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磺酰氯(SO2Cl2)和亞硫酰氯(SOCl2)均是實驗室常見試劑.已知:
SO2Cl2(g)SO2(g)+Cl2(g) K1 △H=a kJ/mol (Ⅰ)
SO(g)+Cl(g)+SCl(g)2SOCl(g) K2 △H=b kJ/mol (Ⅱ)
(1)反應:SO2Cl2(g)+SCl(g)2SOCl2(g)的平衡常數(shù)K=(用K1、K2表示),該反應△H=kJ/mol(用a、b表示).
(2)為研究不同條件對反應(Ⅰ)的影響,以13.5g SO2Cl2充入2.0L的燒瓶中,在101kPa 375K時,10min達到平衡,平衡時SO2Cl2轉(zhuǎn)化率為0.80,則0~10minCl2的平衡反應速率為 , 平衡時容器內(nèi)壓強為 kPa,該溫度的平衡常數(shù)為;若要減小SO2Cl2轉(zhuǎn)化率,除改變溫度外,還可采取的措施是(列舉一種).
(3)磺酰氯對眼和上呼吸道粘膜有強烈的刺激性,發(fā)生泄漏時,實驗室可用足量NaOH固體吸收,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亞硫酰氯溶于水的離子方程式為 .
(4)一定量的Cl2用稀NaOH溶液吸收,若恰好反應,則溶液中各離子濃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已知常溫時次氯酸的Ka=2.5×10﹣8則該溫度下NaClO水解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b=mol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guān)化學用語表述正確的是( )
A.質(zhì)量數(shù)為16的氧原子: O
B.漂白粉的有效成分:NaClO
C.Mg2+結(jié)構(gòu)示意圖:
D.鈉在氧氣中燃燒的化學方程式:4Na+O2 2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磷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有廣泛應用.
(1)磷酸二氫鈣,廣泛用于動物的飼料添加劑.目前其制備的新工藝方法有:石灰法:用石灰石中和磷酸,控制終點pH為3.2,既得磷酸二氫鈣.請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若有1×103kg石灰石最多能生產(chǎn)kg磷酸二氫鈣.
(2)用石英、焦炭與磷灰石[主要成分Ca5(PO4)3F]在高溫下制備黃磷(P4)的化學方程式為:4Ca5(PO4)3F+21SiO2+30C=3P4+20CaSiO3+30CO↑+SiF4↑:在此反應中,副產(chǎn)物礦渣可用來 .
(3)三聚磷酸可視為三個磷酸分子(磷酸結(jié)構(gòu)簡式如圖 )之間脫去兩個水分子的產(chǎn)物,其結(jié)構(gòu)簡式為 . 三聚磷酸鈉(俗稱“五鈉”)是常用的水處理劑,其化學式為 .
(4)次磷酸鈉(NaH2PO2)可用于化學鍍鎳.化學鍍鎳的溶液中含有Ni2+和H2PO2﹣ , 在酸性條件下發(fā)生下述反應:請配平該反應離子方程式Ni2++H2PO2﹣+═Ni++H2PO3﹣+ .
(5)H3PO2可用電滲析法制備,“四室電滲析法”工作原理如圖所示(陽膜和陰膜分別只允許陽離子、陰離子通過):①寫出陽極的電極反應式 .
②分析產(chǎn)品室可得到H3PO2的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組實驗,驗證元素周期律.
(1)甲同學在a、b、c三只燒杯里分別加入50mL水,再分別滴加幾滴酚酞試液,依次加入大小相近的鋰、鈉、鉀塊,觀察現(xiàn)象.①甲同學設計實驗的目的是;
②反應最劇烈的燒杯是(填字母);
③寫出b燒杯里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
(2)乙同學設計實驗驗證: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強.他設計了如下圖裝置驗證C、N、Si三種元素的非金屬性強弱.
①寫出所選用物質(zhì)的化學式:A; B;C;
②寫出圓底燒瓶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③寫出燒杯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④碳、氮、硅三種元素的非金屬性由強到弱順序為;
(3)丙同學認為乙同學設計的實驗不夠嚴謹,應該在B和C之間增加一個洗氣裝置,該置中應盛放(填試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25℃,101kPa下,0.1molC2H2完全燃燒生成CO2和H2O(I)時放出129.96kJ熱量.表示上述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正確的是( )
A.2C2H2(g)+5O2(g)→4CO2(g)+2H2O(l)+129.96kJ
B.2C2H2(g)+5O2(g)→4CO2(g)+2H2O(g)﹣259.92kJ
C.2C2H2(g)+5O2(g)→4CO2(g)+2H2O(l)﹣1299.6kJ
D.2C2H2(g)+5O2(g)→4CO2(g)+2H2O(l)+2599.2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利用某有機物之間的轉(zhuǎn)換可以貯存太陽能,如降冰片二烯(NBD)經(jīng)太陽光照可轉(zhuǎn)化成四環(huán)烷(Q),其反應式可表示為: △H=+88.62kJ/mol
下列有關(guān)說法不正確的是( )
A.一定條件下,1mol NBD最多可與2 mol Br2發(fā)生加成反應
B.物質(zhì)Q的能量比NBD的低
C.物質(zhì)Q的一氯取代物只有3種
D.NBD和Q二者互為同分異構(gòu)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某實驗小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進行中和熱的測定.
(1)配制0.50mol/L NaOH溶液
a.若實驗中大約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稱量NaOH固體 g.
b.從圖中選擇稱量NaOH固體所需要的儀器是(填字母): .
名稱 | 托盤天平(帶砝碼) | 小燒杯 | 坩堝鉗 | 玻璃棒 | 藥匙 | 量筒 |
儀器 | ||||||
序號 | a | b | c | d | e | f |
(2)測定稀硫酸和稀氫氧化鈉中和熱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
a.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中和熱為57.3kJ/mol): .
b.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進行實驗,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①請?zhí)顚懴卤碇械目瞻祝?/span>
溫度 | 起始溫度t1/℃ | 終止溫度t2/℃ | 溫度差平均值(t2﹣t1)/℃ | ||
H2SO4 | NaOH | 平均值 | |||
1 | 26.2 | 26.0 | 26.1 | 30.1 | |
2 | 27.0 | 27.4 | 27.2 | 33.3 | |
3 | 25.9 | 25.9 | 25.9 | 29.8 | |
4 | 26.4 | 26.2 | 26.3 | 30.4 |
②近似認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 , 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熱容c=4.18J/(g℃).則中和熱△H=(取小數(shù)點后一位).
③上述實驗數(shù)值結(jié)果與57.3kJ/mol有偏差,產(chǎn)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 .
a.實驗裝置保溫、隔熱效果差
b.量取NaOH溶液的體積時仰視讀數(shù)
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燒杯中
d.用溫度計測定NaOH溶液起始溫度后直接測定H2SO4溶液的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按要求寫熱化學方程式:
(1)已知稀溶液中,1 mol H2SO4與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應時,放出114.6 kJ熱量,寫出表示H2SO4與NaOH反應的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的燃燒熱為393.50 kJ·mol-1,寫出表示C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已知CO轉(zhuǎn)化成CO2的能量關(guān)系如下圖所示。寫出該反應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
(4)25℃、101 kPa條件下充分燃燒一定量的丁烷氣體放出熱量為Q kJ,經(jīng)測定,將生成的CO2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產(chǎn)生25 g白色沉淀,寫出表示丁烷燃燒熱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_。
(5)已知下列熱化學方程式:
①CH3COOH(l)+2O2(g)===2CO2(g)+2H2O(l) ΔH1=-870.3 kJ/mol
②C(s)+O2(g)===CO2(g) ΔH2=-393.5 kJ/mol
③H2(g)+O2(g)===H2O(l)ΔH3=-285.8 kJ/mol
寫出由C(s)、H2(g)和O2(g)化合生成CH3COOH(l)的熱化學方程式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將某些化學知識用數(shù)軸表示,可以收到直觀、簡明、易記的效果.用數(shù)軸表示的下列知識正確的是( )
A.硫及其化合物的化合價與氧化還原反應的關(guān)系:
B.分散系的分類:
C.AlCl3溶液與NaOH溶液反應后鋁元素的存在形式:
D.CO2與NaOH溶液反應后的產(chǎn)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三位科學家因在烯烴復分解反應研究中的杰出貢獻而榮獲2005年度諾貝爾化學獎,烯烴復分解反應可示意如圖:
下列化合物中,經(jīng)過烯烴復分解反應可以生成 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