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0.下列關于拉馬克進化學說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拉馬克認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生物進化來的
B.生物的適應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
C.器官廢而不用,就會造成形態(tài)上的退化
D.用進廢退獲得的性狀不可以遺傳給后代

分析 拉馬克的進化論:
(1)物種是可變的.包括人在內的一切的種都是由其他物種演變而來,而不是神創(chuàng)造的.
(2)生物是從低等向高等轉化的.
(3)環(huán)境變化可以引起物種變化.環(huán)境變化直接導致變異的發(fā)生以適應新的環(huán)境.
(4)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這是拉馬克論述進化原因的兩條著名法則.用進廢退即經常使用的器官發(fā)達,不使用就退化.獲得性遺傳是環(huán)境引起或由于廢退化引起的變化是可遺傳的.

解答 解:A、拉馬克指出一切物種都是由其他物種演變而來,生物是從低等向高等轉化的,A正確;
B、生物的適應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進廢退和獲得性遺傳,B正確;
C、用進廢退即經常使用的器官發(fā)達,不使用就退化,C正確;
D、拉馬克進化學說認為用進廢退獲得的性狀是可以遺傳給后代,D錯誤.
故選: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生物進化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識記掌握程度,注意區(qū)分拉馬克進化論和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區(qū)別,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制定飲食配方時,要考慮不同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蛋白質的生物價(BV)是指消化、吸收后的蛋白質轉化為人體蛋白質的百分比;蛋白質的消化率是指蛋白質攝入后被分解為氨基酸的百分比;凈蛋白利用率(NPU)是攝入后的蛋白質被人體細胞利用的百分比;三者的數(shù)量關系為:NPU=BV×消化率.下表為6種來源的蛋白質的NPU和BV值.
蛋白質來源蛋類肉類乳汁豆粉玉米
BV(%)9880777036
NPU(%)9676716031
(1)蛋類蛋白質的消化率為98%.
(2)比較表中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動物蛋白質BV值通常會高于植物蛋白質.出現(xiàn)該情況最可能的原因是一般地說,構成動物蛋白質的氨基酸種類、各種氨基酸的比例、必需氨基酸的含量都更接近于人體蛋白質.
(3)在以番薯為主食的國家,通常容易出現(xiàn)蛋白質營養(yǎng)不良,請分析原因:番薯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質的含量少,并且其消化率、BV、NPU都低于動物性蛋白質,故易出現(xiàn)蛋白質營養(yǎng)不良(意近即可).
(4)蛋白質在動物體內的消化過程可表示為:蛋白質+H2O酶1 多肽+H2O酶2 氨基酸
現(xiàn)有某種鏈狀多肽,其化學式是C55H70O19N10,消化后只得到下列四種氨基酸:
則:
①該多肽是由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反應而形成的,控制該多肽合成的基因上至少有30個嘧啶堿基.
②如該多肽是某種激素,則該激素從合成到分泌整個過程中,參與的細胞器有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
③一摩爾該多肽被消化后,得到4摩爾谷氨酸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科學家重復實驗測定不同果蠅的同一染色體上的基因位置時得到了不同結果(如圖所示).據(jù)此分析合理的是(  )
A.體色和眼色的遺傳符合自由組合定律
B.造成圖1和圖2基因位置差異的原因是基因重組
C.兩圖示均表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
D.圖1和圖2說明基因是成對存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定興第三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毛細淋巴管阻塞,會引起( )

①組織發(fā)生水腫

②組織發(fā)生脫水

③組織液中高分子物質數(shù)量增加

④組織液中高分子物質數(shù)量降低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若某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0990,在合成這個蛋白質分子的過程中脫水量為1710,假設氨基酸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為127,則組成該蛋白質分子的氨基酸數(shù)和肽鏈數(shù)分別是( 。
A.101個  5條B.101個  4條C.100個   4條D.100個   5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若b為人類的色盲基因,一對夫婦的基因型分別為XBXb、XBY,他們所生的孩子色盲的概率及他們生出色盲男孩的概率分別是( 。
A.$\frac{1}{4}$、$\frac{1}{4}$B.$\frac{1}{4}$、$\frac{1}{2}$C.$\frac{1}{2}$、$\frac{1}{4}$D.$\frac{1}{2}$、$\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表是科研人員在農田所做的三組水稻雜交實驗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D和d表示水稻株高的顯、隱性基因,T和t表示抗性的顯、隱性基因).據(jù)表回答以下問題:
親本組合F1表現(xiàn)型和株數(shù)
組別表現(xiàn)型高莖抗病高莖易染病矮莖抗病矮莖易染病
高莖抗病×矮莖抗病627203617212
高莖抗病×矮莖易染病724000
高莖易染病×矮莖抗病517523499507
(1)獲得純合矮莖抗病個體比例最大的雜交組合是甲,親本的基因型是DdTt×ddTt
(2)要通過乙組合盡快獲得能穩(wěn)定遺傳的矮莖抗病水稻,應怎樣育種?取F1花藥離體培養(yǎng)成單倍體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加倍培養(yǎng)成純合矮莖抗病植株
(3)已知水稻(雌雄同株植物)體細胞有24條染色體,則我國進行水稻基因組計劃時需測12個DNA分子上的堿基.
(4)科學家設想把圓褐固氮菌的固氮基因轉到小麥根系的微生物中,獲取圓褐固氮菌固氮的基因最常用鳥槍法;運載固氮基因的工具可以是質粒或病毒;在形成重組DNA的過程中,能使兩條DNA分子末端之間縫隙相互連接的物質是DNA連接酶.如果這一重組能夠實現(xiàn),欲檢測固氮基因是否能表達,可以將轉基因微生物培養(yǎng)在無氮培養(yǎng)基上,觀察其是否能夠生存.
(5)水稻正常植株葉片為綠色,患某種遺傳病后植株的葉片具有白色斑,或為不能成活的白化苗.顯微觀察發(fā)現(xiàn),白化苗和白色斑處的葉肉細胞不含葉綠體.為了探索該病的遺傳機理,用人工授粉的方法進行了如下實驗:

重復多次該實驗,后代的性狀不出現(xiàn)一定的分離比.
分析實驗結果可知該病的遺傳方式是細胞質遺傳.此實驗的后代中不同性狀的個體的比例是隨機的,其原因是在減數(shù)分裂形成卵細胞時細胞質中的遺傳物質是隨機的不均等的分配到卵細胞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對兩種一年生昆蟲調查后發(fā)現(xiàn),第一年甲昆蟲種群數(shù)量為m,乙昆蟲種群數(shù)量為n,如果甲昆蟲每年的增長率保保持在0.3,乙昆蟲每年的λ值保持在0.8,則第三年時,甲、乙昆蟲的種群數(shù)量分別為( 。
A.0.009m  0.64nB.1.69m   3.24nC.0.09m  3.24nD.1.69m   0.64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浙江省杭州市高三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圖甲為某一神經纖維示意圖,將一電流表的a、b兩極置于膜外,在x處給予適宜刺激,測得電位變化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未受刺激時,電流表測得的為靜息電位

B.動作電位傳導方向與神經纖維膜外局部電流方向相同

C.在圖乙中的t3時刻,興奮傳導至b電極處

D.t1~t2,t3~t4電位的變化分別是Na+內流和K+外流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