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棱柱ABC-A1B1C1中,四邊形AA1B1B是菱形,四邊形BCC1B1是矩形,AB⊥BC,CB=1,AB=2,∠A1AB=60°.
(1)求證:平面CA1B⊥平面A1ABB1;
(2)求B1C1到平面A1CB的距離;
(3)求直線A1C與平面BCC1B1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1)證明:∵四邊形BCC1B1是矩形,AB⊥BC
∴AB⊥BC,BC⊥BB1,AB∩BB1=B
∴CB⊥平面A1ABB1
∵CB∈平面CA1B
∴平面CA1B⊥平面A1ABB1
(2)依題意的:A1B=2,AB1=2,B1C=,A1C=
∵B1C1∥BC,B1C1?平面A1CB,BC?平面A1CB
∴B1C1∥平面A1CB
則B1C1到平面A1CB的距離等于點C1到平面A1CB的距離為 H′
∵△A1CB的面積S1=1
∵AB1⊥A1B,CB⊥AB1
∴AB1⊥平面A1CB
∴三棱錐C1-A1CB的體積等于三棱錐B1-A1CB的體積
∴H′=AB1=
即B1C1到平面A1CB的距離等于
(3)設(shè)A1到平面BCC1B1的距離為H
∴平行四邊形BCC1B1的面積S=2,
則△A1B1C1的面積為1,BB1=2.
由棱錐A1-BCC1B1的體積等于棱錐B-A1B1C1的體積,
得:H=
∴sinθ=
∴直線A1C與平面BCC1B1所成角的正切值 tanθ=
分析:(1)由已知中四邊形BCC1B1是矩形,AB⊥BC,我們易由線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CB⊥平面A1ABB1,再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即可得到平面CA1B⊥平面A1ABB1
(2)根據(jù)(1)的結(jié)論,及AB⊥BC,CB=1,AB=2,∠A1AB=60°,我們易求出幾何體中各線段的長,由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到B1C1∥平面A1CB,則B1C1到平面A1CB的距離可轉(zhuǎn)化為B1C1上任一點(如B1點)平面A1CB的距離,利用等體積法,可得到結(jié)論.
(3)要求直線A1C與平面BCC1B1所成角,我們可根據(jù)(2)的結(jié)論,計算出A1點到平面BCC1B1距離,結(jié)合A1C=,利用線面夾角的定義,構(gòu)造三角形即可求出答案.
點評: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點到平面的距離計算,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線與平面所成的角,其中(2),(3)中的等體積法,是轉(zhuǎn)化思想在解答點到平面距離問題中最常用的方法.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三棱柱ABC-A1B1C1中,側(cè)棱BB1與底面成60.角,AQ⊥底面A1B1C1于Q,AP⊥側(cè)面BCC1B1于P,且A1Q⊥B1C1,AB=AC,AQ=3,AP=2則頂點A到棱B1C1的距離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精英家教網(wǎng)如圖三棱柱ABC-A1B1C1中,E,F(xiàn)分別是AB、AC的中點,平面EFC1B1將三棱柱分成體積為V1,V2(左為V1,右為V2)兩部分,則V1:V2=( 。
A、7:5B、4:3C、3:1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

某人有4種顏色的燈泡(每種顏色的燈泡足夠多),要在如圖三棱柱ABC-A1B1C1的六個頂點上各安裝一個燈泡,要求同一條線段的兩端的燈泡顏色不同,則每種顏色的燈泡至少用一個的安裝方法共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 題型:044

如圖三棱柱ABC-A¢B¢C¢底面ABC是邊長為a的正三角形,側(cè)面ABB¢A¢是菱形,且ÐA¢AB=60°MA¢B¢中點,已知BM^AC

    1)求證:BM^平面ABC

    2)證明:平面ABB¢A¢^平面ABC;

    3)求異面直線AA¢BC所成角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xué) 來源:數(shù)學(xué)教研室 題型:044

如圖三棱柱ABC-A¢B¢C¢底面ABC是邊長為a的正三角形,側(cè)面ABB¢A¢是菱形,且ÐA¢AB=60°,MA¢B¢中點,已知BM^AC

    1)求證:BM^平面ABC;

    2)證明:平面ABB¢A¢^平面ABC;

    3)求異面直線AA¢BC所成角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