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如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馬鈴薯是世界近兩億人民的主要食物。但病毒侵染后導致產(chǎn)量大幅下降,故而培育脫毒或抗毒的馬鈴薯品種是提高產(chǎn)量的有效方法。

資料: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懷孕后胎盤滋養(yǎng)層細胞分泌的一種糖蛋白,制備抗HCG單克隆抗體可用于早孕的診斷。

(1)馬鈴薯莖尖病毒極少甚至無病毒,因此可將馬鈴薯莖尖培養(yǎng)成脫毒苗。此過程說明植物細胞具有________。

(2)為獲得抗病毒的馬鈴薯植株,往往采用?????? 技術,將病毒復制酶基因轉移到馬鈴薯體內,其導入常使用________法,該方法是先將目的基因插入到相應菌Ti質粒的________上,最終進入植物細胞并插入到植物細胞的________上。

3)制備單克隆抗體過程中要用到_______________技術。

4)最終篩選獲得的雜交瘤細胞的特點是________。

5)為了更多地生產(chǎn)出人HCG,可將相關的人的基因轉入牛受精卵中。有人構思采用胚胎分割技術,獲得更多相同的轉基因牛,應選擇_____________時期的胚胎。

 

【答案】

本題滿分15分,除第一空1分外,其它每空2

(1)全能性

(2)基因工程(或轉基因)??? 農(nóng)桿菌轉化??  TDNA???  染色體DNA

3)動物細胞培養(yǎng)和動物細胞融合

4)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chǎn)生專一性抗體

5)桑椹胚或囊胚

【解析】

試題分析:馬鈴薯莖尖培養(yǎng)成脫毒苗的原因是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2)將病毒基因轉移到馬鈴薯體內的技術手段是基因工程,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常用農(nóng)桿菌轉化法。農(nóng)桿菌的Ti質粒的TDNA能進行轉移。最終進入植物細胞的染色體DNA上。(3)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首先要將免疫的B細胞和骨髓瘤細胞進行融合,然后培養(yǎng)雜交瘤細胞,故用到動物細胞融合和動物細胞培養(yǎng)。(4)雜交瘤細胞的特點是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chǎn)生專一性抗體。(4)胚胎分割選用)桑椹胚或囊胚。

考點:本題考查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記所列知識點,并能運用所學知識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20世紀20年代起,溫特等人通過實驗方法測得玉米胚芽鞘生長素的側向再分配如下圖所示。


材料2: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學者利用氣相一質譜等物理化學法測得向日葵下胚軸、蘿卜下胚軸和黃化燕麥芽鞘的生長素分布如下表所示。用同樣方法還測得蘿卜下胚軸的蘿卜寧、向日葵下胚軸的黃質醛等物質向光側多于背光側。

表:向日葵、蘿卜和燕麥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黃化燕麥芽鞘

3

IAA分布%

測定方法

49.5

50.5

50

綠色向日葵下胚軸

3

51

49

48

分光熒光法

5

50.5

49.5

50

免疫法

綠色蘿卜下胚軸

3

5l

49

45

電子俘獲檢測法

器官

實驗數(shù)

向光一側

背光一側

黑暗處理

電子俘獲檢測法

(1)材料l說明,生長素受到單側光照射后的分布規(guī)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由于生長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所以胚芽鞘向光性生長。

(2)材料2的黑暗處理起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

材料2是否支持材料l的觀點? 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

(3)材料2的學者對植物向光性的解釋應該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3-2014學年湖北省八市高三下期3月聯(lián)考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閱讀如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資料:相傳,清康熙八年,安徽舉子王致和,京考未中,在京城做起了賣豆腐的生意.一天,他發(fā)現(xiàn)沒賣完的豆腐長了白毛,舍不得丟棄,就將豆腐裝入壇內撒鹽腌了,再密封起來,秋末開壇意外制成了聞著臭,吃著香的腐乳。

資料19世紀中期,法國的釀造業(yè)曾一度遭受毀滅性的打擊。在生產(chǎn)過程中出現(xiàn)了葡萄酒變酸、變味的怪事。經(jīng)研究,法國科學家巴斯德發(fā)現(xiàn),導致生產(chǎn)失敗的根源是發(fā)酵物中混入了雜菌。

1)中國的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源遠流長,是人類對微生物的利用,其中制作腐乳的微生物主要是???????????? ,制作果酒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它是兼性厭氧微生物,在無氧條件下能進行酒精發(fā)酵,其反應式為?????????????????? 。

2)在腐乳制作過程中,微生物生長的溫度控制在????????? ;加鹽腌制,鹽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同時,鹽能?????????????????????

3)從資料中看出,?????????????? 是研究和應用微生物的前提。在無菌技術中,對操作者用酒精擦拭雙手屬于????????? ,對金屬用具、玻璃器皿、培養(yǎng)基等要進行滅菌,其中,培養(yǎng)基只能用????????????? 滅菌。

4)通常在一環(huán)境中微生物有多種混合在一起,若要對某種微生物進行純化,最常用的方法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同步題 題型:讀圖填空題

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20世紀20年代起,溫特等人通過實驗方法測得玉米胚芽鞘生長素的側向再分配如下圖所示。
材料二: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學者利用氣相質譜等物理化學法測得向日葵下胚軸、蘿卜下胚軸和黃化燕麥胚芽鞘的生長素分布如下表所示。用同樣方法還測得蘿卜下胚軸的蘿卜寧、向日葵下胚軸的黃質醛等物質向光側多于背光側。
(1)材料一說明,生長素受到單側光照射后的分布規(guī)律是_______,由于生長素有________的作用,所以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
(2)材料二的黑暗處理起什么作用?______。材料二是否支持材料一的觀點?____。原因:___________。
(3)材料二的學者對植物向光性的解釋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同步題 題型:讀圖填空題

閱讀以下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1:20世紀20年代起,溫特等人通過實驗方法測得玉米胚芽鞘生長素的側向再分配如下圖所示。
材料2:20世紀80年代以來,有學者利用氣相質譜等物理化學法測得向日葵下胚軸、蘿卜下胚軸和黃化燕麥芽鞘的生長素分布如下表所示。用同樣方法還測得蘿卜下胚軸的蘿卜寧、向日葵下胚軸的黃質醛等物質向光側多于背光側。
(1)材料1說明,生長素受到單側光照射后的分布規(guī)律是______,由于生長素有_______的作用,所以胚芽鞘向光生長。
(2)材料2的黑暗處理起什么作用?______。材料2是否支持材料1的觀點?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3)材料2的學者對植物向光性的解釋應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閱讀理解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蒲公英,菊科,結瘦果,頭狀花絮,根可用于扦插繁殖……,葉形有全緣型也有缺刻型……生長于背風向陽處的植株葉型為全緣型,而生長于向風蔭蔽處的植株葉型為缺刻型。為了驗證“蒲公英的缺刻葉型是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而形成的”,某三位同學利用下面材料分別進行了如下實驗設計。請分別指出三個實驗思路能否達到實驗目的,并說明理由。材料用具:秋季同以田野中生長良好的蒲公英;花盆;小鏟;剪刀;沃土等。

實驗一:

  ①于田野中取葉全緣的一株蒲公英上的兩粒種子,分別栽種于裝有沃土的A、B兩花盆中,給予適宜外界條件,催芽;

  ②發(fā)芽后于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A置于背風向陽處,B置于向風蔭蔽處;

  ③一段時間后觀察兩盆蒲公英的葉型。

答:

 實驗二:

    ①選取一株生長良好的蒲公英,取其根,在相似部位上切取相似兩段,分別埋于沃土中

    催芽,培育至出現(xiàn)成熟葉型;

    ②再分別移栽于A、B兩花盆培養(yǎng),A置于背風向陽處,B置于向風蔭蔽處;

    ③一段時問后觀察兩盆蒲公英的成熟葉型的變化。

答:

 實驗三;

    ①分別選取葉型呈缺刻型和全緣型的兩株生長良好的蒲公英,取其根,在相似部位上切

    取相似兩段,分別埋于沃土中催芽;

    ②發(fā)芽后移栽于A、B兩花盆中,于背風向陽處培養(yǎng);

    ③一段時間后觀察兩盆蒲公英的葉型。

答:

寫出上述實驗的相關實驗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