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題目】圖甲表示人體的特異性免疫過程。圖乙是反射弧某一局部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丙表示三個神經元及其聯系,其中“”表示從樹突到細胞體,再到軸突末梢(一個完整的神經元模式圖)。請據圖回答:

1)甲圖中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_____________(填字母)。

2)甲圖中的⑤⑥兩種免疫依次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圖中的B是下一個神經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圖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經支配的小腿肌肉,則③稱為__________。

5)當a點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對_________(物質)的通透性增加,使興奮部位的膜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

【答案】bc、d、eg 細胞免疫、體液免疫 細胞體膜或樹突膜 神經中樞 Na+

【解析】

據圖分析:甲圖中細胞a是吞噬細胞、細胞bT細胞、細胞cB細胞、細胞d是效應T細胞、細胞e是記憶T細胞、細胞f是效應B細胞(漿細胞)、細胞g是記憶B細胞;③表示效應T細胞與靶細胞結合,將靶細胞裂解死亡,同時釋放淋巴因子增強細胞免疫;④是抗體;⑤是細胞免疫,⑥是體液免疫。

乙圖中A表示突觸小體、B表示突觸后膜。由于神經遞質只存在于突觸小體的突觸小泡中,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使下一個神經元產生興奮或抑制,因此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只能是單向的。

丙圖中①是感受器,②是傳入神經,③是神經中樞,④是傳出神經,⑤是效應器。興奮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1)甲圖中能特異性識別抗原的細胞有bT細胞)、cB細胞)、d(效應T細胞)、e(記憶細胞)、g(記憶細胞)。

2)甲圖中的⑤⑥兩種免疫依次表示細胞免疫、體液免疫。

3)乙圖代表突觸結構,其中的B是下一個神經元的細胞體膜或樹突膜。

4)圖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經支配的小腿肌肉,則③稱為神經中樞。

5)當a點受到刺激時,細胞膜對Na+的通透性增加,使興奮部位的膜電位表現為內正外負(動作電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探究物質a對淀粉酶活性的影響,研究者向A、B兩只試管中分別加入了等量的淀粉和淀粉酶溶液,當反應進行到t1時,A組實驗加入物質a,兩組實驗繼續(xù)在最適條件下進行反應直到終止,結果如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A.適當改變反應溫度或pHt2將右移

B.t1時刻適當增加底物后B組反應速率將加快

C.物質a可能與淀粉酶結合改變了酶的空間結構

D.物質a對酶活性的影響可通過提高底物濃度來緩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①、②、③、④表示的是四株豌豆體細胞中的兩對基因及其在染色體上的位置,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 ①、②雜交后代的性狀分離之比是9:3:3:1

B. ①、③雜交后代的基因型之比是1:1:1:1

C. 四株豌豆自交都能產生基因型為AAbb的后代

D. ①株中基因A與a的分開發(fā)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胰島素與組織細胞膜上的相應受體結合后,激活細胞內IRS-1蛋白,進而影響相關代謝反應,最終促進細胞攝取葡萄糖,基本過程如下圖。請回答:

1)胰島素降低血糖的生理意義是______________。

2)研究發(fā)現,細胞中的物質M能抑制胰島素對組織細胞攝取葡萄糖的促進作用。為進一步研究物質M抑制胰島素作用的機制,科研人員利用不同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大鼠正常心肌細胞,并檢測心肌細胞內相關蛋白質的含量,如下表。

項目

培養(yǎng)基

1

2

葡萄糖

+

+

物質M合成抑制劑

a

+

胰島素

b

+

檢測蛋白

結果

IRS-1

p-Akt

Akt

參照蛋白

(注:“+”表示加入,“-”表示不加入。表中黑影面積越大、顏色越深表示蛋白質含量越多。)

①補充完整表中實驗處理:a__________(填“+”或“-”),b__________(填“+”或“-”)。

②綜合上述圖、表可推測,物質M抑制胰島素作用的機制是_____________。

3)胰島素和植物生長素的作用方式所具有的相同特點是_____________(寫出兩點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提高糧食產量,科研工作者以作物甲為材料,探索采用生物工程技術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途徑。

1)圖1是葉肉細胞中部分碳代謝過程的模式圖。其中環(huán)形代謝途徑表示的是光合作用中的________ 反應。

2)如圖1所示,在光合作用中R酶催化C5CO2形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在某些條件下,R酶還可以催化C5O2反應生成1分子C31分子2-磷酸乙醇酸,后者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轉換為___________后通過膜上的載體(T)離開葉綠體。再經過代謝途徑Ⅰ最終將2分子乙醇酸轉換為1分子甘油酸,并釋放1分子CO2。

3)為了減少葉綠體內碳的丟失,研究人員利用轉基因技術將編碼某種藻類C酶(乙醇酸脫氫酶)的基因和某種植物的M酶(蘋果酸合成酶)基因轉入作物甲,與原有的代謝途徑Ⅲ相連,人為地在葉綠體中建立一個新的乙醇酸代謝途徑(圖2中的途徑Ⅱ)。

①將C酶和M酶的編碼基因轉入作物甲,能夠實現的目的是:利用途徑Ⅱ,通過__________,降低葉綠體基質中該物質的含量,減少其對葉綠體的毒害作用。

②轉基因操作后,途徑Ⅲ能夠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在圖2所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有人提出“通過敲除T蛋白基因來進一步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設想。你認為該設想是否可行并闡述理由。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果酒與果醋發(fā)酵裝置示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發(fā)酵瓶使用前要清洗干凈并用70%酒精消毒

B.果酒發(fā)酵時,應將果汁裝滿瓶并從e取樣鑒定

C.d處設計能防止排氣時空氣中微生物的污染

D.果醋發(fā)酵時,適時打開氣閥a向發(fā)酵液中充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科學家以PLRV(馬鈴薯卷葉病毒)感染的馬鈴薯試管苗為實驗材料,對不同大小的莖尖超低溫處理后,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進行再生培養(yǎng)。選取培養(yǎng)18周的20棵植株進行檢測并獲得病毒保存率,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病毒感染類型

莖尖大小/mm

病毒保存率/%

PLRV

05

00/20

15

357/20

注:括號內數字表示檢測陽性樣本量/檢測總樣本量。

A.超低溫處理后再生培養(yǎng)時培養(yǎng)基中應加人有機碳源和激素等

B.莖尖脫分化培養(yǎng)獲得愈傷組織包裹人工種皮可獲得人工種子

C.該技術能克服不同生物遠緣雜交不親和障礙從而培育出新品種

D.15mm的莖尖超低溫脫毒效果優(yōu)于05mm的莖尖超低溫脫毒效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圖表示某湖泊中鯽魚種群增長速率的變化情況,下列相關敘述不合理的是

A. t3時該湖泊中鯽魚種群的密度大約是t2時的一半

B. a點相比,b點時更適合對該鯽魚種群進行捕撈

C. 出生率、死亡率、遷入率、遷出率都是直接影響種群數量變化的因素

D. t1t3時間段內,鯽魚種群數量在不斷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為某犢牛的培育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供體牛和受體牛的要求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沖卵實質上是用特定裝置,將供體母牛子宮內的__________沖洗出來。

2)適宜于牛的胚胎移植的時期有__________期。

3)同期發(fā)情處理是給供、受體母牛注射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該犢牛的性別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