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有關蛋白質合成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 一個氨基酸只對應一種密碼子B. 每一種氨基酸對應一種tRNA

C. 都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中合成D. 氨基酸由mRNA密碼子決定

【答案】D

【解析】

試題一種氨基酸對應一種或幾種密碼子,A項錯誤;每一種氨基酸對應一種或幾種tRNA,決定20種氨基酸的密碼子有61種,轉運20種氨基酸的tRNA也是61種,B項錯誤,核糖體是蛋白的裝配機器,有游離和附著兩種存在形式,并不是都在內質網上,C項錯誤;mRNA上三聯(lián)體密碼子決定了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D項正確。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對盆栽鮮花施用S-誘抗素制劑,可以保證鮮花盛開。S-誘抗素的分子結構如下圖,下列關于該分子的說法正確的是

A. 含有碳碳雙鍵、苯環(huán)、羥基、羰基

B. 含有碳碳雙鍵、羥基、羰基、羧基

C. 1 mol該物質能與5 mol H2發(fā)生加成反應

D. 與等物質的量的溴單質發(fā)生加成反應可得3種產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某同學設計了一個實驗方案(見下表),請據(jù)表回答:

(1) 請完成實驗設計:實驗方案中①應為________ 。

(2) 3、4號試管為一組對照實驗,則實驗中要探究的自變量是________,請為該組實驗擬定一個課題名稱: ____________。

(3) 本實驗的因變量可以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來確定。

(4) 在2、3號試管所研究的問題中,溫度屬于________變量。

(5) 在2、3號試管所研究的問題中,________號為對照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要想獲得大量的單克隆抗體就必須用單個的淋巴細胞進行無性繁殖,形成細胞群。其原因是 ( )

A. 在體外培養(yǎng)條件下,B淋巴細胞可以無限增殖

B. 在動物體內B淋巴細胞可產生多達百萬種以上的抗體

C. 每一個B淋巴細胞只分泌一種特異性抗體

D. 每一個B淋巴細胞都參與特異性免疫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由4000個堿基組成的DNA分子中,其堿基對可能的排列順序有( )

A. 22000B. 42000C. 24000D. 44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面為某哺乳動物減數(shù)分裂過程的示意圖,其中①⑦代表細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①是初級精母細胞,其核DNA數(shù)是染色體數(shù)的2倍

B. ②③中可發(fā)生非同源染色體上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組合

C. ④⑤⑥細胞中的染色體數(shù)目相同,基因組成也相同

D. ⑦異常的原因可能是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體未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神經元之間除常見的化學突觸(依賴神經遞質)外,還存在電突觸,其突觸間隙很窄,突觸前末梢內無突觸小泡,前膜和后膜之間由離子通道連接,帶電離子可通過離子通道傳遞電信號。兩種突觸的結構如下圖所示,請回答:

(1)圖__________表示電突觸電突觸體現(xiàn)的信息交流方式,與高等植物細胞之間通過__________進行信息交流的方式類似。

(2)圖中化學突觸的興奮傳遞方向是__________(用圖中字母和箭頭表示),當突觸后膜興奮時,其膜內電位變?yōu)?/span>__________電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與化學突觸相比,電突觸信號傳遞的速度__________________,據(jù)圖可知,電突觸信號傳遞的方向具有__________特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關于真核細胞生物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的膜都參與蛋白質的合成與運輸

B. 構成膜的脂質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膽固醇

C. 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產生ATP均在膜上進行

D. 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決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為某同學畫的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處于分裂間期時的模式圖,根據(jù)此圖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

A. 圖中不應出現(xiàn)結構2和4,細胞形態(tài)應為正方形

B. 結構4被稱為“養(yǎng)料制造車間”

C. 在細胞分裂末期,7的活動會增強,合成結構8

D. 能發(fā)生堿基互補配對的細胞器有3、4、6、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