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下表表示不同處理對某植物性別分化的影響,據下表能推出的結論是( )

處理

結果

完整植株

雌雄各占一半

去部分根

雄株占多數

去部分根+施用細胞分裂素

雌株占多數

去部分葉

雌株占多數

去部分葉+施用赤霉素

雄株占多數

A.根產生的赤霉素能促進雌株形成

B.葉產生了促進雌株形成的細胞分裂素

C.若對完整植株使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則雌株數量增多

D.赤霉素和細胞分裂素對性別分化的作用是協(xié)同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玉溪第一中學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示真核細胞中的不同生理過程,乙圖所示過程可產生甲圖中的①。說法正確的是

A.甲圖表示翻譯過程,多個核糖體共同完成一條多肽鏈的合成

B.乙圖堿基互補配對方式與甲圖相同

C.核糖體在①上的移動方向是從右向左,①中的堿基改變一定導致②的結構改變

D.若①上A:C:U:G=1:2:3:4,則乙圖模板鏈對應的DNA片段中A:C:T:G= 2:3: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曲靖第一中學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探索遺傳奧秘歷程中,下列科學家、實驗方法及技術不相互匹配的是

A.孟德爾—豌豆雜交實驗—假說一演繹法

B.艾弗里—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體外注射

C.赫爾希和蔡斯—噬菌體實驗—同位素標記

D.沃森和克里克—DNA分子結構—建構物理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云南曲靖第一中學高一下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有關病毒的起源及與細胞的關系,目前最能被接受的是:生物大分子→細胞→病毒。下列觀點能支持“病毒的起源是在細胞產生之后”的是

A.所有病毒都是寄生的,病毒離開細胞不能進行新陳代謝

B.有些病毒的核酸與哺乳動物細胞的DNA某些片段的序列十分相似

C.病毒的化學組成簡單,只有核酸和蛋白質兩類分子

D.病毒是目前發(fā)現(xiàn)的結構最簡單的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省、宜春一中高三7月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面是四種不同質粒的示意圖,其中ori為復制必需的序列,amp為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tet為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箭頭表示一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的酶切位點。若要得到一個能在四環(huán)素培養(yǎng)基上生長而不能在氨芐青霉素培養(yǎng)基上生長的含重組DNA的細胞,應選用的質粒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省、宜春一中高三7月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為研究根背光生長與生長素的關系,將水稻幼苗分別培養(yǎng)在含不同濃度生長素或適宜濃度NPA(生長素運輸抑制劑)的溶液中,用水平單側光照射根部(如下圖),測得根的彎曲角度及生長速率如下表。據此實驗結果,不能得出的結論是( )

A.根向光一側的生長速率大于背光一側

B.生長素對水稻根生長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C.單側光不影響生長素的合成

D.單側光照射下根的背光生長與生長素的運輸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省、宜春一中高三7月聯(lián)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生物學研究中,下列方法與研究目的相符的是( )

A.將噬菌體用32P和35S同時標記,研究其遺傳物質

B.敲除生物體的某個基因,研究該基因的功能

C.在人群中隨機調查,以確定遺傳病的遺傳方式

D.用標志重捕法,調查土壤動物群落的物種豐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九江第一中學高三7月暑期階段性測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50肽中有丙氨酸(R基為—CH3)4個,現(xiàn)脫掉其中的丙氨酸(相應位置如圖)得到4條多肽鏈和5個氨基酸(脫下的氨基酸均以游離態(tài)正常存在)。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50肽水解得到的幾種有機物比原50肽增加了4個氧原子

B.若將得到的5個氨基酸縮合成5肽,則有5種不同的氨基酸序列

C.若新生成的4條多肽鏈總共有5個羧基,那么其中必有1個羧基在R基上

D.若將新生成的4條多肽鏈重新連接成一條長鏈將脫去3個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西贛州市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泡菜在發(fā)酵期間,由于乳酸菌的發(fā)酵作用,發(fā)酵產物乳酸不斷積累,因此可以根據微生物的活動情況和乳酸積累量,將泡菜發(fā)酵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1)發(fā)酵初期:蔬菜剛入壇時,其表面帶入的微生物,主要以不抗酸的大腸桿菌和酵母菌等較為活躍。其中的酵母菌最初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請寫出相應的反應式:__________。發(fā)酵初期會有氣泡從壇沿水槽內間歇性地放出,從而使壇內逐漸形成厭氧狀態(tài),乳酸發(fā)酵開始。試說明這些氣泡的來源:____ ___。

(2)發(fā)酵中期:由于初期乳酸發(fā)酵使乳酸不斷積累,pH下降,厭氧狀態(tài)形成,乳酸桿菌開始活躍,并產生大量乳酸,乳酸的積累量可達到0.6%~0.8%,pH為3.5~3.8。這一期間為泡菜完全成熟階段,泡菜有酸味而且清香。試分析此時期壇內其他微生物的活動情況及原因:_______________。

(3)發(fā)酵后期:在此期間繼續(xù)進行乳酸發(fā)酵,乳酸含量繼續(xù)增加,可達1.0%以上。當乳酸含量達到1.2%以上時,發(fā)酵速度會逐漸變緩甚至停止,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此階段泡菜酸度過高、風味已不協(xié)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