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MathJax]/jax/output/CommonHTML/jax.js
18.下列有關水稻遺傳的說法,正確的是(  )
A.A、C、T、U4種堿基構成的核苷酸共有7種
B.一種氨基酸只能由一種特定的tRNA攜帶,tRNA有61種
C.水稻細胞中基因的載體有染色體、葉綠體和線粒體
D.控制水稻細胞核遺傳和細胞質遺傳的物質分別是DNA和RNA

分析 1、核酸根據(jù)五碳糖不同分為DNA和RNA,D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脫氧核苷酸,根據(jù)堿基不同分為4種,RNA的基本組成單位是核糖核苷酸,根據(jù)堿基不同分為四種;真核細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細胞核中的染色體上,其次,線粒體和葉綠體也含有少量DNA,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含有DNA和RNA兩種核酸,遺傳物質是DNA.
2、翻譯過程運輸氨基酸的工具是tRNA,一種tRNA只能識別并轉運一種氨基酸,一種氨基酸可能由多種tRNA識別、轉運.

解答 解:A、堿基A、C各參與形成2中核苷酸,T只能形成脫氧核苷酸,U只能形成核糖核苷酸,因此共6種核苷酸,A錯誤;
B、一種氨基酸可以由多種tRNA轉運,B錯誤;
C、水稻是真核生物,DNA的主要載體是染色體,線粒體、葉綠體也含有少量DNA,C正確;
D、水稻細胞的遺傳物質是DNA,RNA不是水稻的遺傳物質,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理解核酸的分類、分布、基本組成單位,DNA和RNA在組成成分上的差異及翻譯過程,把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wǎng)絡,并應用相關知識進行推理、判斷.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植物細胞區(qū)別于動物細胞的結構是(  )
A.葉綠體、線粒體、核糖體B.細胞壁、細胞膜、液泡膜
C.液泡、葉綠體、高爾基體D.細胞壁、葉綠體、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科研人員以菊花為材料,葉面噴施不同濃度的脫落酸(ABA),24h后接種蚜蟲,此后第7天開始統(tǒng)計蚜蟲數(shù)量,并每2天統(tǒng)計一次,連續(xù)2周,如圖為統(tǒng)計結果(a、b、c表示差異程度).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蚜蟲的種群密度明顯降低
B.本實驗應采用標志重捕法來統(tǒng)計蚜蟲的種群數(shù)量
C.0.06mmol•L-1的ABA直接抑制了蚜蟲的出生或加速了其死亡
D.若要探究提升菊花抗蚜能力效果最佳的ABA濃度,則應設置更多的實驗組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關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說法正確的是( �。�
A.生命系統(tǒng)中各生物體均具有多種組織和系統(tǒng)
B.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故它的生命活動與細胞無關
C.蛋白質、核酸等化合物不屬于生命系統(tǒng)的結構層次
D.生命系統(tǒng)層層相依,各生物具有相同的組成、結構和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圖1是某種人工濕地構造示意圖(箭頭示水流方向),展示了較新的污水(常富含有機廢棄物和無機廢棄物N、P等)處理技術,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流經(jīng)該人工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總能量是生產(chǎn)者固定的全部太陽能和有機物輸入的能量,這些人工濕地植物一般宜選用本地物種,避免外來物種的入侵,從而對當?shù)氐纳锒鄻有栽斐善茐模?br />(2)用樣方法調查蘆葦?shù)姆N群密度時,常用的取樣方法有五點取樣法、等距取樣法.
(3)假設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有甲、乙、丙三種生物,它們構成的食物網(wǎng)關系如圖2:甲能量中比例為m的部分直接提供給丙,要使丙增加Akg,則消耗甲最多是100A9m+1kg.
(4)檢測表明出水口的有機污染物和無機污染物濃度大大降低,則該過程起主要作用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是生產(chǎn)者和分解者.
(5)此生態(tài)系統(tǒng)每天處理污水的量是一定的,這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我調節(jié)能力是有限的.在污水處理過程中,生態(tài)系統(tǒng)所表現(xiàn)出的是抵抗力穩(wěn)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某動物種群中,基因型AA、Aa和aa的個體依次占25%、50%、25%.若AA個體沒有繁殖能力,其他個體間進行隨機交配,理論上下一代中AA:Aa:aa比例為( �。�
A.0:2:1B.1:4:4C.1:2:1D.4: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為達到實驗目的,必須在堿性條件下進行的實驗是( �。�
A.利用重鉻酸鉀檢測酵母菌培養(yǎng)液中的酒精
B.測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質的最適溫度
C.利用雙縮脲試劑檢測生物組織中的蛋白質
D.觀察植物細胞的質壁分離和復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分裂后期促進因子APC的發(fā)現(xiàn)是細胞周期研究領域中又一重大進展.已知到分裂中期,位于動粒(紡錘絲附著位點)上的Mad2消失,解除對Cdc20的抑制作用,促使APC活化,參照如圖所示的細胞周期,APC起作用是在( �。�
A.1B.2C.3~4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如圖示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般模型,A、B、C分別代表三大營養(yǎng)功能類群的生物.分析回答: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結構包括(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食物鏈和食物網(wǎng).
(2)請寫出圖中的捕食鏈(用字母表示)A→B1→B2→B3碳在其中主要是以含碳有機物形式進行傳遞的.
(3)C的主要生物種類有營腐生生活的細菌和真菌,其在碳循中的作用是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
(4)若上述生態(tài)系統(tǒng)代表農(nóng)田生態(tài)系統(tǒng),則在棄耕后發(fā)生的群落演替類型屬于次生演替.
(5)由于某種因素使得生產(chǎn)者短時間內大量減少一段時間后又恢復到原來水平,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我調節(jié)能力,其基礎是負反饋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