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某地區(qū)建立保護區(qū)后,植被經歷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等階段,該生物群落中物種的總體數(shù)目趨向增多,圖1為該地植被中三種植物種群密度的變化。圖2為1850年~1925年之間兩種生物N1、N2種群數(shù)量變化曲線。(單位:個)
(1)由圖1推測出生物群落發(fā)生了演替,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會逐漸增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若調查圖1某生物的種群密度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
(2)b→c階段物種①逐漸消失,物種②密度逐漸降低到相對穩(wěn)定,原因是物種②能耐受____________;c點后,在適宜氣候條件下群落中最終占主導地位的植被類型將是__________________。
(3)由圖2判斷生物N1、N2的種間關系為_______,在群落內部,生物種群之間的關系會使兩者數(shù)量增長受到抑制,趨向于平衡穩(wěn)定,這種自我調節(jié)的方式稱為_____________。
(4)N2會依據(jù)N1殘留的氣味尋找到N1,N1也會依據(jù)N2的痕跡躲避N2,這說明信息傳遞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答案】物種豐富度增大,營養(yǎng)結構越來越復雜 樣方法 弱光(環(huán)境) 喬木 捕食 (負)反饋調節(jié) 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
【解析】
根據(jù)題意“某地區(qū)建立保護區(qū)后,植被經歷了一年生草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灌木等階段”,結合圖1可知,③灌木逐漸成為優(yōu)勢種群,灌木與草本植物相比比較高大,在與草本植物爭奪陽光的過程中占優(yōu)勢,植物①由于不能適應弱光環(huán)境逐漸消失,物種②較能耐受弱光條件而使種群密度維持在相對較低的水平,c點之后,灌木的種群密度降低,在適宜的條件下高大的喬木將取代灌木成為優(yōu)勢種。圖2中兩種生物的數(shù)量變化表現(xiàn)為先增加者先減少,后增加者后減少的特點,應為捕食關系。
(1)依據(jù)圖示可知隨著時間的推移,群落演替過程中,物種豐富度增大,營養(yǎng)結構越來越復雜,生態(tài)系統(tǒng)穩(wěn)定性逐漸增強。圖1為該地植被中三種植物種群密度的變化,采用樣方法調查植物種群密度。
(2)b→c過程中,物種①逐漸消失,物種②密度逐漸降低到相對穩(wěn)定,原因是物種②能耐受弱光。適宜氣候條件下群落會演替到森林階段,喬木最終占主導地位。
(3)N1先增加先減少,為被捕食者,N2后增加后減少,為捕食者。生態(tài)系統(tǒng)通過負反饋調節(jié)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相對穩(wěn)定。
(4)N1和N2為兩個不同物種,題干信息體現(xiàn)的是信息傳遞具有調節(jié)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穩(wěn)定的功能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禾草靈(FE)是一種現(xiàn)代農業(yè)常用除草劑,大量使用后造成的環(huán)境污染日益嚴重,為獲得能高效降解FE的菌株,科學家通過實驗獲得W1菌株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計檢測其對FE的降解效果(FE特征吸收峰在239nm處),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應從大量使用除草劑的土壤中獲取菌株
B.將土壤稀釋液滅菌后接種到選擇性培養(yǎng)基上
C.應使用以FE作為唯一碳源的培養(yǎng)基進行篩選
D.據(jù)吸收光譜可知,W1菌株對FE有明顯降解能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所示,當神經沖動在生物體內的軸突上傳導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示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是從左向右或從右向左
B.組織液中鈉離子濃度變化不影響動作電位的傳導速度
C.興奮在軸突上以局部電流的方式傳導
D.神經沖動可以由甲到丙或者由乙到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CPP32是細胞質基質中的一種蛋白質,在某些因素的刺激下,CPP32會被剪切成2個小片段,進而引起一系列的反應,最終導致細胞凋亡,故常用CPP32被剪切與否作為判斷細胞凋亡的指標。細胞色素C是線粒體中的一種與有氧呼吸有關的蛋白質。華裔科學家王曉東利用細胞結構完全被破壞后的HeLa細胞勻漿為實驗對象,研究了細胞色素C和dATP(三磷酸脫氧腺苷)與細胞凋亡的關系,結果如圖和表所示:
組別 | 1 | 2 | 3 | 4 | 5 | 6 |
HeLa細胞勻漿 | + | + | + | + | + | + |
細胞色素C的抗體 | + | + | + | + | ||
① | + | + | ||||
② | + | + | + | |||
CPP32剪切情況 | + | + |
注:①②為相關藥品,“+”表示添加,或表示已被剪切。
(1)1分子dATP完全水解能得到3分子磷酸和_________。據(jù)圖可判斷______________的存在能促進細胞凋亡,且當其他條件合適時,在一定濃度范圍內,隨著________的含量增加,促進細胞凋亡的效果越明顯。
(2)已知細胞色素C的功能是參與[H]和氧氣的結合,可判斷細胞色素C分布于__________。表中加入細胞色素C的抗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已知表中對應的實驗中還使用了如下兩種藥品:A.dATP B.足量的細胞色素C。則可判斷藥物①是____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
(3)用顯微注射技術向完整細胞的細胞質基質中注入足量的dATP后,發(fā)現(xiàn)CPP32并未被剪切,細胞亦未凋亡。據(jù)題中信息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從生長狀況相同的一些胚芽鞘上分別對應截取三種切段即S1、S2和S3,然后把這三種切段分別放在不含IAA和赤霉素、含赤霉素、含IAA三種相同濃度的溶液中,培養(yǎng)3天后,測量切段長度,結果如下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若從幼根獲取相應切段進行處理,結果與上圖一致
B.實驗結果表明赤霉素對切段伸長具有兩重性
C.該濃度IAA對切段S2的促進生長作用低于切段S3
D.該實驗結果可證明赤霉素和IAA共同作用促進伸長效果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如圖表示人體中吞噬細胞吞噬、清除衰老紅細胞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 吞噬泡與②的融合體現(xiàn)膜的流動性
B. 結構②為溶酶體,是由①斷裂后形成的
C. 吞噬細胞識別衰老的紅細胞與細胞膜上的糖蛋白有關
D. ②中的水解酶將吞噬泡中的蛋白質、RNA、DNA等降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已知野生型果蠅眼色為紅褐色(RR),果蠅的亮紅眼由R的兩對非等位基因隱性突變而來,其中一對基因隱性突變即可使眼色呈亮紅色。某實驗小組以甲、乙兩個品系的亮紅眼果蠅為材料進行了如下雜交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組合 | 交配方式 | |
Ⅰ | 甲品系的果蠅隨機交配 | 均為亮紅眼 |
Ⅱ | 乙品系的果蠅隨機交配 | 均為亮紅眼 |
Ⅲ | ♂甲品系×♀乙品系 | 雌性紅褐眼∶雄性亮紅眼=1∶1 |
A.甲品系果蠅和野生型果蠅雜交可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B.控制乙品系果蠅的亮紅眼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體上
C.組合Ⅲ中雌雄果蠅隨機交配,后代亮紅眼占5/8
D.甲品系雌果蠅和乙品系雄果蠅雜交,后代均為亮紅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防治荔枝蝽等植食性害蟲,減少農藥的使用,有人嘗試在荔枝園的株間種植矮小的山綠豆。對比研究荔枝——山綠豆復合種植園和荔枝單一種植園中各類昆蟲所占的百分比,結果如圖甲。請回答:
(1)調查各類昆蟲的種群密度能否都用標志重捕法?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據(jù)圖甲分析,復合種植園中害蟲明顯減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的比例增加,通過__________等種間關系消滅害蟲。
(3)山綠豆耐陰性好,營養(yǎng)豐富,可作為飼料,選它與荔枝搭配種植,體現(xiàn)了群落的__________結構,可提高群落對___________的利用率。
(4)用恰當?shù)募^和文字將圖乙補充完整。________
(5)復合種植園中,荔枝、山綠豆、雜草等屬于生產者,腐生性昆蟲屬于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題目】為了確定下丘腦在體溫調節(jié)中的作用,某實驗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刺激小白鼠下丘腦前部,發(fā)現(xiàn)小白鼠有出汗現(xiàn)象,刺激小白鼠下丘腦后部,小白鼠出現(xiàn)寒戰(zhàn)現(xiàn)象。據(jù)此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下丘腦前部是產熱中樞所在地,下丘腦后部是散熱中樞所在地
B.刺激小鼠的下丘腦不同位置出現(xiàn)的變化說明下丘腦通過神經調節(jié)發(fā)送信息
C.刺激小鼠下丘腦的前部,還可觀測到的是小鼠毛細血管收縮
D.下丘腦是體溫調節(jié)中樞和體溫感覺中樞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