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科研人員對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的細胞膜進行了相關研究。

(1)將紅細胞置于__________________中,細胞膜破裂釋放出內(nèi)容物,這時的紅細胞仍然保持原本的基本形狀和大小,這種結構稱為紅細胞影。科研人員為研究紅細胞膜上相關蛋白質(zhì)的功能,用不同的試劑分別處理紅細胞影。結果如下:(“+ ”表示有,“-”表示無)

實驗處理

膜蛋白名稱

處理后紅細胞影的形狀

血影
蛋白


蛋白

帶3
蛋白

帶4.1蛋白

肌動蛋白

血型
糖蛋白

試劑甲處理后

-

+

+

+

-

+

變得不規(guī)則

試劑乙處理后

+

+

-

+

+

-

還能保持

由上述結果可以推測,對維持紅細胞影的形狀起重要作用的膜蛋白主要是_____________。

(2)下圖是紅細胞膜上的Na+、K+-ATP酶的結構示意圖。

由圖可以看出,構成細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_______。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膜上Na+、K+-ATP酶的主要功能是把紅細胞________呼吸產(chǎn)生的ATP水解,通過__________方式排出Na+吸收K+,從而維持紅細胞內(nèi)高K+低Na+的離子濃度梯度,由此可知Na+、K+-ATP酶具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 清水(低滲溶液) 血影蛋白和肌動蛋白 磷脂雙分子層 無氧 主動運輸 載體和酶

【解析】試題分析:閱讀題干可知,本題涉及的知識有細胞膜的制備和Na+、K+-ATP酶的作用,明確知識點,梳理相關的基礎知識,結合問題的具體提示綜合作答。

(1)紅細胞的細胞質(zhì)有一定的濃度,可與外界溶液形成濃度差,將紅細胞置于清水(低滲溶液)中,細胞會吸水漲破,釋放出內(nèi)容物。比較表格中蛋白質(zhì)種類可知,細胞中有錨蛋白、帶3蛋白、帶4.1蛋白、血型糖蛋白時,紅細胞影的形狀不規(guī)則,說明這些蛋白質(zhì)對維持紅細胞影的形狀不起作用,而血影蛋白和肌動蛋白能維持紅細胞的形狀。

(2)構成細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紅細胞沒有線粒體,只能進行無氧呼吸,由圖可知,細胞排出Na+吸收K+的過程需要載體蛋白參與,同時需要ATP提供能量,所以Na+、K+-ATP酶具載體和酶的作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大腸桿菌是寄生于人和動物腸道中的細菌,是一種常用的生物學實驗材料,其代謝產(chǎn)物能與染料伊紅美藍反應,使菌落呈黑色。

(1)下表是某公司研發(fā)的一種培養(yǎng)大腸桿菌菌群的培養(yǎng)基配方。

根據(jù)用途劃分,該培養(yǎng)基屬于__________(填“選擇”或“鑒別”)培養(yǎng)基,若要分離能分解尿素的細菌需將培養(yǎng)基中__________換成__________,若要鑒定分解尿素的細菌還需將伊紅·美藍換成__________

(2)培養(yǎng)大腸桿菌時,常用的接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養(yǎng)大腸桿菌時,在接種前通常需要檢測培養(yǎng)基是否被污染。對于固體培養(yǎng)基應采用的檢測方法是。對已使用過的培養(yǎng)基及其培養(yǎng)物必須經(jīng)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處理后才能丟棄,以防止培養(yǎng)物的擴散。

(4)現(xiàn)有一升水樣,用無菌吸管吸取1 mL水樣至盛有9 mL無菌水的試管中,依次稀釋103稀釋度。各取0.1mL已稀釋103倍的水樣分別接種到三個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記錄的菌落數(shù)分別為55、56、57,則每升原水樣中大腸桿菌數(shù)為________。

(5)為檢測嚴重污染水體中大腸桿菌數(shù)量,將水樣適當稀釋后,取樣涂布在上述平板培養(yǎng)基中,應選擇顏色為_____________的菌落進行計數(shù)。該方法是通過統(tǒng)計平板上的菌落數(shù)來推測樣品中的活菌數(shù),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某自然保護區(qū)地震后,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植被毀損達到30%以上。下圖為該地區(qū)人為干預下的恢復過程能量流動圖[單位為KJ/(m2·a)],請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 A表示_____________,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體內(nèi)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

(2)流經(jīng)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是人工輸入的能量和______________,圖中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__________%(保留一位小數(shù))。

(3)不同類型植物自下而上分別配置在群落的不同高度,形成了群落的____________。

(4)隨著時間的推移,地震毀損的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不斷恢復的過程屬于______________演替,往往人類干預會改變演替的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動物可通過一些行為對同種或異種生物傳遞信息.下列選項中,屬于行為信息的是(
A.雞吃小石子
B.候鳥遷徙
C.猩猩拍胸示警
D.昆蟲分泌性外激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柿子是通江和武勝農(nóng)民普遍種植的一種水果。柿子成熟過程中,其貯藏物不斷發(fā)生轉(zhuǎn)化,柿子逐漸由苦澀變甘甜。超前外實校某生物興趣小組擬研究柿子變甜過程中淀粉與葡萄糖的關系進行了如下實驗。圖中①②兩條曲線分別表示柿子成熟過程中兩種物質(zhì)含量的變化趨勢。取已停止生長的青柿子和黃柿子果肉,分別加等量的蒸餾水制成提取液。然后在a、b試管中各加5 mL青柿子的提取液,在c、d試管中各加5 mL黃柿子的提取液。

(1)在a、c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碘液后,c試管呈藍色,與c試管相比a試管的顏色________,兩試管中被檢測的物質(zhì)是________,圖中能表示這種物質(zhì)含量變化趨勢的曲線是________。

(2)為了檢測上述物質(zhì)轉(zhuǎn)化成另一種物質(zhì)導致果實變甜與成熟度的關系,某同學向b、d兩試管中分別加入質(zhì)量濃度為0.1 g/mL NaOH溶液1 mL搖勻,再加質(zhì)量濃度為0.05 g/mL CuSO4溶液1 mL,水浴加熱后比較兩試管的顏色深淺就可知道成熟度與這兩種物質(zhì)轉(zhuǎn)化的關系,你認為他的操作正確嗎?____________。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是關于基因、蛋白質(zhì)和性狀三者間關系的敘述,其中不正確的是

生物體的性狀完全由基因來控制

基因與性狀之間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基因可以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基因可以通過控制蛋白質(zhì)的結構直接控制生物體的性狀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有關人工培育作物新品種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誘變育種和雜交育種均能定向的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

B.雜交育種所依據(jù)的主要遺傳學原理是基因重組

C.只有單倍體育種能明顯縮短育種年限

D.基因工程屬于定向改造新品種,選擇育種屬于定向選擇新品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過翻譯可合成一條含有11個肽鍵的多肽,則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堿基個數(shù)及合成這段多肽需要的tRNA個數(shù),依次為

A11 36 B12 36

C36 12 D33 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是(
A.細胞
B.器官
C.分子
D.組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