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中不能合成ATP的部位是( )
A.線粒體的內(nèi)膜
B.葉綠體中進行光反應的膜結構
C.內(nèi)質網(wǎng)的膜
D.藍藻(藍細菌)中進行光反應的膜結構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高三生物一輪總復習備課資源包:專題6光合作用(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在光照等適宜條件下,將培養(yǎng)在CO2濃度為1%環(huán)境中的某植物迅速轉移到CO2濃度為0.003%的環(huán)境中,其葉片暗反應中C3和C5化合物微摩爾濃度的變化趨勢如圖。
回答問題:
(1)圖中物質A是 (填“C3化合物”或“C5化合物”)。
(2)在CO2濃度為1%的環(huán)境中,物質B的濃度比A的低,原因是 ;
將CO2濃度從1%迅速降低到0.003%后,物質B濃度升高的原因是 。
(3)若使該植物繼續(xù)處于CO2濃度為0.003%的環(huán)境中,暗反應中C3和C5化合物濃度達到穩(wěn)定時,物質A的濃度將比B的 (填“低”或“高”)。
(4)CO2濃度為0.003%時,該植物光合速率最大時所需要的光照強度比CO2濃度為1%時的 (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高三生物一輪總復習備課資源包:專題5ATP與細胞呼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某植物的非綠色器官在氧濃度為a、b、c、d時,CO2釋放量和O2吸收量的變化。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氧濃度為a時最適于儲藏該植物器官
B.氧濃度為b時,無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5倍
C.氧濃度為c時,無氧呼吸強度最弱
D.氧濃度為d時,有氧呼吸強度與無氧呼吸強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高三生物一輪總復習備課資源包:專題5ATP與細胞呼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細胞內(nèi)糖分解代謝過程如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細胞能進行過程①和③或過程①和④
B.真核細胞的細胞質基質中能進行過程①和②
C.動物細胞內(nèi),過程②比過程①釋放的能量多
D.乳酸菌細胞內(nèi),過程①產(chǎn)生[H],過程③消耗[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高三生物一輪總復習備課資源包:專題5ATP與細胞呼吸(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某細胞培養(yǎng)液中加入被32P標記的磷酸分子,短時間內(nèi)分離出細胞的ATP,發(fā)現(xiàn)其含量變化不大,但部分ATP的末端32P已帶上放射性標記,該現(xiàn)象能夠說明( )
①ATP中遠離A的P容易脫落
②部分被P標記的ATP是重新合成的
③ATP是細胞內(nèi)的直接能源物質
④該過程中ATP既有合成又有分解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高三生物一輪總復習備課資源包:專題4酶(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表為一實驗設計,表中“+”表示有,“-”表示無。與此相關的正確分析是( )
試管編號 | a | b | c | d | e | f |
2 mL 3%淀粉溶液 | + | + | + | - | - | - |
2 mL 3%蔗糖溶液 | - | - | - | + | + | + |
1 mL淀粉酶溶液 | + | + | + | + | + | + |
反應溫度(℃) | 40 | 60 | 80 | 40 | 60 | 80 |
斐林試劑 | + | + | + | + | + | + |
①本實驗試圖研究兩個問題 ②可以用碘液替代斐林試劑來檢驗實驗結果 ③雖然不知道該酶促反應的最適溫度,但可以預期b號試管的反應顏色最深 ④設置的b、c、d號試管均可以看作是a號試管的對照
A.只有①④正確B.只有②③正確
C.只有①③正確D.只有③④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高三生物一輪總復習備課資源包:專題4酶(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表示酶活性與溫度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當反應溫度由t2調到最適溫度時,酶活性下降
B.當反應溫度由t1調到最適溫度時,酶活性上升
C.酶活性在t2時比t1高,故t2時更適合酶的保存
D.酶活性在t1時比t2低,表明t1時酶的空間結構破壞更嚴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高三生物一輪總復習備課資源包:專題3物質出入細胞的方式(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如圖甲表示某生物膜結構,圖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質,a、b、c、d表示物質跨膜運輸方式。圖乙和圖丙表示物質運輸曲線,請據(jù)圖回答:
(1)若圖甲是癌細胞的細胞膜,則膜上含量較正常細胞減少的物質是[ ] 。
(2)b、c運輸方式符合圖 所表示的物質運輸曲線。
(3)若圖甲表示人體紅細胞膜,則表示Na+、K+運輸?shù)姆謩e是圖中 。Na+、K+的運輸方式符合圖 所示曲線。
(4)已知紅細胞吸收葡萄糖是協(xié)助擴散,而有人認為小腸上皮細胞以主動運輸?shù)姆绞轿掌咸烟?請設計實驗加以確定。
①實驗步驟:
第一步:取甲、乙兩組生長狀況相同的小腸上皮細胞,放入適宜濃度的含有葡萄糖的培養(yǎng)液中。
第二步:甲組細胞給予正常的呼吸條件, 。
第三步: 。
②預測實驗結果并分析:
a.若甲、乙兩組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基本相同,則 。
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屆高三生物一輪總復習備課資源包:專題2細胞的結構和功能(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是細胞核的結構模式圖。下列關于其結構及功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把核內(nèi)物質與細胞質分開
B.②是遺傳物質DNA和RNA的載體
C.③與蛋白質的合成直接有關
D.④有利于DNA和mRNA從細胞核進入細胞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