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棱錐P-ABC中,三條側(cè)棱兩兩互相垂直,G是△PAB的重心,E,F(xiàn)分別為BC,PB上的點,且BE:EC=PF:FB=1:2.
(1)求證:平面GEF⊥平面PBC;
(2)求證:EG是PG與BC的公垂線段.
分析:(1)根據(jù)PA、PB、PC兩兩垂直,則PA⊥平面PBC,而根據(jù)重心的性質(zhì)可知GF∥PA,最后根據(jù)平行線的性質(zhì)可得GF⊥平面PBC,進而由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得到平面GEF⊥平面PBC;
(2)取EC的中點H,連接FH,利用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可得FH∥PC,進而可得FB=FH,進而由等腰三角形三線合一,可得EF⊥BC,結(jié)合(1)的結(jié)論及線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質(zhì)定理,可得PG⊥GN,取FB的中點N,利用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可得GN∥BD,由等腰三角形PAB中,BD⊥PD,可得PG⊥GN,再平行線分線段成比例定理可得NE∥PC,進而根據(jù)已知判斷出PC⊥平面PAB,進而PC⊥PG,NE⊥PG,結(jié)合線面垂直的判定及性質(zhì)得到PG⊥EG,綜合后可得EG是PG與BC的公垂線段
解答:證明:(1)在△PAB中,∵G是△PAB的重心,
∴MG=
1
3
MB,
∵PF:FB=1:2,即PF=
1
3
PB,
∴GF∥PM
又PA、PB、PC兩兩垂直,
∴PA⊥平面PBC,又∵GF∥PA
∴GF⊥平面PBC
又∵GF?平面GEF
∴平面GEF⊥平面PBC;
(2)取EC的中點Q,連接FQ,
∵BE:EC=PF:FB=1:2
∴BQ:QC=2:1
∴FQ∥PC
∴FB=FQ
∴EF⊥BC
又∵GF⊥平面PBC
∴GF⊥BC
由GF∩EF=F
∴BC⊥平面GEF
∴EG⊥BC
取FB的中點N,則PG:GD=PN:NB=2:1
即GN∥BD
在等腰三角形PAB中,BD⊥PD
∴PG⊥GN
又∵PN:NB=CE:EB=2:1
∴NE∥PC
由又PA、PB、PC兩兩垂直,
∴PC⊥平面PAB,
又∵PG?平面PAB
∴PC⊥PG
∴NE⊥PG
又NE∩GN=N
∴PG⊥平面GNE
∴PG⊥EG
即EG是PG與BC的公垂線段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直線與平面垂直的判定,以及直線與平面平行的判定,同時考查了推理論證的能力,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三棱錐P-ABC中,給出下列四個命題:
①如果PA⊥BC,PB⊥AC,那么點P在平面ABC內(nèi)的射影是△ABC的垂心;
②如果點P到△ABC的三邊所在直線的距離都相等,那么點P在平面ABC內(nèi)的射影是△ABC的內(nèi)心;
③如果棱PA和BC所成的角為60?,PA=BC=2,E、F分別是棱PB、AC的中點,那么EF=1;
④三棱錐P-ABC的各棱長均為1,則該三棱錐在任意一個平面內(nèi)的射影的面積都不大于
1
2
;
⑤如果三棱錐P-ABC的四個頂點是半徑為1的球的內(nèi)接正四面體的頂點,則P與A兩點間的球面距離為π-arccos
1
3

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是
①④⑤
①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在三棱錐P-ABC中,PA⊥平面ABC,AC⊥BC,D為側(cè)棱PC上一點,它的正(主)視圖和側(cè)(左)視圖如圖所示.
(1)證明:AD⊥平面PBC;
(2)求三棱錐D-ABC的體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在正棱錐PABC中,三條側(cè)棱兩兩互相垂直,G是△PAB的重心,E、F分別為BC、PB上的點,且BEEC=PFFB=1∶2.

(1)求證:平面GEF⊥平面PBC;

(2)求證:EGPGBC的公垂線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數(shù)學 來源:2008-2009學年江蘇省南通市啟東中學高二(上)第二次月考數(shù)學試卷(理科)(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在正棱錐P-ABC中,三條側(cè)棱兩兩互相垂直,G是△PAB的重心,E,F(xiàn)分別為BC,PB上的點,且BE:EC=PF:FB=1:2.
(1)求證:平面GEF⊥平面PBC;
(2)求證:EG是PG與BC的公垂線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