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的的資源化利用是解決溫室效應(yīng)的重要途徑。以下是在一定條件下用NH3捕獲CO2生成重要化工產(chǎn)品三聚氰胺的反應(yīng):NH3+CO2→+H2O。下列有關(guān)三聚氰胺的說法正確的是
A.分子式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極性鍵,又含非極性鍵
C.屬于共價化合物 D.生成該物質(zhì)的上述反應(yīng)為中和反應(yīng)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用右圖裝置(夾持、加熱裝置已略)進行實驗,由②中現(xiàn)象,不能證實①
中反應(yīng)發(fā)生的是( )
| ①中實驗 | ②中現(xiàn)象 |
A | 鐵粉與水蒸氣加熱 | 肥皂水冒泡 |
B | 加熱NH4Cl和Ca(OH)2混合物 | 酚酞溶液變紅 |
C | NaHCO3固體受熱分解 |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
D | 石蠟油在碎瓷片上受熱分解 | Br2的CCl4溶液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用乙醇與氫溴酸為原料制備溴乙烷。
(1)該反應(yīng)方程式為 。
(2)某同學(xué)通過紅外光譜儀鑒定所得產(chǎn)物中含有“-CH2CH3”基團,由此確定副產(chǎn)物中存在乙醚。你認為該結(jié)論 (“正確”或“不正確”),理由是
。
II.用如圖實驗裝置(鐵架臺、酒精燈略) 驗證溴乙烷的性質(zhì):
①在圖甲試管中加入10 mL6mol/L NaOH溶液和2 mL 溴乙烷,振蕩。
②將試管如圖固定后,水浴加熱。
圖甲 圖乙
(3)觀察到 現(xiàn)象時,表明溴乙烷與NaOH溶液已完全反應(yīng)。
(4)為證明溴乙烷在NaOH乙醇溶液中發(fā)生的是消去反應(yīng),將生成的氣體通入圖乙裝置。A試管中的水的作用是 ,若無A試管,則B中可加入 試劑。
(5)若要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雜質(zhì)Br2,下列物質(zhì)中最好的是 。(填字母)
a.NaI b.NaOH c.NaHSO3 d.K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A、B、C三只燒杯中,依次分別盛有NaOH溶液、KSCN溶液、煮沸的蒸餾水,各滴入FeCl3溶液,試根據(jù)實驗現(xiàn)象分別回答以下問題:
(1)分別寫出三只燒杯中形成分散系的名稱:A_____,B____,C____。
(2)寫出A中形成分散系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
(3)寫出C中形成分散系的化學(xué)方程式: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化學(xué)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guā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碘酒是指單質(zhì)碘的乙醇溶液 B.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C.濃硫酸可刻蝕石英制藝術(shù)品 D.裝飾材料釋放的甲醛會造成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化學(xué)與生產(chǎn)和生活密切相關(guān),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聚乙烯塑料的老化是因為發(fā)生了加成反應(yīng)
B.煤經(jīng)過氣化和液化等物理變化可轉(zhuǎn)化為清潔燃料
C.合成纖維、人造纖維及碳纖維都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
D.利用糧食釀酒經(jīng)過了淀粉→葡萄糖→乙醇的化學(xué)變化過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某合作學(xué)習(xí)小組討論辨析以下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
①粗鹽和酸雨都是混合物、谡託夂退簹舛际强稍偕茉础、郾透杀仁羌儍粑镉质腔衔铩、懿讳P鋼和目前流通的硬幣都是合金 ⑤純堿和熟石灰都是堿、薅?jié){和霧都是膠體
A.①②③④ B.①②⑤⑥
C.③⑤⑥ D.①③④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在含有a g HNO3的稀硝酸中,加入b g鐵粉充分反應(yīng),鐵全部溶解并生成NO,有 g HNO3被還原,則a∶b不可能為 ( )
A.2∶1 B.3∶1 C.4∶1 D.9∶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xué) 來源: 題型:
已知 2Fe3+ +2I- =2Fe2+ +I2 2Fe2+ +Cl2 =2Fe3+ +2Cl- 則有關(guān)離子的還原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 ( )
A.Cl->Fe2+>I- B. Fe2+>I->Cl- C.I->Fe2+>Cl- D.Fe2+>Cl->I-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