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色素帶1為葉綠素b | |
B. | 色素帶4為橙黃色 | |
C. | 色素帶1中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擴散速度最小 | |
D. | 色素帶3、色素帶4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
分析 1、葉綠體中的色素都能溶解于有機溶劑中,如:丙酮、無水乙醇等.所以可以用無水乙醇提取葉綠體中的色素.
2、分離色素原理:各色素隨層析液在濾紙上擴散速度不同,從而分離色素.溶解度大,擴散速度快;溶解度小,擴散速度慢.濾紙條從上到下依次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
解答 解:A、色素帶1為胡蘿卜素,A錯誤;
B、色素帶4為葉綠素b,黃綠色,B錯誤;
C、色素帶1中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色素帶4中的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小,C錯誤;
D、色素帶3、色素帶4中的色素為葉綠素a、葉綠素b,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色素的提取和分離,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屬于中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該種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為零 | |
B. | 天敵的遷入可影響該種群的年齡結(jié)構(gòu) | |
C. | 該種群的年齡結(jié)構(gòu)隨著季節(jié)更替而變化 | |
D. | 誘殺雄性個體一定不會影響該種群的密度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S期的細胞數(shù)目是18000個 | B. | 分裂期的細胞數(shù)目是8000個 | ||
C. | 分裂期的時間是12小時 | D. | G1和G2期的細胞數(shù)目是19000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應(yīng)需要在無光條件下進行 | |
B. | CO2的固定實質(zhì)上是將ATP中的化學能轉(zhuǎn)變?yōu)镃3中的化學能 | |
C. | 單位時間內(nèi)14C3生成量越多說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 |
D. | 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應(yīng)的場所都是葉綠體類囊體薄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選項 | 呼吸類型 | [H]的來源 | [H]的用途 |
A | 有氧呼吸 | 只來源于葡萄糖 | 用于生成水 |
B | 有氧呼吸 | 來源于葡萄糖和水 | 用于生成水 |
C | 無氧呼吸 | 來源于葡萄糖和水 | 用于生成乳酸 |
D | 無氧呼吸 | 只來源于葡萄糖 | 用于生成酒精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線粒體和葉綠體為雙層膜結(jié)構(gòu),其內(nèi)膜中酶的種類相同 | |
B. | 溶酶體內(nèi)的酶由核糖體合成,高爾基體運入 | |
C. | 當半透膜兩側(cè)溶液濃度相等時,細胞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此時細胞仍發(fā)生滲透作用 | |
D. | 糖醋蒜在腌制的過程中慢慢具有糖醋味,是細胞主動吸收蔗糖分子和醋酸分子的結(jié)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葡萄糖和麥芽糖分子均有還原性 | B. | 乳糖和淀粉均可被水解 | ||
C. | 構(gòu)成蔗糖的單位是葡萄糖和果糖 | D. | 肌糖原可水解使血糖升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A代表棉鈴蟲種群,a為誘捕雄蟲,則b、c可分別代表性別比例失調(diào)和種群密度升高 | |
B. | 若A代表脊髓,a代表傳入神經(jīng),則b、c可分別代表傳出神經(jīng)和效應(yīng)器 | |
C. | 若A為調(diào)節(jié)中樞,a為滲透壓升高,則b、c可分別代表抗利尿激素的減少和產(chǎn)生渴覺 | |
D. | 若A代表人體B細胞,a為抗原刺激,則b、c可分別代表漿細胞以及記憶細胞的形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上述處理方法利用了生長素能夠促進扦插枝條生根的特點 | |
B. | 反復進行黃土的尿浸處理,是為了讓黃土保有更多的生長素 | |
C. | 插條去除大的葉片,保留幼葉和芽,有利于插條生根成活 | |
D. | 上述材料說明人體細胞代謝過程合成了生長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quán)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