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圖為氨基酸和Na+進出腎小管上皮細胞的示意圖.下表選項中正確的是( 。
選項管腔中氨基酸→上皮細胞管腔中Na+→上皮細胞上皮細胞中氨基酸→組織液
A主動運輸被動運輸主動運輸
B被動運輸被動運輸被動運輸
C被動運輸主動運輸被動運輸
D主動運輸被動運輸被動運輸
A.主動運輸  被動運輸  主動運輸B.被動運輸  被動運輸  被動運輸
C.被動運輸  主動運輸  被動運輸D.主動運輸  被動運輸  被動運輸

分析 物質跨膜運輸主要包括兩種方式:被動運輸和主動運輸,被動運輸又包括自由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
被動運輸是由高濃度向低濃度一側擴散,而主動運輸是由低濃度向高濃度一側運輸.
其中協(xié)助擴散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而主動運輸既需要消耗能量,也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

解答 解: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腎小管管腔中的氨基酸進入上皮細胞為逆濃度的運輸,屬于主動運輸(其動力來自于Na+協(xié)同運輸中的離子梯度);
官腔中Na+進入上皮細胞的過程中,是由高濃度向低濃度一側擴散,并且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屬于被動運輸中的協(xié)助擴散;
上皮細胞中氨基酸進入組織液的過程中,是由高濃度向低濃度一側擴散,并且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屬于被動運輸中的協(xié)助擴散.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了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點和分析題圖的能力,難度適中.考生在判斷運輸方式時首先運輸?shù)姆较,順濃度梯度的是被動運輸,逆濃度梯度的是主動運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艾滋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是由于HIV感染了人體的( 。
A.肺部細胞B.肝部細胞C.淋巴細胞D.血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是某物質結構示意圖,請根據(jù)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該物質名稱為三肽化合物(多肽).
(2)該化合物共有三種氨基酸縮合而成,氨基酸縮合后形成的化  學鍵是指圖中的2.
(3)該物質水解時需要2個水分子,此過程除了需要水分子外,還需要酶的參與.
(4)該化合物含有1個羧基和2個氨基,R基依次為,-H、-CH2-CO-NH2、-CH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人體內細胞的化學反應,能在細胞溶膠中進行的是( 。
A.mRNA的合成B.酶的合成C.ATP的生成D.CO2的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研究某人體內的甲狀腺的濾泡細胞和C細胞,甲狀腺的濾泡細胞分泌甲狀腺激素,C細胞分泌32肽的降鈣素,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濾泡細胞和C細胞內含有不同的基因
B.控制降鈣素合成的基因長度至少為192對堿基
C.在降鈣素溶液中加入適量的雙縮脲試劑,溶液呈橘黃色
D.濾泡細胞和C細胞內mRNA種類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纖維素是一種多糖,下列生物中,含有該物質的是(  )
A.草履蟲B.竹節(jié)蟲C.蛔蟲D.狗尾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實例中能反映細胞膜的結構特點的是( 。
①高爾基體形成的囊泡與細胞膜融合    ②變形蟲的攝食    ③小腸絨毛上皮細胞對葡萄糖的吸收  ④核糖體中合成的蛋白質進入細胞核    ⑤吞噬細胞吞噬病菌.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洞庭湖曾藍藻暴發(fā),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藍藻暴發(fā)時水中含氧量的變化曲線是D.
(2)為判斷洞庭湖上游沿岸某工廠是否為污染源,并初步確定污染物中主要是何種物質含量超標,有關部門進行了實驗檢測,順河每隔100米取水樣一次,共取9份并依次編號為①-⑨,已知⑤號水樣正對工廠排水口,對所取水樣進行了如下處理:
Ⅰ、檢測水樣中的藍藻數(shù)量(A組);
Ⅱ、濾除水樣中全部藍藻后,每份水樣分三等份;編號B、C、D分別進行如表處理,之后加入等量的藍藻,置于陽光下若干天,再次檢測水樣中藍藻數(shù)量,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如下表(單位:104個/mm2
 水樣編號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A組(原始水樣) 0.2 0.3 0.3 1 10 10 7 7 6.5
 B組(添加N) 3 1.5 2 2.5 19 19 18 17 18
 C組(添加P) 8 9 9.5 10 9.5 9.5 7.5 7.5 7
 D組(無添加 0.2 0.2 0.3 1 9 9 7 7 6.5
通過A組數(shù)據(jù)可判斷該工廠是污染源,依據(jù)是工廠排水口和下游河水中的藍藻數(shù)量明顯多于上游.進行B、C、D分組實驗的目的是探究工廠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N含量超標還是P含量超標,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得出的結論是工廠排出的污染物主要是P含量超標.
(3)某些藍藻會產(chǎn)生并分泌一些代謝產(chǎn)物(如毒素等),對魚類等水生動物造成危害,甚至可以通過食物鏈累積危害至牲畜乃至人類.實踐證明,只有終止污染物的排放,之后利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恢復力穩(wěn)定性發(fā)揮其自凈功能,再輔以必要的人工治理措施,才有可能根治這種“綠色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利用溴甲酚紫指示劑【酸堿指示劑,pH變色范圍:5.2(黃色)~6.8(紫色)】檢測金魚藻生活環(huán)境中氣體含量變化的實驗操作如下,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黑暗處理的目的是使金魚藻不進行光合作用,只進行呼吸作用
B.溴甲酚紫指示劑變?yōu)辄S色是因為溶液pH減小
C.圖中實驗操作3~5能證明光合作用吸收CO2
D.該實驗可證明呼吸作用釋放CO2,光合作用釋放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