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8.如圖甲表示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的部分組成在結構與功能上的聯系.COPⅠ、COPⅡ是被膜小泡,可以介導蛋白質在A與B之間的運輸.圖乙是該細胞在抗體分泌前幾種生物膜面積的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以下問題.

(1)圖甲中溶酶體起源于高爾基體(細胞器名稱).除了圖中所示的功能外,溶酶體還能夠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或“細胞自身產生的碎渣”),以保持細胞的功能穩(wěn)定.
(2)圖甲細胞分泌出的蛋白質在人體內被運輸到靶細胞時,與靶細胞膜上的受體蛋白(糖蛋白)結合,引起靶細胞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此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或“細胞識別”、“傳遞信息”)的功能.
(3)抗體從合成到分泌出細胞,需要經過的有膜細胞器依次是內質網 高爾基體,共穿過0 層磷脂分子.
(4)若要提取動物的細胞膜,最好選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哺乳動物血液中的紅細胞)做材料,提取時先讓其在蒸餾水中吸水漲破,處理后即可得到純凈的細胞膜.

分析 據圖分析,甲表示內質網,乙表示高爾基體;溶酶體來源于高爾基體,能吞噬并殺死進入細胞的病菌.
分泌蛋白的合成與分泌過程:附著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合成蛋白質→內質網進行粗加工→內質網“出芽”形成囊泡→高爾基體進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質→高爾基體“出芽”形成囊泡→細胞膜,整個過程還需要線粒體提供能量

解答 解:(1)分析題圖可知,溶酶體來源于高爾基體,溶酶體是消化的車間,能吞噬并殺死進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還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2)囊泡與細胞膜融合過程反映生物膜在結構上具有一定流動性,題圖中分泌出的蛋白質在人體內被運輸到靶細胞時,與靶細胞膜上受體(糖蛋白)結合,引起靶細胞的生理活動發(fā)生變化,體現了細胞膜具有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
(3)抗體屬于分泌蛋白質,分泌蛋白最初是在內質網上的核糖體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鏈,肽鏈進入內質網進行初步的加工后,進入高爾基體經過進一步的加工形成分泌小泡與細胞膜融合,分泌到細胞外.其不能直接透過膜結構,運輸方式屬于胞吐,因此運輸到細胞外穿過0層磷脂雙分子層.
(4)提取動物的細胞膜,最好選用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因其內無細胞核和各種有膜細胞器.
故答案為:
(1 )高爾基體 衰老、損傷的細胞器(或“細胞自身產生的碎渣”)
(2)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或“細胞識別”、“傳遞信息”)
(3)內質網   高爾基體  0   
(4)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哺乳動物血液中的紅細胞)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生物膜系統(tǒng)的相互轉化,結構和功能,主要考查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利用題圖反應的有效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閱讀下面幾段文字,分析回答:
(1)如圖表示土壤中甲、乙兩種礦質元素濃度變化與植物生長速率的關系,據圖分析回答:
植物生長所需要甲元素的量比乙元素的量少.在土壤中乙元素的濃度分別為A、B、C時,其中在A濃度下施含有乙種元素的肥料最有利于植物生長.
已知乙元素是DNA和各種蛋白質的組成成分,其化學符號是N.
常在水淹條件下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量減少,為什么?有氧呼吸受到抑制(進行無氧呼吸) ATP合成量減少,導致植物根系主動吸收礦質元素的量減少.
(2)自從能固定CO2、釋放O2、沉淀碳酸鹽的藍菌在距今約35億年前產生以后,地球大氣圈的化學組成以及巖石圈都發(fā)生了緩慢而不可逆的改變:大氣中CO2含量下降,自由O2得到積累.上述文字說明的主要觀點是生物能影響環(huán)境.
(3)各種無機鹽在原生質中具有一定的比例,若人體體液中Na+的含量計為100,則K+為368,Ca2+為310,Mg2+為0.7,Cl-為12900,這種比例與海水的成分相似.從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進化角度看,這一事實說明了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原始海洋是生命的搖籃.
(3)下表是用于無土栽培的一種培養(yǎng)液配方,請回答下列問題:
Ca(NO32…1.0克
MgSO4…0.25克
KH2PO4…0.25克
KCL…0.12克
FeC13…0.005克
H20…1000毫升
①用此培養(yǎng)液培育某高等植物時,往往要給培養(yǎng)液中通人空氣,以利于對礦質元素的吸收.要使該植物生長良好,根據光合作用所必須的條件,除了適宜的溫度外,還需要光照,和CO2
②植物在吸收培養(yǎng)液中的礦質離子時,主要是通過主動轉運方式進行的.經過一段時間后,檢測到培養(yǎng)液中留存的Ca2+較多,而N03-較少,這一現象與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有關.
③若除去該培養(yǎng)液中的MgS04,將直接影響植物體內葉綠素的合成.
④該配方中屬于植物所需的大量礦質元素是N、P、K、Ca、Mg、S,微量元素是Fe(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在“用顯微鏡觀察人體口腔上皮細胞”的實驗中,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鏡筒下降時,眼睛應注意看目鏡內的物像
B.使用顯微鏡時,應先對光后觀察
C.若視野內光線太暗,可換用倍數較高的物鏡
D.人體口腔上皮細胞內可觀察到細胞壁、細胞核等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各種膜中,蛋白、脂類比值最高的膜是( 。
A.質膜B.內質網膜C.線粒體內膜D.線粒體外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蛋白質的生物合成發(fā)生在人體的所有細胞中,但有一例外,它是( 。
A.胰腺細胞B.腸粘膜細胞C.成熟的紅細胞D.白細胞(淋巴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某人因經常吸煙而患肺癌,一段時間后,癌細胞擴散到了其他器官.這說明癌細胞( 。
A.容易轉移B.容易控制C.容易衰老D.容易凋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為研究植物的光合作用過程及速率,某生物興趣小組開展了如下實驗.圖1是番茄光合作用過程圖解,圖2是在密閉、透明的玻璃小室中培養(yǎng)番茄的幼苗,圖3是圖2裝置在自然環(huán)境下,測定并記錄夏季一晝夜(零點開始)小室內植物氧氣釋放速率的變化.

(1)由圖1可知,甲、乙分別代表的物質是CO2、[H]和ATP.要想使葉綠體內A的含量快速下降,可以改變的環(huán)境條件是不提供CO2或增強光照.光反應中O2的生成發(fā)生在類囊體膜內,產生的O2擴散到鄰近的線粒體中被利用至少要經過5層生物膜.
(2)在適宜溫度和光照條件下,向圖2所示的裝置通入14CO2.當反應進行到0.5s時,14C出現在A中;反應進行到5s時,14C出現在(CH2O)和B中.該實驗是通過控制反應時間(條件)來探究CO2中碳的轉移路徑,用到的實驗方法為同位素標記法.
(3)將圖2所示的裝置放在自然環(huán)境下,測定夏季一晝夜(零點開始)小室內植物氧氣釋放速率的變化,得到如圖3所示曲線.觀察裝置中液滴的位置,c點時刻的液滴位于起始位置的左側,液滴移到最右點是在一天中的g(18時)點.在12點之后的下午某時間段內,記錄液滴的移動,獲得以下數據:
每隔20分鐘記錄一次數據
25273137
該組實驗數據是在圖3所示曲線的e~f段獲得的.
(4)要測定圖2裝置中植物的呼吸作用強度,請簡要敘述實驗的設計思路:
①設置如圖2一樣的裝置,將該裝置遮光或黑暗處理.
②控制與圖2相同的環(huán)境條件.
③每隔20分鐘記錄一次液滴刻度數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為某高等植物葉肉細胞結構模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圖一定不是在高倍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的,圖中能產生ATP的部位有①②⑤
B.①能分解葡萄糖,產生的CO2擴散出來后就會被②全部利用
C.②與④中都可含有色素、糖類等物質
D.該細胞能進行質壁分離,其結構基礎之一是原生質層相當于一層半透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圖1表示滲透作用裝置,一段時間后液面上升的高度為h,其中半透膜為膀胱膜,裝置溶液A、a起始濃度分別用MA、Ma表示;圖2表示在探究“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活動中,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放在30%蔗糖溶液后觀察到的一個細胞示意圖.請根據圖回答問題:

(1)圖1中,如果A、a均為蔗糖溶液,且開始時Ma>MA,滲透平衡時MA小于Ma(填大于、等于、小于),圖1中的半透膜模擬的是圖2細胞中的原生質層,由①②③(填數字)組成,兩者在物質透過功能上的差異是原生質層能主動轉運有關物質而半透膜不能.
(2)圖2中,如果B、b分別表示蔗糖溶液和細胞液,且起始濃度分別為MB、Mb,則達到平衡時MB等于Mb(填“大于”、“等于”、“小于”).
(3)若圖2為實驗中加清水后觀察到的,此時細胞處于質壁分離復原過程中,細胞的吸水能力逐漸減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