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70583  170591  170597  170601  170607  170609  170613  170619  170621  170627  170633  170637  170639  170643  170649  170651  170657  170661  170663  170667  170669  170673  170675  170677  170678  170679  170681  170682  170683  170685  170687  170691  170693  170697  170699  170703  170709  170711  170717  170721  170723  170727  170733  170739  170741  170747  170751  170753  170759  170763  170769  170777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對于鋅粒和稀H2SO4的反應,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可選用顆粒大小基本相同的鋅粒與等體積不同濃度的硫酸反應,比較二者收集10mL H2所用的時間,從而計算反應速率并說明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B.可選用等質(zhì)量的鋅片和鋅粒與相同濃度的硫酸反應,記錄鋅完全消失的時間,從而計算反應速率并說明固體表面積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C.可記錄溶液中c(H+) 隨時間的變化(用pH計測定溶液的pH)來測量反應速率
D.可記錄溶液的溫度變化(用溫度計測量溫度)來測量反應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T℃時在2L的密閉容器中X(g)與Y(g)發(fā)生反應生成Z(g).反應過程中X、Y、Z的濃度變化如圖(1)所示

(1)容器中發(fā)生的可逆反應的反應方程式為3X+Y═2Z;
(2)反應進行的前3min內(nèi),用X表示的反應速率v(X)=0.1mol•(L•min)-1;
(3)該可逆反應T℃時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0.67(保留小數(shù)點后兩位);
若在3min到達平衡后的某一時刻再分別加入0.6mol Y及0.4molZ(維持體積、溫度不變),則平衡將往逆向移動;
(4)若維持T℃溫度不變且保持壓強不變,在體積可變的彈性容器中起始時只充入a mol X和 b mol Y,若要保證達到平衡時與圖(1)中X、Y、Z各物質(zhì)體積分數(shù)相同,則a、b需滿足$\frac{a}$=$\frac{13}{9}$;
(5)若改變反應條件,使反應進程如圖(2)所示,則改變的條件是加入催化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1918年,Lewis提出反應速率的碰撞理論:反應物分子間的相互碰撞是反應進行的必要條件,但并不是每次碰撞都能引起反應,只有少數(shù)碰撞才能發(fā)生化學反應.能引發(fā)化學反應的碰撞稱之為有效碰撞.

(1)圖1是HI分解反應中HI分子之間的幾種碰撞示意圖,其中屬于有效碰撞的是C(選填“A”、“B”或“C”);
(2)20世紀30年代,Eyring和Pelzer在碰撞理論的基礎上提出化學反應的過渡態(tài)理論:化學反應并不是通過簡單的碰撞就能完成的,而是在反應物到生成物的過程中經(jīng)過一個高能量的過渡態(tài).圖2是1mol NO2和1mol CO反應生成CO2和NO過程中能量變化示意圖,則可逆反應NO2(g)+CO(g)?CO2(g)+NO(g)△H中,△H=-234KJ/mol;
(3)過渡態(tài)理論認為,催化劑改變反應速率的原因是改變了反應的途徑,對大多數(shù)反應而言主要是通過改變過渡態(tài)而導致有效碰撞所需要的能量發(fā)生變化.
①在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對反應熱是否有影響?否 (填“是”或“否”),原因是催化劑改變反應速率不改變化學平衡.
②在反應體系中加入催化劑,反應速率增大,則E2的變化是:E2減。ㄌ睢霸龃蟆、“減小”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1)列出可逆反應Br2+H2O?H++Br-+HBrO的平衡常數(shù)的表達式:K=$\frac{c(HBrO)c(Br{\;}^{-})c(H{\;}^{+})}{c(Br{\;}_{2})}$;
(2)可逆反應3A(g)?3B(?)+C(?)△H>0,達到化學平衡后,升高溫度.若B是氣體,C不是氣體,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變。蝗鬊、C都不是氣體,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填“變大”、“變小”、“不變”或“無法確定”)
(3)在平衡體系:CaCO3(s)???CaO(s)+CO2(g)中僅含有CaCO3、CaO及CO2.原壓強為p,體積為V,在t0時間,將容器體積縮小為原來的一半并保持不變.若固體所占體積可忽略,且溫度維持不變,在方框中畫出t0時刻后體系中壓強(p縱坐標)
跟時間(t橫坐標)的關系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1)用惰性電極電解MgBr2溶液的陰極反應方程式:Mg2++2H2O+2e-═Mg(OH)2↓+H2↑;
(2)已知鉛蓄電池的電池反應是 2PbSO4+2H2O$?_{放電}^{充電}$PbO2+Pb+2H2SO4,則該鉛蓄電池在充電時陽極的電極反應式:PbSO4-2e-+2H2O═PbO2+SO42-+4H+;
(3)NaOH為電解質(zhì)溶液的甲烷燃料電池中,正極反應方程式:O2+4e-+2H2O═4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1)已知25℃時,C2H5OH(l)的燃燒熱為1366.8kJ/mol,用熱化學方程式表示:C2H5OH(l)+3O2(g)=2CO2(g)+3H2O(l)△H=-1366.8KJ/mol;
(2)已知:C(s)+H2O(g)═CO(g)+H2(g)△H1
2C(s)+O2(g)═2CO(g)△H2=-220kJ/mol
H-H、O=O和O-H鍵的鍵能分別為436、496和462kJ/mol,則△H1=+130kJ/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某溫度下,對于反應N2(g)+3H2(g)?2NH3(g)△H=-92.4kJ/mol.N2的平衡轉(zhuǎn)化率(α)與體系總壓強(P)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將1.0 mol氮氣、3.0 mol氫氣,置于1 L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放出的熱量為 92.4 kJ
B.平衡狀態(tài)由A變到B時,平衡常數(shù)K (A)<K (B)
C.上述反應在達到平衡后,增大壓強,H2的轉(zhuǎn)化率提高
D.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說明逆反應速率增大,正反應速度減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對于N2(g)+3H2(g)?2NH3(g)△H<0的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標志為( 。
A.斷開1個N≡N鍵的同時有6個N-H鍵生成
B.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C.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
D.N2、H2、NH3分子數(shù)之比為1:3:2的狀態(tà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下列敘述及解釋正確的是( 。
A.2NO2(g)(紅棕色)???N2O4(g)(無色)△H<0,在平衡后,對平衡體系采取縮小容積、增大壓強的措施,因為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故體系顏色變淺
B.H2(g)+I2(g)???2HI(g)△H<0,在平衡后,對平衡體系采取增大容積、減小壓強的措施,因為平衡不移動,故體系顏色不變
C.FeCl3+3KSCN???Fe(SCN)3(紅色)+3KCl,在平衡后,加少量KCl,因為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故體系顏色變淺
D.對于N2+3H2???2NH3,平衡后,壓強不變,充入O2,平衡左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利用電化學原理保護金屬的一種方法是把被保護金屬作為陽極,而另一比其更活潑的金屬作為陰極
B.某一定條件下自發(fā)的化學反應,若△S<0,則該自發(fā)反應一定為放熱反應
C.改變條件,使化學平衡往正向移動,反應物的轉(zhuǎn)化率不一定增大
D.對于反應2NH3(g)?N2(g)+3H2(g),減小體積增大壓強,反應物活化分子數(shù)及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均不發(fā)生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