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題目】生理鹽水是指質量分數(shù)為0.9﹪的NaCl溶液。下列有關該溶液說法正確的是

A. 100g溶液中含有0.9 g NaCl B. 100 g水中含有0.9 g NaCl

C. 100g溶液中含有0.9 mol NaCl D. 100 g水中含有0.9 mol NaCl

【答案】A

【解析】質量分數(shù)為0.9%的NaCl溶液是指:100g溶液中含有0.9 g NaCl,或者99.1g水中含有0.9 g NaCl,故選A。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關于如圖所示的原電池,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電子從鋅電極通過導線流向銅電極,再流回鋅電極,形成閉合電路

B. 鹽橋中的陽離子向硫酸銅溶液中遷移

C. 鋅電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D. 銅電極上發(fā)生的電極反應為2H+2e===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鋼鐵在某酸雨區(qū)的潮濕空氣中發(fā)生電化學腐蝕,其負極上的反應是

A.O2+2H2O+4e-=4OH-B.2H++2e-=H2

C.Fe-2e-=Fe2+D.4OH--4e-=2H2O+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化合物UF6在原子能工業(yè)有重要作用,其中元素U的化合價是

A. -6 B. +2 C. +3 D. +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小組在實驗室探究氨基甲酸銨(NH2COONH4)分解反應平衡常數(shù)和反應速率的測定。將一定量純凈的氨基甲酸銨固體置于特制的密閉真空容器中(假設容器體積不變,固體試樣體積忽略不計),在恒定溫度下使其達到分解平衡:NH2COONH4(s)2NH3(g)+CO2(g)

實驗測得不同溫度下的平衡數(shù)據(jù)列于下表:

溫度/℃

15.0

20.0

25.0

30.0

35.0

平衡氣體總濃度/mol·L1

2.4×103

3.4×103

4.8×103

6.8×103

9.4×103

(1)可以判斷該分解反應已經達到平衡的是________

A.2v(NH3)=v(CO2) B.密閉容器中總壓強不變

C.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D.密閉容器中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

E.單位時間內消耗1 molNH2COONH4 ,同時生成2mol NH3

F.密閉容器中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不變 G.容器內NH3CO2的濃度之比為21 H.6N—H鍵斷裂的同時,有2C=O鍵形成

(2)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計算25.0 ℃時的分解平衡常數(shù)______________。

(3)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銨固體放在一個帶活塞的密閉真空容器中,在25.0 ℃下達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溫下壓縮容器體積,氨基甲酸銨固體的質量________(增加”、“減少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實驗室檢驗溶液中是否存在SO42-,可選用的化學試劑依次為

A. KCl(aq),HCl(aq) B. HNO3(aq),KNO3(aq)

C. HCl(aq),BaCl2(aq) D. NaNO3(aq),HNO3(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測定一種氣態(tài)烴A的化學式,取一定量的A置于一密閉容器中燃燒,定性實驗表明產物是CO2、CO和水蒸氣。學生甲、乙設計了兩個方案,均認為根據(jù)自己的方案能求出A的最簡式,他們測得的在一定條件下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圖中的箭頭表示氣流的方向,實驗前系統(tǒng)內的空氣已排盡):

甲方案:燃燒產物濃硫酸增重2.52 g堿石灰增重1.32g生成CO21.76 g

乙方案:燃燒產物堿石灰增重5.60 g固體減小0.64 g石灰水增重4g。試回答:

(1)甲、乙兩方案中,你認為哪種方案能求出A的最簡式_______?

(2)請根據(jù)你選擇的方案,通過計算求出A的最簡式_______。(要求寫出計算過程)

(3)若要確定A的分子式,是否需要測定其它數(shù)據(jù)?并說明原因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地球上的生命是在下列哪種元素的基礎上建立的( 。

A. 氧元素 B. 碳元素 C. 氫元素 D. 氮元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題目】某溶液中存在較多的H、SO42-Cl-,其中還可能大量存在的離子是

A. OH- B. Ba2+ C. NH4+ D. A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