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水稻的每一個染色體組有12條染色體,現有三張沒有注明的單倍體水稻、二倍體水稻和四倍體水稻根尖細胞有絲分裂的固定裝片,使用分辨率較高的顯微鏡就能將這三張裝片區(qū)分開來,貼上標簽.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裝片須在低倍鏡下找到分生區(qū),再在高倍鏡下觀察
B、應分別觀察中期細胞,作為比較和區(qū)別的依據
C、觀察到一個細胞含24條染色體,它可能是單倍體或四倍體裝片
D、若觀察到細胞都為長方形,很可能尚未找準分生區(qū)細胞
考點:觀察細胞的有絲分裂
專題:
分析: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變化規(guī)律(以2N為例):后期加倍(4N),平時不變(2N).
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步驟為: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和觀察,觀察時應先找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其次再找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染色體形態(tài)穩(wěn)定、數目清晰),且要遵循先低倍鏡觀察后高倍鏡觀察的原則.
解答: 解:A、使用顯微鏡需遵循先低后高的原則,即先在低倍鏡下找到分生區(qū),再在高倍鏡下觀察,A正確;
B、有絲分裂中期染色體形態(tài)穩(wěn)定、數目清晰,是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和數目的最佳時期,因此應分別觀察中期細胞,作為比較和區(qū)別的依據,B正確;
C、觀察到一個細胞含24條染色體,若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前期、中期或末期,則該其為二倍體裝片,若該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則其為單倍體裝片,C錯誤;
D、分生區(qū)細胞呈正方形,若觀察到細胞都為長方形,很可能尚未找準分生區(qū)細胞,D正確.
故選:C.
點評:本題設計新穎,以辨別三張裝片為題材,考查觀察細胞有絲分裂實驗、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的概念、細胞有絲分裂過程及其變化規(guī)律,要求考生識記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的概念,明確水稻體細胞含有2個染色體組;識記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目變化規(guī)律.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物質的跨膜運輸對細胞的生存和生長至關重要.下圖為幾種物質跨膜運輸方式的示意圖,請判斷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組成細胞膜的A、B兩種物質通常不是靜止的
B、丙物質跨膜運輸方式中物質一般要從低濃度一側向高濃度一側運輸
C、甲、乙、丙三種物質跨膜運輸方式對于維持活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均有重要意義
D、膽固醇跨膜運輸以甲的方式進行是B物質的緣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是同一物種動物體內有關細胞分裂的一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1)雌性動物體內不可能同時出現以上細胞
(2)具有同源染色體的細胞有②③
(3)染色體數:DNA數:染色單體數不等于1:2:2的是①④
(4)進行減數分裂細胞為②和④
A、(1)(2)
B、(2)(3)
C、(1)(3)
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以下各項是小麥的幾種育種方法,圖中涉及的小麥兩種相對性狀獨立遺傳.據圖回答:
A.高稈白粒小麥×矮稈紅粒小麥→F1→F2穩(wěn)定遺傳的矮稈白粒小麥.
B.高稈抗銹病小麥×矮稈染銹病小麥→F1→花粉→a→穩(wěn)定遺傳的矮稈抗銹病小麥C.
(1)A組與B組的育種方法相比,育種年限較短的是
 

(2)C組的育種方法所依據的原理是
 

(3)在A組中,由F1到F2,育種工作者采用的方法是
 
.B組a代表的個體通常具有的特點是
 

(4)C組的育種方法中A、B、D、E各表示
 
,F1不可育,其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摩爾根成功證明基因位于染色體上,下列敘述與他當時的研究過程不符合的是(  )
A、以果蠅作為實驗材料
B、運用假說-演繹法進行研究
C、他敢于懷疑,勤奮實踐
D、引用熒光標記這一新技術對基因進行定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①②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鏈狀結構,在細胞周期中發(fā)生周期性變化
B、③是由2層磷脂分子組成的
C、RNA、蛋白質等大分子出入細胞核的通道是④
D、核糖體的形成與⑤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腦啡肽是一種能使人產生欣快感的神經遞質,下面是它的結構簡式.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與腦啡肽合成、加工、運輸、釋放直接有關的具膜細胞器有內質網、高爾基體、細胞膜
B、組成腦啡肽的氨基酸共有5種
C、一個腦啡肽完全水解所得氨基酸中共有4個游離的羧基
D、反應物合成一個腦啡肽后,有機物中0原子減少了4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所示為健康人體內一個精原細胞在睪丸中經兩次分裂形成四個細胞的過程圖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若細胞1、2、3、4都有X和Y染色體,則甲、乙、丙過程均為有絲分裂
B、若X、Y染色體在甲過程分離,則細胞1、2、3、4都有23條染色體
C、若著絲點分裂只發(fā)生在甲過程,則整個過程中細胞染色體組數變化為2→1→2→1
D、若細胞1染色體為細胞3的兩倍,核DNA相同,則乙為有絲分裂,丙為減數第一次分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儀器可用來測量細小活生物所吸收的氧量.請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種子萌發(fā)時進行有氧呼吸的反應式:
 

(2)起對照作用的Q管內應放置
 

A.20粒死種子  B.20粒活種子  C.與P管等量的濃氫氧化鈉溶液  D.與P管氫氧化鈉溶液等量的清水  E.有孔的平臺
(3)有色液滴會向哪個方向運動?并加以解釋.
 

(4)你會怎樣利用針筒來量度萌發(fā)的豆所吸收的氧氣量?
 

(5)在50分鐘內,每隔10分鐘記錄一次有色液滴移動的距離,然后再利用四條蚯蚓來重復實驗.
有色液滴移動的距離(mm)
生物 時間(分)
0 10 20 30 40 50
萌發(fā)的豆 0 8.0 16.O 24.0 32.0 40.0
蚯蚓 0 4.5 9.0 13.5 18.0 22.5
①一位同學根據上表實驗結果推斷出下列的結論:“萌發(fā)的種子吸收氧氣的速率較蚯蚓吸收氧氣的速率快.”你認為這是否正確?并加以解釋.
 

②在應用蚯蚓的那項實驗中,預測有色液體在一小時后所移動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