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據(jù)題干分析,資料甲表示基因工程,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常用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常用農(nóng)桿菌轉化法.
資料乙表示蛋白質工程,即以蛋白質的結構規(guī)律及其與生物功能的關系作為基礎,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xiàn)有蛋白質進行基因改造,或制造一種新的蛋白質,以滿足人類的生產(chǎn)和生活的需要
解答 解:(1)基因工程中,將基因表達載體導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常用顯微注射法.構建基因表達載體常用的工具酶是限制性內切酶和DNA連接酶.在培育有些轉基因植物時,常用農(nóng)桿菌轉化法,農(nóng)桿菌易感染雙子葉植物和裸子植物,對單子葉植物沒有感染力;Ti質粒的T-DNA可轉移至受體細胞,并整合到受體細胞的染色體上,將目的基因轉移到受體細胞中.
(2)資料乙中可以看出,科學家對編碼T4溶菌酶的基因進行了改造,提高T4溶菌酶的耐熱性,該技術屬于蛋白質工程的范疇.該工程是指以分子生物學相關理論為基礎,通過基因修飾或基因合成,對現(xiàn)有的蛋白質進行改造,或制造一種新蛋白質的技術.在該實例中,引起T4溶菌酶空間結構改變的原因是組成該酶肽鏈的氨基酸序列發(fā)生了改變.
(3)為了培養(yǎng)新型藥用植物,可采用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即取甲和乙的葉片,先用酶解法(纖維素酶和果膠酶)處理,獲得具有活力的原生質體,再用化學誘導劑(如聚乙二醇)誘導融合形成雜種細胞;將雜種細胞培育成雜種植株需要采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即先脫分化形成愈傷組織,經(jīng)過再分化形成胚狀體,進而長成完整植株.這種雜種植株也可通過制作人工種子的方法來大量繁殖.經(jīng)植物組織培養(yǎng)得到的胚狀體、不定芽、頂芽、腋芽等材料用人工薄膜包裝后可得到人工種子.
故答案為:
(1)顯微注射技術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 DNA連接酶
農(nóng)桿菌可感染植物,將目的基因轉入到受體細胞中
(2)蛋白質 基因修飾 新的蛋白質 氨基酸
(3)植物體細胞雜交技術 胚狀體、不定芽、頂芽、腋芽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基因工程和蛋白質工程的一些基礎知識,要求考生能夠理解基因工程、蛋白質工程的相關概念;從資料甲、乙、分析中不難判斷出,資料甲屬于基因工程范疇,資料乙屬于蛋白質工程,然后根據(jù)所學知識進行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靜息狀態(tài)時的電位,A側為正、B側為負 | |
B. | 局部電流在A側由未興奮部位流向興奮部位 | |
C. | 刺激c處,興奮在B側傳導方向與電流方向相同 | |
D. | 刺激c處,電流計是指針只發(fā)生一次偏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河北定州中學高一(承智班)下期末考試生物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普通小麥 6n=42,記為42E;長穗偃麥草2n=14,記為14M,其中某條染色體含有抗蟲基因。下圖為普通小麥與長穗偃麥草雜交選育抗蟲小麥新品種的過程。據(jù)圖分析,下列正確的是
A.普通小麥與長穗偃麥草不存在生殖隔離,雜交產(chǎn)生的 F1為四倍體
B.①過程目前效果較好的辦法是用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
C.丙中來自長穗偃麥草的染色體數(shù)目為 3M或4M
D.③過程利用輻射誘發(fā)染色體發(fā)生易位后即可得到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需染色的結構或需鑒定的物質 | 蛋白質 | 脂肪 | 還原糖 | 淀粉 |
試劑 | 雙縮脲試劑 | 蘇丹Ⅲ染液 | 斐林試劑 | 碘液 |
顏色 | 紫色 | 橘黃色 | 磚紅色 | 藍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實驗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 |
B. | 分泌蛋白的修飾加工由內質網(wǎng)和高爾基體共同完成 | |
C. | 合成固醇類激素的分泌細胞的內質網(wǎng)一般不發(fā)達 | |
D. | 生物膜之間可通過具膜小泡的轉移實現(xiàn)膜成分的更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4 18 | B. | 18 116 | C. | 116 132 | D. | 132 13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48個和49個 | B. | 21個和30個 | C. | 49個和49個 | D. | 50個和50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