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下列有關“S”型曲線的變化與事實不符合的敘述是( 。
A.x軸為水稻根部氧氣分壓,y軸為水稻根細胞對Si的吸收速率,在c點時,中耕松土,K值將改變
B.x軸為時間、y軸為某種群個體數(shù),在b點改變環(huán)境條件或種群遺傳因素,K值將改變
C.x軸為光照強度,y軸為綠色植物實際光合作用量,在b點提高CO2的濃度,K值將改變
D.x軸為時間,y軸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群落有機物的量,在c點時,改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態(tài)環(huán)境,K值將改變

分析 1、根細胞對Si的吸收方式為主動運輸,即消耗能量又需要載體,由曲線圖可看出到達C點時達到K值,此時限制因素不再是O2,而是細胞膜上載體數(shù)量有限.
2、光合作用的影響因素是光照強度、二氧化碳濃度、溫度、水和礦質元素,在一定范圍內,光合作用速率隨CO2濃度的增加而增大,但當CO2濃度增加到一定范圍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增加.

解答 解:A、中耕松土增加了根的透氣性,根細胞呼吸作用增強,使根細胞產生更多的ATP;水稻根細胞對Si的吸收方式為主動運輸,b點之后限制吸收速率的因素為根細胞中載體蛋白的數(shù)量,則中耕松土之后,K值也不變,A錯誤;
B、該曲線可用于表示種群數(shù)量與時間的關系,其中b表示環(huán)境最大容納量,當環(huán)境條件等因素改變時,K值將發(fā)生變化,B正確;
C、在b點適當提高CO2至適宜濃度,光合作用速率增強,K值將提高,C正確;
D、改變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會引起生物種類、數(shù)量的變化,進而使K值改變,D正確.
故選:A.

點評 本題以S型曲線為載體,考查、合作用的影響因素、主動運輸?shù)挠绊懸蛩睾蚄值等相關知識,是學生提升獲取圖示信息、審題、分析能力的較好選擇.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陜西西北大學附屬中學高一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關于人類紅綠色盲癥的遺傳,正確的預測是( )

A.父親色盲,則女兒一定是色盲

B.母親色盲,則兒子一定是色盲

C.祖父母都色盲,則孫子一定是色盲

D.外祖父母都色盲,則外孫女一定是色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陜西西北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A種植物細胞(基因型為Aa),B種植物細胞(基因型為Bb);去掉細胞壁后,誘導兩種細胞的原生質體融合,形成單核的雜種細胞。若經過組織培養(yǎng)得到的雜種植株是

A.二倍體,基因型為AaBb B.二倍體,基因型為AAaaBBbb

C.四倍體,基因型為AaBb D.四倍體,基因型為AAaaBBb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陜西西北大學附屬中學高二下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基因工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A.質粒都含有標記基因和限制性內切酶識別位點,故常作為基因工程的載體

B.噬菌體作為基因工程載體可以將重組DNA導入到受體細胞獲得轉基因動物

C.農桿菌可將以其Ti質粒為載體的重組質粒導入植物細胞以獲得相關轉基因植物

D.采用乳腺細胞為目的基因的受體細胞,可獲得乳汁中含有相應的產物的轉基因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北省新高三上學期周練(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小麥麥穗基部離地的高度受四對基因控制,這四對基因分別位于四對同源染色體上。每個基因對高度的增加效應相同且具疊加性。將麥穗離地27cm的mmnnuuvv和離地99cm的MMNNUUVV雜交得到F1,再用F1代與甲植株雜交,產生F2代的麥穗離地高度范圍是36﹣81cm,則甲植株可能的基因型為( )

A.MmNnUuVv B.mmNNUuVv

C.mmnnUuVV D.mmNnUuV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如圖①~④表示某細胞的部分細胞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圖一定是高倍光學顯微鏡下看到的結構
B.此細胞不可能是原核細胞,只能是動物細胞
C.結構①是細胞的“動力車間”
D.結構①中存在核酸,而結構④則不含核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如圖表示植物生長單位長度所需時間與生長素濃度的關系.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單側光條件下,若胚芽鞘生長素濃度向光側為a,則背光側為b
B.將植物體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b,則遠地側為a
C.將植物體水平放置,若莖部近地側生長素濃度為c,則遠地側為d
D.若Ⅰ、Ⅱ代表植物不同器官,器官Ⅱ比器官Ⅰ敏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三百年前,人類發(fā)現(xiàn)綿羊和小山羊感染朊病毒會患“瘙癢癥”,其病理特征是腦組織空泡化呈海綿狀,蛋白質形態(tài)異常.近年來,科學家發(fā)現(xiàn)朊病毒的致病機理如圖所示,其中⑥表示一種朊病毒,請分析回答:

(1)圖甲中①的形成過程需要以DNA的一條鏈為模板,①能準確獲取其模板所攜帶的遺傳信息,依賴于堿基互補配對.
(2)分析圖甲可知,②③的結合物作為信號分子識別⑤并與之結合,從而中斷④的合成,由此推測,⑤最可能為終止密碼子.
(3)圖甲所示過程需tRNA作為運載工具,因tRNA有特殊的結構--一端有攜帶氨基酸的部位,另一端有三個堿基可與①上堿基發(fā)生互補配對.因此,直接決定④中氨基酸種類的是①上的密碼子.
(4)由圖乙可知,該種朊病毒的作用機理是干擾了基因表達的翻譯過程,從而使④變?yōu)棰撸c④相比,⑦的改變是多肽鏈延長(或多肽鏈含有更多的氨基酸),這是引起瘙癢癥患羊蛋白質形態(tài)異常的原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如圖表示某高等植物的非綠色器官的細胞呼吸與氧濃度的關系,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氧濃度為a時,是植物種子儲存的最佳氧氣濃度
B.氧濃度為b時,該器官只進行需氧呼吸
C.如果是人體,則該圖中的曲線Ⅰ、Ⅱ不存在
D.曲線Ⅲ細胞呼吸發(fā)生的場所是線粒體和細胞溶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