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如圖是一個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示意圖,據圖回答問題:(16分)

(1)此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 期;該時期特點是 。

(2)該細胞此時有 條染色體, 條染色單體, 個DNA分子。

(3)該細胞在分裂中期時有 條染色體。

(4)此細胞分裂結束以后,子細胞內的染色體有 條, 個DNA分子。

(共16分)(1)后 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變成子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

(2)8 0 8 (3)4 (4)4 4

【解析】

試題分析:(1)圖中細胞不含染色單體,呈現的特點是: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變成子染色體,移向細胞兩極,據此可判斷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

(2)該細胞此時有8條染色體,0條染色單體,8個DNA分子。

(3)有絲分裂后期,因著絲點分裂使細胞中的染色體數加倍,為體細胞的2倍,其余各時期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與體細胞的相等,據此可推知,該細胞在分裂中期時有4條染色體。

(4)有絲分裂的結果所形成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數不變,因此,此細胞分裂結束以后,子細胞內的染色體有4條,每條染色體含有1個DNA分子,總計含有4個DNA分子。

考點:本題考查有絲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能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能運用所學知識,從細胞分裂圖像中提取有效信息,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滕州市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血糖平衡對機體生命活動具有重要作用,如圖是血糖調控模式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低血糖狀態(tài)時,通過1→2→3使血糖恢復正常,其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B.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tài),可能的原因是胰島A細胞受損

C.胰高血糖素和胰島素共同參與血糖調節(jié),兩者起協同作用

D.人體細胞膜上若缺乏胰島素受體,可能導致細胞減緩攝取血糖,血糖水平過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一中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著色性干皮癥是一種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起因于DNA損傷。深入研究發(fā)現患者體缺乏DNA修復酶,DNA損傷后不能修補從而致病。這說明一些基因

A.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從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狀

B.是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結構,從而直接控制生物性狀

C.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控制代謝過程從而控制生物的性狀

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性狀,發(fā)生突變后生物的性狀隨之改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一中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利用新鮮的菠菜葉進行“葉綠體中色素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濾液經層析后,色素帶在濾紙條上的分布順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一中高二上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衰老細胞特征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衰老的細胞新陳代謝速率加快

B.在衰老的細胞內有些酶的活性降低

C.衰老的細胞呼吸速率減慢

D.細胞膜通透性改變,使物質運輸功能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一上期末考試文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1997年,英國科學家用甲母羊的乳腺細胞的細胞核,與乙母羊的去核卵細胞重組成一個細胞,培育成功了“多利”羊,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高度特化的細胞有全能性

B.這個乳腺細胞核內含有該物種所需的全套遺傳物質

C.“多利”羊的特征與乙母羊幾乎相同

D.“多利”羊的特征與甲母羊幾乎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二上期末考試理科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22分)下圖中甲圖表示一個海灘濕地生態(tài)系統中部分生物的食物關系。請據圖回答問題。

(1)在該生態(tài)系統中,既是分解者又可作為消費者食物的生物是 。

(2)請根據甲圖中的生態(tài)系統,寫出乙圖中能量金字塔各營養(yǎng)級的所有生物名稱:

① ;② ;③ 。

(3)有人研究該生態(tài)系統中食草蟲個體存活數與發(fā)育期的關系,結果如丙圖。從中可推知食草蟲死亡率最大的時期是 。

(4)沼蟹會破壞大米草根系,土壤中的磷可促進藻類生長。若在食草蟲幼蟲期噴灑只殺滅該蟲的含磷殺蟲劑,則蜘蛛數量將 。一段時間后大米草數量不增反降,造成此結果的可能原因是大米草死亡導致細菌數量增加,通過甲圖的 (3分)食物關系,引起沼蟹數量增加;同時因含磷殺蟲劑的使用,導致藻類數量增加,通過食物鏈 (3分)也會引起沼蟹數量增加,從而造成大米草數量不增反降。

(5)上述事實說明,人類活動會引起生態(tài)系統中生物種類減少,從而導致生態(tài)系統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 , 容易受到破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推薦】2014-2015學年廣東揭陽市高一上期末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中曲線①表示的是在最適溫度下,反應物濃度對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A.在A點時隨著反應物濃度的增加,酶促反應速率加快

B.在A點時隨著反應物濃度的增加,酶促反應速率不變

C.如果在B點時向反應體系加入少量同種酶,曲線一定不變

D.如果在A點時將反應體系溫度升高5℃,酶促反應速率可能按曲線②方式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廣東省高二上月考理科綜合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11分)植物在單側光照射下彎向光源生長。這個現象被解釋為“光線能夠使生長素在背光一側比向光一側分布多”。為什么生長素在背光一側比向光一側分布多?是因為向光側的生長素在光的影響下被分解了,還是向光側的生長素向背光側轉移了。為此,有人做了下述實驗:

(一)實驗步驟:將生長狀況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來,放在瓊脂切塊上,分別放在黑暗中和單側光下(見下圖)。

(二)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

[圖中c、d、e和f用一生長素不能透過的薄玻璃片將胚芽鞘分割;瓊脂下方的數字表示瓊脂塊收集到的生長素(IAA)的量]

請回答:

(1)圖a和b說明:光 生長素的分解和生長素的向下運輸。

(2)圖c和d說明:胚芽鞘被玻璃片分隔成兩半, 生長素向下運輸和瓊脂塊中收集的生長素數量。

(3)圖e和f說明:單側光照射 。(3分)

(4)通過上述實驗可得出的結論: 。(4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