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重組DNA片段,研究其表型效應 |
B、誘發(fā)DNA突變,研究其表型效應 |
C、設法把DNA與蛋白質(zhì)分開,研究各自的效應 |
D、應用同位素示蹤技術,研究DNA在親代與子代之間的一致性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人血紅蛋白至少有4個氨基和4個羧基 |
B、該病是基因控制的蛋白質(zhì)結(jié)構異常造成的 |
C、患者體內(nèi)編碼β鏈的基因堿基數(shù)量改變 |
D、氨基酸序列改變影響蛋白質(zhì)的生理功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形成卵原細胞的過程中,著絲點分裂后所形成的兩套染色體一般是不同的 |
B、形成卵細胞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分離時細胞中染色體數(shù)與DNA數(shù)是相同的 |
C、不同細胞的雙鏈DNA分子中,嘌呤堿基之和占全部堿基總數(shù)的比例是相同的 |
D、該雌性動物個體在不同時刻產(chǎn)生的卵細胞,其細胞中的染色體一般是相同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常溫下,組織樣液與斐林試劑反應,無磚紅色沉淀生成.說明不含還原糖 |
B、要確定動物細胞的死活,可用臺盼藍染色,根據(jù)是否被染色確定 |
C、觀察細胞中的線粒體分布,可用健那綠染液對解離后的細胞染色并觀察 |
D、利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染色,可觀察活細胞內(nèi)DNA和RNA的分布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感染正常人體后均能引發(fā)特異性免疫反應 |
B、均使感染者發(fā)燒,因此兩者抗原相同 |
C、感染不同的人后所引起的患病程度可能不同 |
D、均可能發(fā)生基因突變而改變傳染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突變能改變核苷酸序列,不能改變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
B、進化過程中,隔離的實質(zhì)是種群間的基因不能自由交流 |
C、在靜息狀態(tài)下,神經(jīng)細胞沒有離子的進出 |
D、T細胞受損可能導致各種免疫功能的喪失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