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22381  22389  22395  22399  22405  22407  22411  22417  22419  22425  22431  22435  22437  22441  22447  22449  22455  22459  22461  22465  22467  22471  22473  22475  22476  22477  22479  22480  22481  22483  22485  22489  22491  22495  22497  22501  22507  22509  22515  22519  22521  22525  22531  22537  22539  22545  22549  22551  22557  22561  22567  22575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物質中,不屬于烴類的是(  )
A、乙烷B、苯C、乙烯D、乙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如右圖,它的同分異構體中含有羥基(-OH)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 。
A、3種B、4種C、5種D、6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2005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在“烯烴復分解反應”研究方面作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烯烴復分解反應”是指在金屬鉬、釕等催化劑的作用下,碳碳雙鍵斷裂并重新組合的過程.如兩分子烯烴RCH=CHR′用上述催化劑作用會生成兩種新的烯烴R′CH=CHR′和RCH=CHR.則由CH2=CHCH2CH3和CH2=精英家教網發(fā)生“烯烴復分解反應”,生成新烯烴種類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過程中所發(fā)生的化學反應屬于取代反應的是(  )
A、甲烷與氧氣的混合氣體點燃發(fā)生反應B、乙烯通入溴水中C、在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苯與氫氣反應D、苯與液溴混合后撒入鐵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油脂屬于高分子化合物B、可以用分液漏斗分離水和乙醛C、酯化反應和酯的水解反應都屬于取代反應D、乙烯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應原理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以下是某學習小組對乙二酸的某些性質進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
【研究課題】探究乙二酸的某些性質
【查閱資料】乙二酸(HOOC-COOH)俗稱草酸,其主要物理常數(shù)如下:
名稱 乙二酸 乙二酸晶體
分子式 H2C2O4 H2C2O4?2H2O
顏色狀態(tài) 無色固體 無色晶體
溶解度(g) 8.6(20℃) -
熔點(℃) 189.5 101.5
密度(g?cm-3 1.900 1.650
又知:
①草酸在100℃時開始升華,157℃時大量升華,并開始分解.
②草酸鈣不溶于水.
③草酸蒸氣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④草酸蒸氣在低溫下可冷凝為固體.
根據上述材料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提出猜想】
(猜想一)根據草酸晶體的組成對其分解產物進行猜想
設計方案:
(1)該小組同學猜想其產物為CO、CO2和H2O,請用下列裝置組成一套探究實驗裝置(草酸晶體分解裝置略,裝置可重復使用,連接導管略去).
精英家教網
A中水槽裝冰水混合物、B中裝氧化銅、C中裝無水硫酸銅,D中裝澄清石灰水、E中裝堿石灰
請回答下列問題:
①裝置的連接順序為:A→
 

②檢驗產物中CO的實驗現(xiàn)象是
 

③整套裝置是否存在不合理之處,
 
(填是或否),若有該如何解決
 

 

(猜想二)乙二酸具有弱酸性
設計方案:
(2)該小組同學為驗證草酸具有弱酸性設計了下列實驗,其中能達到實驗目的是
 
(填字母).
A.將草酸晶體溶于含酚酞的NaOH溶液中,溶液褪色
B.測定相同濃度的草酸和硫酸溶液的pH
C.測定草酸鈉(Na2C2O4)溶液的pH
D.將草酸溶液加入Na2CO3溶液中,有CO2放出
(猜想三)乙二酸具有還原性
設計方案:
(3)該小組同學向用硫酸酸化的KMnO4溶液中滴入過量的草酸溶液,發(fā)現(xiàn)酸性KMnO4溶液褪色,從而判斷草酸具有較強的還原性.配平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MnO4-+
 
H2C2O4+
 
H+
 
Mn2++
 
CO2↑+
 
H2O精英家教網
(4)利用上述原理可定量測定某草酸晶體樣品(含有H2C2O4?2H2O及其它一些雜質)中H2C2O4?2H2O的含量.
方法是:稱取該樣品0.12g,加適量水完全溶解,然后用0.020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至終點(雜質不參與反應),滴定前后滴定管中的液面讀數(shù)如圖所示(單位:mL),則該草酸晶體樣品中H2C2O4?2H2O的質量分數(shù)為
 
.(已知相對原子質量:Mr(H2C2O4?2H2O)=1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某;瘜W學習小組為了探究草酸(H2C2O4)的化學性質,設計了如下實驗:
Ⅰ.小組成員在做草酸溶液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實驗時發(fā)現(xiàn),溶液褪色先慢后快.
(1)上述H2C2O4溶液與酸性KMnO4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為
 

(2)為了探究此反應速率由小變大的原因,甲同學做了如下實驗(表中“一”表示未加入該試劑).
實驗
編號
反應溫度
(利用水浴加熱)
稀硫酸
溶液
MnSO4固體 0.10mol/L
KMnO4溶液
褪色
時間
1 750℃ ---- --- 1mL 1OOs
2 750℃ 10滴 ---- 1mL 40s
3 750℃ 10滴 加入少許 1mL 3s
甲同學由此能夠得出結論:
Ⅱ.乙同學查資料得知“菠菜中富含可溶性草酸鹽和碳酸鹽”,決定用實驗驗證這一事實并檢測草酸鹽含量.進一步查閱資料得知,草酸(H2C2O4)是酸性強于醋酸的二元弱酸,對應的鈣鹽(CaC2O4)不溶于醋酸,能溶于強酸.
(1)他將菠菜研磨成汁、熱水浸泡、過濾得到溶液,調節(jié)溶液呈弱堿性,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產生白色沉淀,過濾、洗滌沉淀備用,對生成的沉淀進行探究.
①提出合理假設:
假設1:只存在CaCO3;   
假設2:既存在CaCO3,也存在CaC2O4
假設3:
 

②基于假設2,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請寫出實驗步驟以及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限選實驗試劑:1mol?L-1 H2SO4、1mol?L-1 HCl、0.1mol?L-1 NaOH、1mol?L-1 CaCl2、0.01mol?L-1 KMnO4、澄清石灰水.
實驗步驟 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
步驟1:
 
 
步驟2:
 
 
(2)欲準確測定菠菜中草酸鹽含量,回答有關問題:
①操作:取m g菠菜樣品,將其中草酸鹽轉化為 CaC2O4 沉淀分離出來,用鹽酸溶解后,溶液轉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配制成100mL溶液.每次移取25.00mL該溶液,用0.0100mol?L-1KMnO4標準溶液滴定,滴定實驗重復操作2-3次.平均消耗標準溶液V mL.
②計算:菠菜中草酸鹽(以C2O42-計)的質量分數(shù)為
 
.(只列式不計算,已知:C2O42-的摩爾質量為88g?mol-1
③討論:用標準KMnO4溶液直接滴定菠菜研磨、浸泡、過濾得到的溶液結果可能偏高,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兩個研究性學習小組分別進行探究性的實驗:
甲組:為了探究Cl2和SO2同時通入H2O中發(fā)生的反應,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
(1)氣體發(fā)生裝置A中產生的氣體化學式為
 

(2)裝置D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在裝置D反應后所得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3)裝置C中飽和食鹽水的作用是
 
;裝置E的作用是
 

乙組:為了分別研究SO2和Cl2的性質,設計了如圖2所示的實驗裝置.
(4)若從左端分別通入SO2和Cl2,則裝置I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相同”);當通入SO2時,裝置III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該反應中SO2表現(xiàn)出
 
性.
(5)若裝置II中裝有5.0mL 1.0×10-3mol?L-1碘水,當通入足量Cl2完全反應后,共轉移了5.0×10-5mol電子,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6)你認為乙組設計的裝置是否有不足之處?
 
(填“有”或“無”).如果有,請寫出改進方法:
 
 (如果無,此空不答).
精英家教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已知硫酸中含有下列微粒:H2O、H+、SO42-,某同學欲證明其中能使石蕊試液變紅色的是H+,設計了如下實驗:
①取稀鹽酸和稀硝酸分別與石蕊試液作用 
②向滴有石蕊的稀硫酸中加入NaOH溶液,并觀察顏色  
③向水中滴入石蕊試液    
④向硫酸鈉溶液中滴入石蕊試液 
其中能證明是H+使石蕊變色的實驗是
 

A.①和③結合  B.③和④結合  C.只②D.只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舍勒發(fā)現(xiàn)氯氣的方法至今還是實驗室制取氯氣的主要方法之一.
(1)請寫出實驗室制氯氣的反應化學方程
 
,
(2)反應方程式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物質的量之比為
 
;其中Cl2
 
  產物(填氧化或還原);
(3)如圖所示,將氯氣依次通過盛有干燥有色布條的廣口瓶和盛有潮濕有色布條的廣口瓶,可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從而得出的結論是
 

(4)實驗室中剩余的Cl2尾氣通常用NaOH溶液吸收,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