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絲瓜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絲瓜、昆蟲甲、昆蟲乙存在捕食關系。下圖為某年度調查甲、乙兩種昆蟲種群數(shù)量變化的結果。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該絲瓜地的碳循環(huán)在絲瓜、昆蟲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完成

B.依據(jù)隨機取樣原則統(tǒng)計成蟲數(shù)量可計算出昆蟲種群密度

C.乙與甲的數(shù)量比值代表兩種昆蟲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D.乙數(shù)量的增加會減少甲種群對絲瓜的攝食量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單倍體育種可以明顯地縮短育種年限的原因是( 。
A.誘導出苗成功率高B.培養(yǎng)技術操作簡單
C.單倍體植株生長迅速D.純合子自交后代不發(fā)生性狀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某家族有種單基因遺傳病,其遺傳系譜圖如下.請分析回答有關問題:

(1)為研究其發(fā)病機理,通常采用PCR技術(或DNA擴增技術)技術獲得大量致病基因,該技術成功的關鍵是要有耐高溫(或熱穩(wěn)定)的DNA聚合(或Taq酶)酶.
(2)為診斷2號個體是否攜帶致病基因,通常采用的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是DNA分子雜交法.
(3)該病會導致病人免疫能力下降,被病毒感染后的治療需要大量的抗體.一般可通過動物細胞工程技術制備單克隆抗體:先獲得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產生專一抗體的雜交瘤細胞,然后將其注射到小鼠腹腔內增殖或在體外利用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進行大規(guī)模培養(yǎng).臨床使用的小鼠免疫后制備的鼠源性單克隆抗體最主要的優(yōu)點在于特異性強、靈敏度高、大量制備,但存在一些弊端,其中之一是會引起人體抗鼠源抗體反應,這時的鼠源性單克隆抗體在免疫學上被稱為抗原.5號個體在連續(xù)隔周注射某種鼠源性單克隆抗體治療一種病毒感染性疾病,開始病毒量明顯減少,一段時間后,這種病毒量又開始上升,排除病毒變異的因素,上升原因還可能是人體產生了能與鼠源性單克隆抗體特異性結合的抗體,使鼠源抗體不能發(fā)揮抗病毒的作用.
(4)如果要體外培養(yǎng)個體8的胚胎干細胞且維持飼養(yǎng)層不分化的狀態(tài),應該在細胞上或在添加抑制因子的培養(yǎng)液中培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生物(新課標1卷精編版) 題型:選擇題

理論上,下列關于人類單基因遺傳病的敘述,正確的是

A.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男性中的發(fā)病率等于該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B. 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女性中的發(fā)病率等于該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C. 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在女性中的發(fā)病率等于該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D. 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在男性中的發(fā)病率等于該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頻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生物(天津卷精編版) 題型:綜合題

哺乳動物的生殖活動與光照周期有著密切聯(lián)系。下圖表示了光暗信號通過視網(wǎng)膜→松果體途徑對雄性動物生殖的調控。

(1)光暗信號調節(jié)的反射弧中,效應器是_______________,圖中去甲腎上腺素釋放的過程中伴隨著_______________信號到_______________信號的轉變。

(2)褪黑素通過影響HPG軸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該過程屬于_______________調節(jié),在HPG軸中,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運輸?shù)絖______________,促使其分泌黃體生成素(LH,一種促激素);LH隨血液運輸?shù)讲G丸,促使其增加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3)若給正常雄性哺乳動物個體靜脈注射一定劑量的LH,隨后其血液中GnRH水平會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生物(四川卷精編版) 題型:綜合題

豌豆蚜和鱗翅目幼蟲是利馬豆的主要害蟲,蟬大眼蝽可取食利馬豆及兩類害蟲。研究人員用蔬果劑處理去除部分豆莢后,測試以上動物密度的變化,結果見下表(單位:個/株,蔬果劑對以上動物無危害)。

物種

分組

第七天

第14天

第21天

蟬大眼蝽

對照組

0.20

0.62

0.67

處理組

0.20

0.10

0.13

豌豆蚜

對照組

2.00

4.00

2.90

處理組

2.00

8.70

22.90

鱗翅目幼蟲

對照組

1.00

1.31

0.82

處理組

1.13

2.19

2.03

(1)調查豌豆蚜的種群密度應采用 法,施用蔬果劑后,預測豌豆芽的種群數(shù)量將呈 型增長。

(2)在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蟬大眼蝽屬于第 營養(yǎng)級,蟬大眼蝽攝入有機物所含的能量,一部分流向 ,另一部分被蟬大眼蝽同化用于自身呼吸和生長發(fā)育繁殖。

(3)利馬豆根部的根瘤菌可以將空氣中的氮轉變?yōu)?u> 供利馬豆利用,利馬豆與根瘤菌的種間關系為 。

(4)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蟬大眼蝽主要取食 ,請說明你判定的依據(jù):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生物(四川卷精編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共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A.都具有細胞膜但不一定具有磷脂雙分子層

B.都具有細胞核但遺傳物質不一定是DNA

C.都能進行細胞呼吸但不一定發(fā)生在線粒體中

D.都能合成蛋白質但合成場所不一定是核糖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tǒng)一考試生物(上海卷精編版) 題型:選擇題

在光合作用的光反應中

A.電子受體是水

B.電子供體是NADPH

C.反映場所位于葉綠體膜

D.H+濃度差驅動ATP合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可以快速繁殖、生產藥物及培育無病毒的植物等.據(jù)圖甲、表乙回答問題:
植物組織培養(yǎng)過程:離休的植物品管、組織或細胞$\stackrel{①}{→}$愈傷組織$\stackrel{②}{→}$胚狀體$\stackrel{培養(yǎng)}{→}$植物體
表乙:植物的花芽分別在含有不同比例的吲哚乙酸和細胞分裂素的培養(yǎng)基中的生長狀況
A組B組C組D組E組
吲哚乙酸03ppm3ppm0.03ppm0
細胞分裂素00.2ppm0.002ppm1.0ppm0.2ppm
花芽生長
狀況
仍是
組織切塊
形成愈傷組織愈傷組織
分化出根
愈傷組織
分化出嫩芽
稍生長
(1)離體的植物器官、組織或細胞能夠被培養(yǎng)成新的植物體的原因是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2)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方法誘導離體的植物組織形成具有生根發(fā)芽能力的胚狀體結構,若包上人造種皮,制成人工種子,可能解決有些作物品種繁殖能力差、結子困難或發(fā)芽率低等問題.胚狀體來源于離體的植物體細胞,其形成過程中要經過的生理變化大體上是圖甲中[①]脫分化和[②]再分化過程,在此過程中被培養(yǎng)的細胞始終受植物激素的調節(jié)([]內填序號).
(3)應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培養(yǎng)莖尖或根尖組織可獲得無病毒植株,其原因是植物的莖尖或根尖很少被病毒感染,甚至無病毒;且在無菌條件下培養(yǎng).
(4)從表乙的實驗結果可看出:吲哚乙酸和細胞分裂素是實驗中的兩種重要物質.其中,新芽形成必需的條件是細胞分裂素的濃度大于吲哚乙酸的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