǎn)物的理解應用,題目難度中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設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3.36L SO3含有的原子數(shù)目為0.6NA
B.1 molNa2O2與足量的水反應,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2NA
C.在常溫常壓下,13.8克NO2與足量水充分反應,剩余氣體的分子數(shù)為0.1NA
D.在1 L lmol•L-1的氨水中,含有的NH3與NH3•H2O分子的總數(shù)等于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用NA表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28gCO與N2的混合物中含有的分子總數(shù)為NA
B.常溫、常壓下,22.4LO2中含有的O2分子數(shù)為NA
C.1L1mol•L-1K2SO4溶液中含有的鉀離子數(shù)為2NA
D.過量的鐵1molCl2充分反應時,鐵失去的電子數(shù)為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為了測定工業(yè)純堿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含少量NaCl),甲、乙兩位同學分別設計了一套實驗方案.
學生甲的實驗流程如圖所示:

學生乙設計的實驗步驟如下:
①稱取樣品,為1.150g;
②溶解后配成250mL溶液;
③取20mL上述溶液,加入甲基橙2~3滴;
④用0.1140mol/L的標準鹽酸進行滴定;
⑤數(shù)據(jù)處理.
回答下列問題:
(1)甲同學設計的方案中試劑A可以選用ab(填編號)
a.CaCl2 b.BaCl2   c.AgNO3
(2)操作Ⅱ后還應對濾渣依次進行①洗滌、②烘干兩個實驗操作步驟.其中,證明前面一步的操作已經(jīng)完成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加入AgNO3無沉淀證明洗滌干凈;
(3)學生乙某次實驗開始滴定時,鹽酸溶液的刻度在0.00mL處,當?shù)沃咙S色至橙色,半分鐘不褪色時達到滴定終點,此時鹽酸溶液的刻度在14.90mL處,乙同學以該次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此樣品中Na2CO3的質(zhì)量分數(shù)是0.98或97.85%(保留兩位小數(shù)).乙同學的這次實驗結(jié)果與老師給出的理論值非常接近,但老師最終認定他的實驗方案設計不合格,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沒有做平行試驗取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SO2是常見的大氣污染物,燃煤是產(chǎn)生S02的主要原因.工業(yè)上有多種方法 可以減少SO2的排放.

(1)往煤中添加一些石灰石,可使燃煤過程中產(chǎn)生的S02轉(zhuǎn)化成硫酸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2CaCO3+2SO2+O2$\frac{\underline{\;高溫\;}}{\;}$2CaSO4+2CO2
(2)可用多種溶液做燃煤煙氣中SO2的吸收液.
①分別用等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2S03溶液和NaOH溶液做吸收液,當生成等物質(zhì)的量NaHSO3時,兩種吸收液體積比V (Na2S03):V (NaOH)=1:2
②NaOH溶液吸收了足量的S02后會失效,可將這種失效的溶液與一定量的石灰水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使NaOH溶液再生,再生過程的離子方程式是Ca2++OH-+HSO3-=CaSO3↓+H2O
(3)甲同學認為BaCl2溶液可以做SO2的吸收液.為此甲同學設計如下實驗(夾持裝置如圖1和加熱裝置略,氣密性己檢驗):
己知:Na2S03(固體)+H2S04(濃)$\frac{\underline{\;\;△\;\;}}{\;}$Na2S04+S02↑+H20
反應開始后,A中Na2S03固體表面有氣泡產(chǎn)生同時有白霧生成;B中有白色沉淀.甲認為B中白色沉淀是S02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的BaS03,所以BaCl2溶液可做SO2吸收液.
乙同學認為B中的白色沉淀是BaS04,產(chǎn)生BaSO4的原因是:
①A中產(chǎn)生的白霧是濃硫酸的酸霧,進入B中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BaSO4沉淀.
②A中產(chǎn)生的SO2與裝置內(nèi)空氣中的O2進入B中與BaCl2溶液反應生成BaSO4沉淀
為證明SO2與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03沉淀,乙同學對甲同學的實驗裝置做了如下改動 并實驗(夾持裝置如圖2和加熱裝置略,氣密性己檢驗):
反應開始后,A中Na2SO3固體表面有氣泡產(chǎn)生同時有白霧生成:B、C試管中除了有氣泡外,未見其它現(xiàn)象;D中紅色褪去.
③試管B中試劑是飽和NaHSO3溶液,滴加濃硫酸之前的操作是打開彈簧夾,通入N2,一段時間后關閉彈簧夾
④通過甲乙兩位同學的實驗,得出的結(jié)論是:SO2與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不能用BaCl2溶液做吸收SO2的吸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汽車尾氣排放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氣體已成為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德國大眾汽車尾氣檢測造假事件引起全世界震驚.根據(jù)下列示意圖(如圖1)回答有關問題:

(1)汽車發(fā)動機工作時會引發(fā)N2(g)+O2(g)=2NO(g)△H=+180kJ•mol-1,其能量變化示意圖如下:

則NO中氮氧鍵的鍵能為632kJ•mol-1
(2)空燃比過小易產(chǎn)生CO.有人提出可以設計反應2CO(g)=2C(s)+O2(g)來消除CO的污染.判斷該設想是否可行,并說出理由不合理,該反應焓增、熵減,任何條件下都不能自發(fā)進行或該反應△H>0,△S<0則△G>0.
(3)利用活性炭涂層排氣管處理NOx的反應為:xC(s)+2NOx(g)?N2(g)+xCO2 (g)△H=-b kJ•mol-1.若使NOx更加有效的轉(zhuǎn)化為無毒尾氣排放,以下措施理論上可行的是AD.
A.增加排氣管長度      B.增大尾氣排放口
C.升高排氣管溫度      D.添加合適的催化劑
(4)催化裝置中涉及的反應之一為:2NO(g)+2CO(g)?N2(g)+2CO2(g).

①探究上述反應中NO的平衡轉(zhuǎn)化率與壓強、溫度的關系,得到圖2所示的曲線.催化裝置比較適合的溫度和壓強是400K,1MPa.
②測試某型號汽車在冷啟動(冷啟動指發(fā)動機水溫低的情況下啟動)時催化裝置內(nèi)CO和NO百分含量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3所示.則前10s 內(nèi),CO和NO百分含量沒明顯變化的原因是尚未達到催化劑工作溫度(或尚未達到反應的溫度).
③研究表明:在使用等質(zhì)量催化劑時,增大催化劑比表面積可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為了分別驗證溫度、催化劑比表面積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規(guī)律,某同學設計了以下三組實驗:
實驗編號T(K)NO初始濃度
(mol•L-1
CO初始濃度
(mol•L-1
催化劑的比表面積(m2/g)
4001.00×10-33.60×10-382
4001.00×10-33.60×10-3124
4501.00×10-33.60×10-3124
根據(jù)坐標圖4,計算400K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為5000L•mol-1;并在圖中畫出上表中的實驗Ⅱ、Ⅲ條件下混合氣體中NO濃度隨時間變化的趨勢曲線圖(標明各條曲線的實驗編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有關化學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為看到明顯的實驗現(xiàn)象,實驗藥品的取用越多越好
B.成功的化學實驗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并取得預期成果,未取得預期成果的實驗都是失敗的
C.即使借助精密的儀器,采用規(guī)范的操作,化學實驗依然會存在誤差
D.為節(jié)約時間,保證實驗順利進行,應在所有的實驗步驟都完成后再進行現(xiàn)象和數(shù)據(jù)的記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給下列溶液中通入CO2氣體,不可能產(chǎn)生沉淀的是( 。
A.氯化鈣和硝酸鋇的混合液B.水玻璃
C.澄清石灰水溶液D.碳酸鈉飽和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水合氧化鐵(FeOOH)可用作凈水劑和無機顏料等,利用硫鐵礦燒渣(主要含F(xiàn)e2O3、Fe3O4及雜質(zhì)SiO2等)制備FeOOH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回答下列問題:
(1)還原焙燒時,焦炭發(fā)生的總反應可表示為:3C+2O2=2CO+CO2,焦炭的主要作用為作還原劑和提供能量;Fe3O4與CO反應轉(zhuǎn)化為另一種氧化物的化學方程式為2C+Fe3O4$\frac{\underline{\;高溫\;}}{\;}$3Fe+2CO2↑;
(2)酸浸時稀硫酸需過量10%并適當延長浸取時間,其目的是提高Fe的轉(zhuǎn)化率;濾渣的主要成分為SiO2(填化學式);
(3)合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Fe2++HCO3-+H2O=Fe(OH)2↓+CO2↑.
(4)第二次“過濾洗滌”時,能說明沉淀已經(jīng)洗滌干凈的依據(jù)是取最后一次洗滌液于試管中,加入少量鹽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如果產(chǎn)生白色沉淀就說明沒有洗滌干凈,否則洗滌干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