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4.回答下列與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有關的問題:
(1)在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采用的實驗方法是同位素標記法(同位素示蹤法).具體是用32P和35S分別標記DNA、蛋白質.
(2)若要大量制備用32P標記的噬菌體,需先用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大腸桿菌,再用噬菌體去感染被32P標記的大腸桿菌.
(3)上述實驗中,不能(填“能”或“不能”)用15N來標記噬菌體的DNA,理由是DNA和蛋白質中都含有N元素.
(4)實驗中,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一段時間后,用攪拌機攪拌,然后離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檢測上清液和沉淀中的放射性.預期的實驗結果是沉淀物的放射性高,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幾乎無放射性).實驗中攪拌的目的是將吸附在大腸桿菌表面噬菌體和大腸桿菌分離..某同學嘗試對該實驗進行改進,將攪拌這一步改為超聲震蕩,其余條件相同.改進后實驗結果與預期結果基本一致,但與未改進前結果相比,上清液中32P占初始標記噬菌體放射性的比例有所增大,可能原因是超聲使得部分大腸桿菌破裂.
(5)新合成的噬菌體的DNA與蛋白質外殼,組裝出很多與親代一模一樣的子代噬菌體,其遺傳情況不(填是或不)符合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
(6)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分析 1、噬菌體是DNA病毒,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其沒有細胞結構,不能再培養(yǎng)基中獨立生存.
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體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體的DNA;原料:細菌的化學成分)→組裝→釋放.
3、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該實驗的結論:DNA是遺傳物質.

解答 解:(1)在赫爾希和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中,采用的實驗方法是同位素標記法(同位素示蹤法),具體是用32P標記DNA,35S標記蛋白質.
(2)若要大量制備用32P標記的噬菌體,需先用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大腸桿菌,再用噬菌體去感染被32P標記的大腸桿菌.
(3)上述實驗中,DNA和蛋白質中都含有N元素,因此不能用15N來標記噬菌體的DNA.
(4)實驗中,用32P標記的噬菌體侵染一段時間后,用攪拌機攪拌,然后離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檢測上清液和沉淀中的放射性.預期的實驗結果是沉淀物的放射性高,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幾乎無放射性).實驗中攪拌的目的是將吸附在大腸桿菌表面噬菌體和大腸桿菌分離.某同學嘗試對該實驗進行改進,將攪拌這一步改為超聲震蕩,其余條件相同.改進后實驗結果與預期結果基本一致,但與未改進前結果相比,上清液中32P占初始標記噬菌體放射性的比例有所增大,可能原因是超聲使得部分大腸桿菌破裂.
(5)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適用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新合成的噬菌體的DNA與蛋白質外殼,組裝出很多與親代一模一樣的子代噬菌體,其遺傳情況不符合孟德爾的遺傳規(guī)律.
(6)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故答案為:
(1)同位素標記法(同位素示蹤法)      DNA、蛋白質
(2)大腸桿菌      被32P標記的大腸桿菌
(3)不能        DNA和蛋白質中都含有N元素
(4)沉淀物的放射性高,上清液中放射性很低(幾乎無放射性)           將吸附在大腸桿菌表面噬菌體和大腸桿菌分離           超聲使得部分大腸桿菌破裂
(5)不
(6)DNA是遺傳物質

點評 本題考查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要求考生識記噬菌體的結構,明確噬菌體為DNA病毒,不能獨立生存;識記噬菌體侵染細菌的過程,明確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注入,且合成子代所需的原料均來自細菌;掌握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過程及結論.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是動物精子形成過程中某一時期的模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如果分裂時3和4不分離,則產生的精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目均異常
B.若在復制時沒有發(fā)生任何差錯,也無交叉互換,則該細胞能產生4種類型的精細胞
C.若染色體1和2發(fā)生部分片段的交換,則減數(shù)分裂無法正常進行
D.如果染色體1的姐妹染色單體未分開,則該細胞產生的精細胞全出現(xiàn)異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圖1為碳循環(huán)過程示意圖,圖2是已知某生態(tài)系統(tǒng)各營養(yǎng)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的食物網.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圖1中①~⑤所表示的生理過程是生物圈維持穩(wěn)態(tài)的重要因素
B.增加圖中A、D、E等各營養(yǎng)級生物的種類可提高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
C.圖2中的生物包括圖1中的A、B、D、E
D.在圖2中,若生產者有10 000 kg,則位于最高營養(yǎng)級的生物最多有100 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食鹽作用下析出的蛋白質發(fā)了變性
B.某種肽酶可水解肽鏈末端的肽鍵導致多肽鏈分解為氨基酸
C.10個氨基酸構成的多肽有9個-CO-NH-,稱為10肽
D.有些蛋白質是染色體的組成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是月季花藥離體培養(yǎng)產生花粉植株的兩種途徑,請據(jù)圖回答問題:

(1)選用的材料合適與否是能否成功誘導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選用單核(或單核靠邊期)期的花粉可提高成功率.選擇花粉時,一般要通過鏡檢來確定花粉是否處于合適的發(fā)育期,某些植物的花粉細胞不易著色,需采用焙花青-鉻礬法.
(2)上圖中花藥經脫分化產生胚狀體還是愈傷組織主要取決于培養(yǎng)基中激素的種類及其濃度配比.
(3)無菌技術也是成功誘導出花粉植株的重要因素,請說明下列各項需要消毒,還是需要滅菌.①培養(yǎng)基②培養(yǎng)皿③接種環(huán)④花蕾⑤實驗操作者的雙手⑥三角錐形瓶.①②③⑥(填編號)需要滅菌,④⑤(填編號)需要消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花粉植株能否誘導成功與材料的選擇密切相關,選擇的材料應符合下列哪個條件( 。
A.完全開放的花B.單核居中期花粉
C.初花期花粉D.完全未開放的花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在觀察有絲分裂的實驗中,一般用洋蔥根尖而不能用鱗片葉表皮的原因是( 。
A.洋蔥表皮細胞一般不發(fā)生分裂
B.洋蔥表皮細胞太小
C.洋蔥表皮細胞因有紫色液泡而使分裂看不清
D.根尖細胞較大且呈正方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在探討不同溫度對加酶洗衣粉影響的實驗中,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應根據(jù)當?shù)匾荒曛袑嶋H氣溫變化來確定水溫
B.可選擇洗滌不同污漬的白布作對照
C.選擇水溫應考慮衣物的承受能力
D.選擇水溫應考慮洗滌成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將減毒的蛇毒注入家兔體內,引起免疫反應.對于家兔來說,蛇毒叫做是( 。
A.激素B.抗體C.遞質D.抗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