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燃料的說法錯誤的是
A.燃料燃燒產物CO2是溫室氣體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燒不會造成大氣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氣代替燃油可減少大氣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燒排放的CO是大氣污染物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用特殊的方法把固體物質加工到納米級的超細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納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質的微粒直徑和這種粒子具有相同數(shù)量級的是
A. 溶液 B. 懸濁液 C. 膠體 D. 乳濁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氯化銅可用于生產顏料、木材防腐劑等.用粗銅(含雜質Fe)經過一系列步驟可制備氯化銅晶體(CuCl22H2O).完成下列填空:
(1)實驗室用濃鹽酸和二氧化錳共熱來制備Cl2,寫出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加入試劑將CuCl2和FeCl3的混合溶液pH調至4~5,過濾得到純凈的CuCl2溶液,應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編號)
a.CuO b.NaOH c.Cu2(OH)2CO3 d.Cu
(3)CuCl2溶液通過蒸發(fā)、結晶可得到CuCl22H2O.
①蒸發(fā)過程中,加入鹽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
②蒸發(fā)過程中,觀察到溶液顏色由藍色變?yōu)榫G色.
其原理是:
上述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是______________.
欲使溶液由綠色變成藍色的措施是:a__________;b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以天然氣為原料合成尿素的生產中,主要反應之一為:CH4(g)+H2O(g)CO(g)+3H2(g) ΔH>0,請根據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一定條件下,將0.05 mol CH4和0.10 mol H2O(g)放入容積為2 L的密閉容器中,20 s時有0.01 mol CO生成,則H2的化學反應速率為 。
(2)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降低溫度,則逆反應速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下同);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增加壓強,則正反應速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咖啡酸苯乙酯是一種天然抗癌藥物,在一定條件下能發(fā)生如下轉化:
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span>
(1)D分子中的官能團是______________;高分子M的結構簡式是______________.
(2)寫出A→B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B→C發(fā)生的反應類型有______________.
(4)A的同分異構體很多種,其中,同時符合下列條件的同分異構體有_________種.
①苯環(huán)上只有兩個取代基;
②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③能與碳酸氫鈉溶液反應;
④能與氯化鐵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5)以下對A具有的性質描述正確的是__________
a.1molA可消耗2molNaOH
b.一定條件下1molA最多能與1mol氫氣加成
c.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d.能發(fā)生取代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蓄電池在充電時作電解池,放電時作原電池。鉛蓄電池上有兩個接線柱,一個接線柱旁標有“+”,另一個接線柱旁標有“—”。關于標有“+”的接線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充電時作陽極,放電時作正極
B.充電時作陽極,放電時作負極
C.充電時作陰極,放電時作負極
D.充電時作陰極,放電時作正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使10 mL濃度為1 mol/L的鹽酸與過量的鋅粉反應,若加入適量的下列溶液,能減慢反應速率但又不影響氫氣生成的量的是( )
A.KNO3
B.CH3COONa
C.CuSO4
D.Na2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 鐵長期置于空氣中,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
B. 加熱鋁箔,鋁熔化并滴落下來
C. 金屬鈉、鋁、鐵都能與鹽酸反應,且反應實質一樣
D. 人類最早使用的金屬是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正確認識鐵制品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方法的是
A. 鐵制品腐蝕時既可作正性也可作負極
B. 鐵制品腐蝕時鐵電極發(fā)生反應為:Fe-3e-=Fe3+
C. 鐵制品腐蝕時或發(fā)生析氫腐蝕或發(fā)生吸氧腐蝕
D. 鐵制品連接電源正極可防止腐蝕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