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甲基綠和吡羅紅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 | |
B. | 鹽酸能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 | |
C. | 鹽酸能夠使染色體中的DNA與蛋白質分離 | |
D. | 口腔上皮細胞中有DNA和RNA |
分析 1、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分布實驗的原理: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對細胞染色,同時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觀察的結果是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說明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RNA主要分布在細胞質.
2、在“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中:(1)用質量分數(shù)為0.9%的NaCl溶液保持細胞原有的形態(tài);(2)用質量分數(shù)為8%的鹽酸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將染色體上的DNA和蛋白質分離,便于染色劑與DNA結合;(3)用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對DNA和RNA進行染色.
解答 解:A、甲基綠和吡羅紅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甲基綠能使DNA呈綠色,吡羅紅能使RNA呈紅色,A正確;
BC、鹽酸能改變細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劑進入細胞,將染色體上的DNA和蛋白質分離,便于染色劑與DNA結合,BC正確;
D、口腔上皮細胞中有DNA和RNA,但這不是該實驗的原理,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現(xiàn)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臺州市高二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為植物細胞某時期的分裂圖,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中有4個DNA分子
B.細胞中有2個四分體存在
C.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后期
D.細胞中染色單體數(shù)量為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無色、紫色 | B. | 紅色、綠色 | C. | 紅色、無色 | D. | 紅色、紫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純種卷毛 | B. | 直毛 | C. | 雜種卷毛 | D. | A.B.C都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③依次代表單糖、二糖、多糖,它們均可繼續(xù)水解 | |
B. | ①②均屬還原糖,在水浴加熱條件下與斐林試劑發(fā)生反應將產(chǎn)生磚紅色沉淀 | |
C. | ④⑤分別為纖維素、肌糖原,二者均貯存能量,可作為貯能物質 | |
D. | ④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纖維素酶可將其破壞,④的合成可能與高爾基體有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脂肪、糖類,纖維素、糖原 | B. | 脂肪、糖類,淀粉、糖原 | ||
C. | 脂肪、核酸,纖維素、糖原 | D. | 糖類、蛋白質,淀粉、糖原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該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Ⅱ1為純合子 | |
B. | 若該病為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Ⅱ4為純合子 | |
C. | 若該病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Ⅲ2為雜合子 | |
D. | 若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Ⅱ3為純合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與DNA混合后所倒的平板出現(xiàn)的菌落全部是具有莢膜的 | |
B. | 與蛋白質混合后所倒的平板出現(xiàn)的菌落全部都不具有莢膜 | |
C. | 比較各種混合后所倒的平板,與DNA混合的那一組出現(xiàn)具有莢膜的菌落的比例大 | |
D. | 除了與DNA混合那一組外,其余各組都沒有出現(xiàn)具有莢膜的菌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①、②兩過程均需要植物激素來誘導細胞脫分化 | |
B. | F1減數(shù)分裂時,H基因所在染色體會與G基因所在染色體發(fā)生聯(lián)會 | |
C. | 圖中三種途徑中,利用花粉培養(yǎng)篩選低芥酸植株(HHGG)的效率最高 | |
D. | 與④過程相比,③過程可能會產(chǎn)生二倍體再生植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